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關係提醒我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理師執業的過程,除了幫助他人,生活溫飽之外,還能幫助自己,可謂一魚三吃。在專業養成的過程當中,不僅對於一個人的發展、特質、個性,人際關係的內涵,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很多的了解與省思,更重要的是在服務個案的過程當中,不時能窺見有關自己與人際關係的樣貌,為我帶來洞察與驚喜。

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想深化我在專業學習與服務個案歷程裡的收穫,也覺得這些經驗與思考對一些讀者可能有幫助,未來若有機會,我願意持續分享。那麼,讓我先從諮商關係談起。

通常跟初次見面的個案,很重要的就是建立契合關係,這能夠讓談話的品質較好,雙方比較自在,個案也比較願意吐露心聲。這也跟我們在意的關係一樣,關係不是建立就好了,它也需要特別經營。而不論心理師或是個案,不論當次諮商的感受,或離開諮商室之後的經歷各有不同,兩人再次於諮商室相會,彼此的狀況也會因為各種複雜因素影響而有所不同,稍不留意,個案的心房就會立刻鎖上,心理師對此若不敏感,就會增加諮商的困難。舉例來說,我曾經服務一位有暴力行為的學生*,我們的關係還不錯,她也很願意跟我分享自己。在某一次的諮商,我們談到了她的暴力行為,不太妙的是,我當下不知怎麼的,一直糾結於「她怎麼不知道那樣做是錯的?」。可以預見,當我一直施加她應該要有這個「常識」的壓力,她接下來的談話都語帶保留。當我發現諮商關係出現了改變,隨即做了處理。

這個經驗不只提醒了我,也昭示了影響我們日常人際關係的現象:我們容易對他人「預設立場」。我相信讀者也有類似的經驗,當對方帶著既定立場來評論我們的想法或行動時,我們通常不是反駁,就是乾脆不理了。角色轉換,當我們帶著既定的「以為」去評論對方時,她的心門就關起來,彼此的關係開始變得緊繃,改天跟這件事情有關的想法或感受就也不再對你講了。

raw-image

帶著預設立場去經營關係,就等於再告訴對方,你是對的,他是錯的。他在這段關係裡面,失去了為自己澄清,也失去了讓你懂他的機會。你也剝奪了對方在這段關係裡的空間,彷彿在這段關係中只有立場,沒有彼此,這對經營關係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我的意思不是不能有自己的立場,而是當對方的念頭或行動事件與我們立場不同的時候,我們是否願意給自己一個懂對方的空間

延伸這個討論,讀者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我的反應暗示這位學生是「有暴力傾向的人」?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媒體標題,師長同事的八卦裡其實很容易出現:「會這樣想」就等於「是這樣的人」,有些時候,對方還真就變成「那樣的人」?除了相關人際心理效應之外(深入討論將超出篇幅),人類的大腦也不太喜歡思考困難的事,所以「把一個人視為是怎樣的人」,比起要把個人跟特質、行為分開處理來的簡單多了。只不過在我們經營關係時,這樣的慣性極可能讓我們誤解對方,不利於關係的經營。

曾經有位跟蹤心儀女生的男同學*告訴我,他對於自己「想要跟蹤」的想法感到很困擾,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他不知道該怎麼辦。看待跟蹤狂這類行為,我們習慣把行為和意圖視為單向車道,卻忽略念頭不是人們可以輕易控制的。我們對升起的各種念頭存在複雜的感受,即便最後順著念頭行動,代表的是一個選擇,不能代表他整個人

這樣的理解對關係的經營有什麼好處?當我們試圖弄懂親友行動背後的念頭,以及對那個念頭的感受、想法,以及困擾的時候,我們就多了一個能夠協助的空間,甚至能提供適當的資源給他,對他們來說,除了感到被理解的安心感,困擾能被處理之外,這也讓彼此的關係擁有更多的可能。

做個整理,避免既定立場或想法(就不說裡面除了經驗,有時候更多了想像的成分),成為鎖上關係之門的鑰匙,這不利於人際關係,對你也不健康。當你願意先把立場先擺一邊當參考,試著去搞懂對方行動背後的思考與想法,就開啟了談話與理解的空間,我們的言行會比較接近真實而不單只靠經驗或想像,一方多給空間,願意理解,讓另一方有機會袒露,不只是諮商關係有用,一般的人際關係也適用,這並沒有很簡單,但值得妳試試!

*本文引用並調整專業書籍中之相似案例,來取代真實個案,目的是呈現作者真實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裡聊天室
20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大家留下意見或問題,一起討論喔~
心裡聊天室的其他內容
2024/05/24
父子間一場有趣的遊戲,以及所帶來的教育意義。
Thumbnail
2024/05/24
父子間一場有趣的遊戲,以及所帶來的教育意義。
Thumbnail
2024/03/21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3/21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2/05
職場中的衝突是難以避免的,但處理方式卻是很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督導在處理員工投訴時的智慧做法,同時也反思了自己多年來的成長。這將對職場新手和有經驗的專業人士都有所啟發。
Thumbnail
2024/02/05
職場中的衝突是難以避免的,但處理方式卻是很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督導在處理員工投訴時的智慧做法,同時也反思了自己多年來的成長。這將對職場新手和有經驗的專業人士都有所啟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心情不好或面臨困難的時候,如果找人訴苦或抱怨,期待的回應究竟是什麼呢?有些人期待的是被看見或被聽見,渴望得到對自己內心的理解。另外一些人認為,他們期待的是直接的幫助或實用的建議,希望能解決問題並改善心情。
Thumbnail
心情不好或面臨困難的時候,如果找人訴苦或抱怨,期待的回應究竟是什麼呢?有些人期待的是被看見或被聽見,渴望得到對自己內心的理解。另外一些人認為,他們期待的是直接的幫助或實用的建議,希望能解決問題並改善心情。
Thumbnail
心理師執業的過程,除了幫助他人,生活溫飽之外,還能幫助自己,可謂一魚三吃。在專業養成的過程當中,不僅對於一個人的發展、特質、個性,人際關係的內涵,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很多的了解與省思,更重要的是在服務個案的過程當中,不時能窺見有關自己與人際關係的樣貌,為我帶來洞察與驚喜。 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想深化我
Thumbnail
心理師執業的過程,除了幫助他人,生活溫飽之外,還能幫助自己,可謂一魚三吃。在專業養成的過程當中,不僅對於一個人的發展、特質、個性,人際關係的內涵,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很多的了解與省思,更重要的是在服務個案的過程當中,不時能窺見有關自己與人際關係的樣貌,為我帶來洞察與驚喜。 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想深化我
Thumbnail
「一位諮商心理師開始執業,他心裡所期待的,是透過所學專業去幫助眼前受心理痛苦所困的人。諮商心理師對此投入的經驗越多,學習越多,掙扎越多,就會更有效能的協助人。」這是我的假設。 不論你是何種醫事人員,進入了大學體制,專業能力勢必受到限制。所以在提供學生專業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自己所處的單位屬性,否
Thumbnail
「一位諮商心理師開始執業,他心裡所期待的,是透過所學專業去幫助眼前受心理痛苦所困的人。諮商心理師對此投入的經驗越多,學習越多,掙扎越多,就會更有效能的協助人。」這是我的假設。 不論你是何種醫事人員,進入了大學體制,專業能力勢必受到限制。所以在提供學生專業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自己所處的單位屬性,否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本文為職場諮詢力-「人生設計卡」 進階專業培訓帶領工作坊的課後心得。 美國賓州大學瓊斯博士 (A.J.Jones) :輔導是某人給予另一人協助,使其能作明智的抉擇與適應並解決問題。 但輔導不代替個人解決問題, 只是幫助個人自己去解決,其目的在促進個人的「自我指導」方面的成長。
Thumbnail
 本文為職場諮詢力-「人生設計卡」 進階專業培訓帶領工作坊的課後心得。 美國賓州大學瓊斯博士 (A.J.Jones) :輔導是某人給予另一人協助,使其能作明智的抉擇與適應並解決問題。 但輔導不代替個人解決問題, 只是幫助個人自己去解決,其目的在促進個人的「自我指導」方面的成長。
Thumbnail
在諮商室裡。案主喜歡上心理師怎麼辦?是愛情,是迷戀,還是什麼? 會來到諮商室談感情的,通常是在現實裡跌撞太多次了。 不過諮商不是跟心理師談戀愛,而是跟心理師談談「情」為何物,對心理師的移情/迷戀是好的素材,「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Thumbnail
在諮商室裡。案主喜歡上心理師怎麼辦?是愛情,是迷戀,還是什麼? 會來到諮商室談感情的,通常是在現實裡跌撞太多次了。 不過諮商不是跟心理師談戀愛,而是跟心理師談談「情」為何物,對心理師的移情/迷戀是好的素材,「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Thumbnail
本文寫作緣起是跟學校的師長聊到,近年來他們感受到學生求助的數量每年都增加,各校的諮商中心對學生心理需求也應接不暇,所以我思考一陣子後,以自己參加成長團體11年的經驗,初步寫出一篇給非助人專業者可以參考的諮商輔導的7個建議,這篇也可給一般人參考。
Thumbnail
本文寫作緣起是跟學校的師長聊到,近年來他們感受到學生求助的數量每年都增加,各校的諮商中心對學生心理需求也應接不暇,所以我思考一陣子後,以自己參加成長團體11年的經驗,初步寫出一篇給非助人專業者可以參考的諮商輔導的7個建議,這篇也可給一般人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