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i世代報告》:關於現在的年輕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Warren Wong on Unsplash
作者:珍·特溫格
譯者:林哲安、程道民
年份:2020年
國籍:美國
原本想要好好寫一篇閱讀心得,但因為《i世代報告》書裡提到不少非常有趣的觀點,再加上讀完之後的心得頗難言喻,所以本文還是以書摘為主、心得為輔,給大家參考一下何謂「i世代」。

i世代(iGen)意指1995年至2012年出生的世代群體,這個定義是略過面貌稍嫌模糊的Y世代、Z世代,並且根據「網際網路誕生」的時間點,明確定義一群從小接受網路社交、網路文化等影響的族群。
從小受到「安全主義至上」觀念保護的i世代,相比起前X世代(1965-1979年出生)、千禧世代(1980-1999年出生)的人們,不但成長期遭到延長,變得更晚離家生活、更晚開始性行為、更少嘗試逃家之外,就連打工、飲酒、考駕照等初體驗時間,都一併遭到延後,而這個現象在崇尚個人主義的國家裡尤其明顯,被迫長大的i世代對於成年人世界經常充滿排斥與厭惡。
生活在網路發達的世界,i世代非常依賴網路使用,並且習慣一心多用(同時發訊息、看影片、發貼文等),每天平均耗費2.5至5小時使用智慧型手機,而且不分貧富差距,所有i世代青少年幾乎都會有網路成癮現象,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多數不喜歡閱讀純文字書籍(包括電子書)。
但也因為網路使用,i世代不再習慣現實世界的實體接觸,不但更少跟朋友碰面、更少參加派對,甚至更少漫無目的的閒晃,並且因此經常感到孤獨或寂寞,而i世代也因此習慣即時回復訊息、拍出完美自拍照、計較適當的文字或表情符號,重新定義社交禮儀。
身處動輒得咎的網路世界,以及受到保守主義教育的安全理念,i世代變得更不願意冒險,也更注重情緒安全(避免緊張、不自在等),他們普遍認同「保護身體很容易,保護心靈很困難」,並且提倡「安全與實用」的價值,而不是「想法」的重要性,所以他們通常不願意跟意見相反的人交流,也亟欲仰賴第三方或權威人士的保護,如學校、意見領袖。
由於i世代很重視人的感受與心理健康,所以他們通常反對歧視、反對冒犯,並且極力避免討論關於種族、性別、文化等差異性的敏感話題,相信人需要不惜一切代價受到保護,而這個狀態,也讓i世代被戲稱作「雪花世代」,意指「極為脆弱,遇到一點小壓力就會融化」,並且隨之產生同溫層、玻璃心等現代用語。
在工作方面,i世代趨向更加謹慎的態度,尤其在金融海嘯過後的經濟環境裡,許多人變得不敢創業、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反而偏好穩定、具備工作倫理的產業,變得相對務實、保守,只要不太討厭工作,即便加班也無所謂,但在渴望情緒安全的情況之下,也會要求產業提供相對應的保障,否則免談。
最後,在性愛方面,i世代可能成為史上單身人口最多、生育率最低的世代。一方面是大家對性的態度已經改變,開始懂得考慮性愛之後的風險(性病、性侵害、未成年懷孕等),另一方面是開始質疑婚姻與育兒的人生意義,不再對愛情抱持信心,並且對隨意性行為(即「約砲」)表示認可,相信「人應該都能做到性愛分離,如果做不到,你肯定有甚麼問題。」有趣的是,儘管約砲觀念不再受到摒棄,但i世代擁有過的性伴侶,遠比前幾世代還要低,可見多數人仍面對感情關係的不安全感之重。

個人感想時間:
從這本書的多個章節來看,作者認為i世代尤其受到網路文化的個人、自由、多元等價值觀,但同時也受到安全主義至上的教育方針,所以他們一方面反權威,另一方面又需要權威保護,亟需兼具自由與安全的環境;然而,由於這兩種價值很容易衝突,i世代不得不面臨想像與現實的差異,所以在發生衝突或矛盾時,很容易陷入論述相互矛盾,卻又無法闡述自身感受的窘境,最終只好選擇展現「我就爛」、「爛命一條」的態度,試圖以情緒捍衛立場。
因此,身為i世代第一年出生的我,完全理解本書談論的務實、謹慎、恐懼等心理狀態,也對未來歷史如何解釋這一代人的行為,充滿好奇與不安。但我也試著相信作者所言,只要繼續練習以論點闡述立場,並且學習查證消息、懂得與不同世代的人相處,i世代依然能夠為世界帶來進步的價值觀點,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理想生活。
avatar-img
109會員
366內容數
主要更新極短篇小說欄位,但不定期更新個人影評、電視電影編劇寫作技巧、提案技巧、其他電影知識......希望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分享或收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   好書分享:過曝世代 作者:臨床心理師陳品皓 親子天下出版   我的孩子還沒有到手機不離身的年紀,但只要大人拿起手機大概就會如同磁鐵一般吸引過來。身為父母可以盡量的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滑手機,不過這個世代就是如此的網路數位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為引子。年輕一代注重工作意義、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喜歡嘗試新事物、擅於運用科技,並重視自我實現。提醒讀者不要用老一輩的標準去衡量年輕人,並提出建議如何尊重、支持和激發年輕人的潛力。
Thumbnail
N世代“Net Generation”,指1970年後出生的“網絡世代”或稱“新世代”。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N世代員工帶來的不只是單純的年齡差異,而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他們已成為職場的主力軍。 他們的技術熟練度、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使得他們與以往的員工群體截然
Thumbnail
嬰兒潮世代羨慕年輕世代擁有科技,資訊的快速帶來許多便利,短期內就接觸AI,更有能力學習操作科技工具輔助生活與工作。年輕世代羨慕嬰兒潮世代,工作機會多,大把大把鈔票變資產,有生兒育女的本錢。 但互相羨慕各自的時代,那不就都是美好時代嗎? 其實,不管你所處是哪個時代,你青壯年所經歷的即是最美好的世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美國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960~1970年出生的X世代有70%會在工作上使用Chat GPT。 1980~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中,這個數字是74%。 但1997~2005 年間出生的Z世代年輕人中,卻只有 63% 。 如果對AI工具的接受程度與年齡無關,那會與什麼有關呢?
Thumbnail
近代年輕人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不僅為求生存,更看重享受人生以及追求成就。這樣的轉變引發傳統觀念的衝擊,且被批評為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然而,這種觀點在年輕人中卻受到普遍接受。現代年輕人傾向於選擇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生活享受,並通過自身努力探索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   好書分享:過曝世代 作者:臨床心理師陳品皓 親子天下出版   我的孩子還沒有到手機不離身的年紀,但只要大人拿起手機大概就會如同磁鐵一般吸引過來。身為父母可以盡量的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滑手機,不過這個世代就是如此的網路數位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為引子。年輕一代注重工作意義、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喜歡嘗試新事物、擅於運用科技,並重視自我實現。提醒讀者不要用老一輩的標準去衡量年輕人,並提出建議如何尊重、支持和激發年輕人的潛力。
Thumbnail
N世代“Net Generation”,指1970年後出生的“網絡世代”或稱“新世代”。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N世代員工帶來的不只是單純的年齡差異,而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他們已成為職場的主力軍。 他們的技術熟練度、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使得他們與以往的員工群體截然
Thumbnail
嬰兒潮世代羨慕年輕世代擁有科技,資訊的快速帶來許多便利,短期內就接觸AI,更有能力學習操作科技工具輔助生活與工作。年輕世代羨慕嬰兒潮世代,工作機會多,大把大把鈔票變資產,有生兒育女的本錢。 但互相羨慕各自的時代,那不就都是美好時代嗎? 其實,不管你所處是哪個時代,你青壯年所經歷的即是最美好的世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美國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960~1970年出生的X世代有70%會在工作上使用Chat GPT。 1980~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中,這個數字是74%。 但1997~2005 年間出生的Z世代年輕人中,卻只有 63% 。 如果對AI工具的接受程度與年齡無關,那會與什麼有關呢?
Thumbnail
近代年輕人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不僅為求生存,更看重享受人生以及追求成就。這樣的轉變引發傳統觀念的衝擊,且被批評為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然而,這種觀點在年輕人中卻受到普遍接受。現代年輕人傾向於選擇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生活享受,並通過自身努力探索更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