書評|《那些少女沒有沒有抵達》犀利揭穿那些你以為的「Z世代的玻璃心」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喜歡這個世代、在這樣的時間點,有幸能擁有《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我喜歡它擁有兩個版本的封面視覺,它讓我在書店內駐足良久、猶豫再三。

raw-image


更喜歡內頁的「封面設計」後,印有三個名字,其一叫做「midjourney」。

它讓人感覺凡事萬物擁有空間、能去創造、有商有量,沒有非黑即白的絕對。

raw-image

整個閱讀體驗中,不時想起這大半年來在工作相關的千人匿名社群裡,時不時出現的,對於「Z世代」的提問,帶點束手無策、無可奈何,當然也會帶有負面指摘。

或許是大半年來的太過頻繁,最近一次還惹來貌似Z世代的激烈反擊,在匿名群組中留下「智障老人」的評論。

我像個吃瓜群眾般置身事外看著,也想起了書中說的:「我是上個世紀的人,這注定了我和他們在很多話題永遠不會形成共識」。

想來不禁感到諷刺,年齡的鴻溝,在AI時代中,卻彷彿不曾被裂解鬆動。


於是所謂智障老人們,用批評與自帶優越的發言,意圖掩飾對新世代的一無所知。他們是自詡摸爬打滾來、刻苦耐勞過的優秀倖存者。一無所知?沒有可能。

所謂玻璃心青年們,一面浸淫在自由的原生網路中,一面在步入社會即四面束縛的體制中,撞得頭破血流。淚痕未乾,一轉身社群上又是亮麗華美的打卡自拍,「裡外不一」?多麼如常,你別大驚小怪。

而在兩者之間猶疑的人,好比自己,該當如何?既不想靠攏Z世代,在外人眼裡那麼敏感、那麼不知如何自洽。也深怕一個失足失言,落入他人口中智障老人的萬丈深淵。

回到《那些少女沒有抵達》這本書吧。

書中道:「我不認為誰可以完全地理解一個人,到最後我們可以回答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人確實是世上最複雜的產物,以心印心又如何?誰又能說得準,曾真正懂得過另一個人?遑論世代與世代間的隔閡。

正因如此,看似圍繞少女而生的青春物語,卻從35歲的中學教師眼光出發,書寫了三個世代的時間刻度。

它談青春期的迷惘、哀傷與「世界太美了可惜不值得」的絕望。網路社群的興起,讓一個個年輕生命,像走進萬花筒內,舉手投足,折射出更為複雜也更為細碎的稜鏡片段,稜鏡奪目,卻也易碎,承受不起太重或太輕的注目。

也談「愛與治理」—在當代社會仍常是自然綁定的存在。它存於親緣間的索討與償還、也存於校園與職場間的權威與服從。有時它堅不可摧、有時也搖搖欲墜。

更談兩性之間的複雜,愛與愛的結合,究竟是從哪一刻起質變的?或者有時,我們不談愛,取而代之的僅剩條件與功能的排列組合。

這些命題如此巨大難解,但《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每一篇章,從未失去準心。以文字為時間鎮魂,也以更寬容的態度,去包覆每個世代的不安與侷促。

在追求獨特、尋求稀缺的現在,我卻打從心底認為,這本書,適合每一個人。

9會員
10內容數
寫作這回事,期許自己春去秋來孜孜不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oris朵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於是美泰兒公司開始改推出各種職業、膚色、體型甚至帶有殘疾的芭比。 於是電影也呈現,由芭比擔當起夢幻國度的頂梁柱,展演權力與天賦,在「總統芭比」、「諾貝兒獎芭比」、「法官芭比」身邊,男性淪為配角、都是「第二性」、處處都該是「女凝」。 可為何美泰兒的改善舉措,仍無法消弭眾多批評;barbie land
三小時片長,諾蘭說了好似不止一個故事。 從受困於實驗室卻睿智早慧的少年說起,年輕時夜不能寐,一閉上眼量子力學如樂譜如音符,在他腦海中無限奏鳴,「理論雖有其侷限」但他很早就知道,有一種邊界遠超出實驗,而他終將跨越。
愛有時也成了一種枷鎖。如果你受到傷害,那你也得是完美受害者,這才符合,群眾的期待。否則你便不該開口、不該呼救。
也許,對課程的想像,曾有偏差。但寫作的意願,從不欺瞞。這份意願,讓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兒,帶著陌生、緩緩靠攏。
於是美泰兒公司開始改推出各種職業、膚色、體型甚至帶有殘疾的芭比。 於是電影也呈現,由芭比擔當起夢幻國度的頂梁柱,展演權力與天賦,在「總統芭比」、「諾貝兒獎芭比」、「法官芭比」身邊,男性淪為配角、都是「第二性」、處處都該是「女凝」。 可為何美泰兒的改善舉措,仍無法消弭眾多批評;barbie land
三小時片長,諾蘭說了好似不止一個故事。 從受困於實驗室卻睿智早慧的少年說起,年輕時夜不能寐,一閉上眼量子力學如樂譜如音符,在他腦海中無限奏鳴,「理論雖有其侷限」但他很早就知道,有一種邊界遠超出實驗,而他終將跨越。
愛有時也成了一種枷鎖。如果你受到傷害,那你也得是完美受害者,這才符合,群眾的期待。否則你便不該開口、不該呼救。
也許,對課程的想像,曾有偏差。但寫作的意願,從不欺瞞。這份意願,讓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兒,帶著陌生、緩緩靠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因為電影好看,所以又找了原作小說來看,只能說,這很有意思,雖然是個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有一些小細節更動,基本上,改編的電影修改得更細緻),但因為擺放主軸有點差異,所以有著很不一樣感觸(雖然一樣非常感人)。 簡單說,小說在最後段把主軸擺到三浦身上,雖然電影也是這樣做,但電影大致上只是當作一個補完劇情
Thumbnail
書評|《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瑞典社會觀察 作者:劉晉亨(瑞典劉先生) 出版社:時報出版
Thumbnail
一直想找個安靜、隱匿的地方書寫,我想方格子就像一個樹洞,一個地窖,還沒什麼人看過我的文章,沒有人會留言、收藏、評斷,僅僅幾個表示「閱畢」的愛心,並不會造成書寫於此的壓力。 看完吳曉樂這本新書已經有兩週了,其實閱讀的速度不算太慢,每天看一些,厚厚的紙頁就在一兩週內翻遍。
Thumbnail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自頂樓一躍而下。待她趕赴現場,已不見女孩的身影,但圍觀的家長群眾、地上的大片血跡,與遠方漸弱的救護車鳴笛,讓吳依光相信──一場對她無形而嚴厲的審判,已然展開。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由韓國插畫家baalaa寫給麵包的情書,無論身處什麼時刻,心載什麼情緒,總有麵包相隨。
Thumbnail
摯友,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那個從學生時期一直陪伴在身邊的人?是那個心中曖昧卻不敢明說的對象?或是我說了「摯友」兩個字你最先想到的那張臉?
Thumbnail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Thumbnail
人性最喜歡對別人的婚姻和感情說三道四,看看最近理科太太的新聞,或是過去任何一對知名人物的感情吧,哪一篇討論下方沒有網友和酸民。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怎樣才更貼近真實?在所有故事都以「結婚」做為完美結局,美國一位作家塔雅莉‧瓊斯(Tayari Jones)以婚姻為「開端」寫了小說《婚姻生活》,竟然賣出
Thumbnail
螢幕前的你,正困在面前的巨大牢籠裡嗎?別緊張,這本書的開始,就是這樣的情緒,而可能和你一樣崩潰、懊惱、心煩意亂的,是一位平時工作給人印象應該祥和、平靜的——心理師。 書中作者正面臨人生重大挫折,身為心理師的她,也為自己找了一位心理師,諮商,並且共同面對受困的自我。本書正是以作者和身旁的相關個案為例
Thumbnail
撐開本書,彷彿附身於某個台北的高中生,體驗都市叢林的高校生活。在週而復始的路線和行程裡,住家、學校、補習班,點跟點連接的虛實交錯之中,某些轉角可能、可預、可期的那些男孩或女孩,在青春前行的途中偶爾交錯相疊,那種日日在眼前卻從不曾更進一步,總讓我想起岩井俊二《情書》裡的某幾顆鏡頭。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因為電影好看,所以又找了原作小說來看,只能說,這很有意思,雖然是個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有一些小細節更動,基本上,改編的電影修改得更細緻),但因為擺放主軸有點差異,所以有著很不一樣感觸(雖然一樣非常感人)。 簡單說,小說在最後段把主軸擺到三浦身上,雖然電影也是這樣做,但電影大致上只是當作一個補完劇情
Thumbnail
書評|《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瑞典社會觀察 作者:劉晉亨(瑞典劉先生) 出版社:時報出版
Thumbnail
一直想找個安靜、隱匿的地方書寫,我想方格子就像一個樹洞,一個地窖,還沒什麼人看過我的文章,沒有人會留言、收藏、評斷,僅僅幾個表示「閱畢」的愛心,並不會造成書寫於此的壓力。 看完吳曉樂這本新書已經有兩週了,其實閱讀的速度不算太慢,每天看一些,厚厚的紙頁就在一兩週內翻遍。
Thumbnail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自頂樓一躍而下。待她趕赴現場,已不見女孩的身影,但圍觀的家長群眾、地上的大片血跡,與遠方漸弱的救護車鳴笛,讓吳依光相信──一場對她無形而嚴厲的審判,已然展開。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由韓國插畫家baalaa寫給麵包的情書,無論身處什麼時刻,心載什麼情緒,總有麵包相隨。
Thumbnail
摯友,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那個從學生時期一直陪伴在身邊的人?是那個心中曖昧卻不敢明說的對象?或是我說了「摯友」兩個字你最先想到的那張臉?
Thumbnail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Thumbnail
人性最喜歡對別人的婚姻和感情說三道四,看看最近理科太太的新聞,或是過去任何一對知名人物的感情吧,哪一篇討論下方沒有網友和酸民。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怎樣才更貼近真實?在所有故事都以「結婚」做為完美結局,美國一位作家塔雅莉‧瓊斯(Tayari Jones)以婚姻為「開端」寫了小說《婚姻生活》,竟然賣出
Thumbnail
螢幕前的你,正困在面前的巨大牢籠裡嗎?別緊張,這本書的開始,就是這樣的情緒,而可能和你一樣崩潰、懊惱、心煩意亂的,是一位平時工作給人印象應該祥和、平靜的——心理師。 書中作者正面臨人生重大挫折,身為心理師的她,也為自己找了一位心理師,諮商,並且共同面對受困的自我。本書正是以作者和身旁的相關個案為例
Thumbnail
撐開本書,彷彿附身於某個台北的高中生,體驗都市叢林的高校生活。在週而復始的路線和行程裡,住家、學校、補習班,點跟點連接的虛實交錯之中,某些轉角可能、可預、可期的那些男孩或女孩,在青春前行的途中偶爾交錯相疊,那種日日在眼前卻從不曾更進一步,總讓我想起岩井俊二《情書》裡的某幾顆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