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文學私塾的緣故,我認識了飲食作家劉書甫老師。詳情請看 這篇 和 這篇。他的成名作《細味臺中》已經絕版了,但是我還是在圖書館預約到了他的《喫心地》,紅色封面版本的,非常雅緻。文字和攝影都是劉書甫,書封上一段話:「那是一間店,是一扇窗,或一張椅,能引渡日常,熟成故事,吐納風景…...」可以一窺書甫老師的文風就是這樣淡淡的,輕輕的,卻又擲地有聲的,讓人味甘回味不已。
在閱讀《喫心地》之前,我先聆聽了一個Podcast的頻道,是書甫老師去接受訪問。其中必被提到的,是湯包和老師的老婆之間的關係。哪裡來的「咬一口湯包,甚好。心裏斷定,這個女孩可以深交」,這般篤定,老師說了,凡品味相當的,性向通常也是比較相合,而三餐都要吃的人類,有著對美食相似見解的伴侶,相處起來也必定是比較融洽的。我覺得相當有趣。
本來閱讀《喫心地》還有一個私心,希望自己能藉由閱讀這本書,寫出甚麼關於臺中的報導文學。不料,這本書裡面不論是早餐到咖啡,麵攤米飯到吐司,雖大部分的場景是在中部,然而,也是有不少北部南部的店家,屢屢在其中出現。因為北中南,書甫老師都待過不短的時間了啊!所以,這本書,包羅了北中南的美味和老師的興致,不限地區的,倒是粉碎了我的私心。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論是推薦序,或者是作者自序,都提到「老派」的作風。我想,甚麼是老派呢?不過就是從前文人雅士,不疾不徐,不慍不火,有著東方文人溫文儒雅溫柔敦厚的氣質,也有著英國紳士的優雅帥氣,特別的是,我實在很難想像,這樣老派書生書甫老師,在高雄當文青餐飲業者的時候,是怎麼和做工的工人們打交道的呢?用他老派的溫柔口吻問候對方的工作和家庭嗎?好難想像!
我翻閱《喫心地》十分迅速,並未一個字一個字的好好品嘗,因為自己的私心,也因為想一窺全貌,我迅速地翻閱,瀏覽過關鍵字,看著東泉辣椒醬和後泡沫紅茶及老公寓的民食,只感到一股,蘇東坡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當中「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瀟灑寫意自在。
像書甫老師這樣的人,像書甫老師這樣的字,人生風格,應該總是不會失了風度的,我是這麼想的。
--
不論是知識性或娛樂性,但願這篇文章對你有益處!
維拉寫寫字需要你的按讚、愛心、追蹤、贊助(請我吃頓飯多活一天多寫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