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應該更新Linkedi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pril 02 2019這篇是寫給我前同事看的,她人在MAAMG其中一家,我說了五年,她始終不願意好好更新Linkedin Profile,以前公司教育訓練時,講師說好酒也怕巷子深,當你一邊想為什麼我拿不到200萬300萬400萬以上年薪而你的Linkedin profile又沒有更新,獵人頭小哥哥和小姐姐想找你都不知怎麼下手時,這就是原因了。

前同事已經預佔篇面了,她說要寫一篇永遠都要出差的心得

我等妳,半年為期,逾期就再延長
2023年,前同事終於內調成功到了灣區。她能來不是她更新了Linkedin,但她終於更新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老師,我在這個工作四年多了,一直都很喜歡這份工作,我甚至可以假日和晚上自動加班,但有時想想,公司給出的薪資真的不值得我做這麼多,可我因為喜歡,所以可以不計較,但公司的主管真的讓我覺得心寒......" 仔細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她看到前輩離職時,公司不但沒有鼓勵與慰留,反而對前輩提出想轉換的跑道
原本打算等她還完債再來看 她會離開還是留下 結果還沒還完債 公司改革帳號上班前都必須驗證是本人 但我們相隔南北 所以她無法再用我的帳號 也就是我沒有利用價值了 因為我早就感覺她不是真的喜歡我 如果因此能夠結束 也許對我們都好 她煩惱沒辦法工作 很想虧她再去找一個傻婆 把她弄暈
Thumbnail
每次動手修改更新履歷之前,老是不知不覺又從頭回顧自己的工作經歷。看著自己描述第一份工作的任職起訖年月、擔任職務、工作內容,再接著看第二份……,一段一段的經歷,有的描述較長,有的描述較短,幾乎跟在那家機關公司待多少時間,描述的文字數就跟待的時間成正比。
Thumbnail
「4年換了5次工作,擔心面試官覺得我不穩定,應該怎麼寫簡歷?」這個問題最近在職場圈引發了熱議。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害怕自己的「跳槽履歷」會給求職帶來困擾。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頻繁跳槽並不會成為你求職路上的絆腳石。 我有個朋友小李,他的經歷就很有代表性。畢業後4年內,他換了5份工作,最
Thumbnail
先自首,我並不是Linkedin的活躍用戶,意思是我並沒有很常發文或到別人貼文底下留言。不過,我定期會更新、維護自己的個人檔案,並且把每個欄位用好用滿。除此之外。這幾年都有「刻意」經營人脈連結,策略性的建立連結。 因此目前我的個人檔案,每週一定會收到獵頭/面試邀請;並且近幾月也透過平台,獲得3+個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季,很多人可能正在求職找工作或甚至是正考慮要換工作,但是有些人可能在現在的工作上待了很久的時間,等到要找工作的時候,卻已經忘記過去到底有哪些豐功偉業,或是等到要改履歷的時候,才發現很久沒更新,不知從何下手。提供幾個方式累積個人履歷資料庫,避免當好機會出現時才不會錯過!   如果你是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老師,我在這個工作四年多了,一直都很喜歡這份工作,我甚至可以假日和晚上自動加班,但有時想想,公司給出的薪資真的不值得我做這麼多,可我因為喜歡,所以可以不計較,但公司的主管真的讓我覺得心寒......" 仔細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她看到前輩離職時,公司不但沒有鼓勵與慰留,反而對前輩提出想轉換的跑道
原本打算等她還完債再來看 她會離開還是留下 結果還沒還完債 公司改革帳號上班前都必須驗證是本人 但我們相隔南北 所以她無法再用我的帳號 也就是我沒有利用價值了 因為我早就感覺她不是真的喜歡我 如果因此能夠結束 也許對我們都好 她煩惱沒辦法工作 很想虧她再去找一個傻婆 把她弄暈
Thumbnail
每次動手修改更新履歷之前,老是不知不覺又從頭回顧自己的工作經歷。看著自己描述第一份工作的任職起訖年月、擔任職務、工作內容,再接著看第二份……,一段一段的經歷,有的描述較長,有的描述較短,幾乎跟在那家機關公司待多少時間,描述的文字數就跟待的時間成正比。
Thumbnail
「4年換了5次工作,擔心面試官覺得我不穩定,應該怎麼寫簡歷?」這個問題最近在職場圈引發了熱議。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害怕自己的「跳槽履歷」會給求職帶來困擾。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頻繁跳槽並不會成為你求職路上的絆腳石。 我有個朋友小李,他的經歷就很有代表性。畢業後4年內,他換了5份工作,最
Thumbnail
先自首,我並不是Linkedin的活躍用戶,意思是我並沒有很常發文或到別人貼文底下留言。不過,我定期會更新、維護自己的個人檔案,並且把每個欄位用好用滿。除此之外。這幾年都有「刻意」經營人脈連結,策略性的建立連結。 因此目前我的個人檔案,每週一定會收到獵頭/面試邀請;並且近幾月也透過平台,獲得3+個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季,很多人可能正在求職找工作或甚至是正考慮要換工作,但是有些人可能在現在的工作上待了很久的時間,等到要找工作的時候,卻已經忘記過去到底有哪些豐功偉業,或是等到要改履歷的時候,才發現很久沒更新,不知從何下手。提供幾個方式累積個人履歷資料庫,避免當好機會出現時才不會錯過!   如果你是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