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才懂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還記得小的時候,我向我媽提出人生疑問的時候,她總是跟我說:那就順其自然吧。我那時候都想著,妳一定是什麼都不知道,才會跟我說順其自然。

後來到了這幾年,我總是用「順其自然就好」回應生活裡的各種大小問題,我才知道原來不是因為不知道正確答案,而是這些事情本來就沒有正解。然而又有太多的事情即使有答案,那也是強求來的。

以前聽到「順其自然」對我這個急性子來說真的是最不合理的回應,但現在這份態度卻成為了讓我願意去相信未來會更好的一個生活方式。

雖然我沒有信仰,但我相信生命中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理由,所以我現在不去刻意計畫和安排,或是渴望尋求答案。做好自己應該要做的,多做自己想要做的,剩下的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ber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高雄住到十九歲,後來在台中生活了四年,在二十三歲那年我搬來台北。
至始至終都覺得遇見你是我的福氣。
我是一名服務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的社工。
我在高雄住到十九歲,後來在台中生活了四年,在二十三歲那年我搬來台北。
至始至終都覺得遇見你是我的福氣。
我是一名服務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的社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迷茫、沒有方向時的那束光: 真的很感謝曾和我說過或身體力行告訴我的那些人!有些道理不是沒聽過,但沒有真的了解,就無法在生活中實踐。 1.沒有可不可以,只是接下來你要怎麼做的問題。 2.坦然接納自己的現狀,在現狀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3.有些事情其實不難,只是因為你完全沒有接觸過而已。
Thumbnail
小時後,可能生活比較簡單,所以可以預見一些事。 但是年紀越大,感覺這項能力就不見了🤣 後來才慢慢了解,因為這世界變量太多,所以也很難知道,短暫的未來是什麼。 也因為人生一直卡關,慢慢理解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原來卡關才是普遍的。 不過,今天真是令我驚訝。 不是小孩去畢業旅行了,而
Thumbnail
人生就是如此,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兼程是狀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阻礙你的往往不是風雨,而是你安靜不下來的心~ 不要浪費任何能量去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不管曾經如何的決定,都已經是過去;任何的結果,皆是風景;對於過去或未來那種假設性的命題,譬如「過去怎麼樣」、「未來怎麼樣」,都是能量的消耗,不如將能量擺
Thumbnail
我好像有事沒事就會思考這個問題:「是什麼構成了我的人生呢?」 我想寫一篇文來記錄這件事。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的事物都會以「客觀事實」為主、而非主觀感受。我覺得這樣更符合我對問題答案的期待———到底哪些事情讓我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舉例來說,我不會說「我的父母很開明」,因為每個人對開明的定義都不同
跟媽媽糾結的情感,再見。 我的原生家庭議題。 我沒有責怪的意思,我爸媽是很好也很努力的人,現在看懂了也沒有責怪的意思。當然,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當下,其實都是很難過的。 放下以前我其實是很著迷心理學的,主要是用心理學去探討原生家庭的議題。我同時也很投入身心靈,會相信塔羅占卜,會相信占卜師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到這幾年才真正明白自己心裡缺口是什麼,才知道根源是什麼。挖過去很痛很煩,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接受自己的過去,將來遇到問題,我一定又無意間走到錯誤的方向。
Thumbnail
年輕時總覺得自己無所不知,好像什麼事都很簡單,對於自己許多的觀點也是篤定而固執 隨著年紀增長,經歷越來越豐富,我卻開始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變得疑惑了起來,很多以前自以為確定的事,現在都覺得沒有標準答案了 捫心自問,這樣算是在退步嗎?我倒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如果能秉持著在每件不同的小事情上,好好的體驗學習,妥妥的完成,這樣子的自己,也是很值得鼓勵的吧,誰說大事不是由踏實的小事累積而來的呢?
成長、離家、改變、再成長、再離鄉,直到發現我們再也回不去,回不去那個家、回不去童年、回不去以前的狀態。 我們早就回不去了,我們都沒發現,再到後來,我們已經不需要回去了,我們明白了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無論怎麼變化,唯心境之別。人生中,改變是必然,也漸漸習慣那些必然,漸漸變得麻木不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迷茫、沒有方向時的那束光: 真的很感謝曾和我說過或身體力行告訴我的那些人!有些道理不是沒聽過,但沒有真的了解,就無法在生活中實踐。 1.沒有可不可以,只是接下來你要怎麼做的問題。 2.坦然接納自己的現狀,在現狀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3.有些事情其實不難,只是因為你完全沒有接觸過而已。
Thumbnail
小時後,可能生活比較簡單,所以可以預見一些事。 但是年紀越大,感覺這項能力就不見了🤣 後來才慢慢了解,因為這世界變量太多,所以也很難知道,短暫的未來是什麼。 也因為人生一直卡關,慢慢理解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原來卡關才是普遍的。 不過,今天真是令我驚訝。 不是小孩去畢業旅行了,而
Thumbnail
人生就是如此,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兼程是狀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阻礙你的往往不是風雨,而是你安靜不下來的心~ 不要浪費任何能量去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不管曾經如何的決定,都已經是過去;任何的結果,皆是風景;對於過去或未來那種假設性的命題,譬如「過去怎麼樣」、「未來怎麼樣」,都是能量的消耗,不如將能量擺
Thumbnail
我好像有事沒事就會思考這個問題:「是什麼構成了我的人生呢?」 我想寫一篇文來記錄這件事。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的事物都會以「客觀事實」為主、而非主觀感受。我覺得這樣更符合我對問題答案的期待———到底哪些事情讓我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舉例來說,我不會說「我的父母很開明」,因為每個人對開明的定義都不同
跟媽媽糾結的情感,再見。 我的原生家庭議題。 我沒有責怪的意思,我爸媽是很好也很努力的人,現在看懂了也沒有責怪的意思。當然,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當下,其實都是很難過的。 放下以前我其實是很著迷心理學的,主要是用心理學去探討原生家庭的議題。我同時也很投入身心靈,會相信塔羅占卜,會相信占卜師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到這幾年才真正明白自己心裡缺口是什麼,才知道根源是什麼。挖過去很痛很煩,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接受自己的過去,將來遇到問題,我一定又無意間走到錯誤的方向。
Thumbnail
年輕時總覺得自己無所不知,好像什麼事都很簡單,對於自己許多的觀點也是篤定而固執 隨著年紀增長,經歷越來越豐富,我卻開始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變得疑惑了起來,很多以前自以為確定的事,現在都覺得沒有標準答案了 捫心自問,這樣算是在退步嗎?我倒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如果能秉持著在每件不同的小事情上,好好的體驗學習,妥妥的完成,這樣子的自己,也是很值得鼓勵的吧,誰說大事不是由踏實的小事累積而來的呢?
成長、離家、改變、再成長、再離鄉,直到發現我們再也回不去,回不去那個家、回不去童年、回不去以前的狀態。 我們早就回不去了,我們都沒發現,再到後來,我們已經不需要回去了,我們明白了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無論怎麼變化,唯心境之別。人生中,改變是必然,也漸漸習慣那些必然,漸漸變得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