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李家媛 攝影/楊芷瑜
「拍紀錄片有一方面是讓孩子看這個世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些抗爭、活動,從旁觀者成為議題的參與者。」
位於宜蘭縣羅東鎮的北成國小,多年來由老師帶領學生一同拍攝在地議題相關的紀錄片,他們的足跡遍布宜蘭各鄉鎮,這些看似矇矇懂懂的小孩們透過攝影機去認識家鄉,開啟與世界的對話。
今天採訪的是北成國小的顏廷伍老師,出身台南的他,大學時期在台東就讀美勞教育系(現更名為「美術產業學系」)。人生沒有計畫要當老師,卻因緣際會成了教育科系的公費生。畢業後的他分發至北成國小,於民國90年來到宜蘭,沒想到一待就待了22年的時間。
在來到北成國小之前,顏廷伍並沒有接觸過影像紀錄相關的事物,也並不是一進到學校就開始協助影像教育的推廣。是在北成國小任職近十年後,他因為接了行政職開始帶「小記者」社團,也因此開啟他在教育上的另一條道路。
「一切都是從好奇心開始。」
當時看著同樣在北成國小任職的李易倫老師,時常將孩子們帶到戶外進行紀錄片拍攝、攝影和服務活動,這種有別於一般正規體制內的教學方式令顏廷伍感到十分有趣。因此他也試著將「小記者」社團帶出去,原本定位只是轉播升旗典禮的社團,在顏廷伍的帶領下走遍各地,在課餘時間和假日帶著攝影機到海邊、田間、山林等地拍攝,讓孩子們用鏡頭記錄下屬於他們自己的觀點。
為了讓學生對拍攝的議題有更扎實的了解,顏廷伍也曾經與農夫合作,請他們到校演講,並帶著學生實際下田體驗農耕,希望能讓孩子們親身了解農業議題。透過這種參與議題和製作紀錄片,為孩子們帶來多元素養、能力的綜合學習。
投入影像教育的10多年來,顏廷伍觀察到某些時期的孩子特別會在某些議題上產生靈感。他認為,有公民意識的人是一個波段逐漸形成的,而在教育上需要創造這樣的人。「像最近大家都在看的『人選之人:造浪者』,其實我們也是在造浪。」很多做法其實是在慢慢撐起環境,讓孩子們有空間和想像來行動。
因此顏廷伍從不讓學生的學習被課綱所限制,而是直接帶著學生觀察宜蘭,花很長時間與他們討論議題,參與修法和公聽會,帶他們一步步走過歷史。他也希望讓學生在參與議題的同時,也能利用媒體取得話語權,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儘管過程中也會受到周遭人的懷疑,認為「有需要讓孩子接觸這麼大的議題嗎?」但顏廷伍始終相信「如果孩子們沒有親眼見證這個世界,不會去懂得媒體識讀;沒有真正理解拍片、剪接的運作,是不會知道媒體是如何去扭曲事實的。」
很多東西都來自經驗,很多對議題的意識也是在國小升國中的階段慢慢萌芽。 就向關於「土地價值」這個大議題,即使孩子們無法全部了解農地和開發背後的運作關係,但在拍攝影像、找尋農地價值的過程中,他們似乎也慢慢知道怎麼關心家鄉和土地的重要性。
已經指導超過兩百組學生完成紀錄片,顏廷伍深信,學生藉由拍攝紀錄片,參與到這個世界或社會中,並以此作為未來判斷的依據。
他舉例分享到,每一年他會帶著孩子們走訪花東八到十個部落,在每個部落停留4天的時間,加上一些部落公益服務,一整年他們在花東各個部落度過了約五十天的時間。
「這段過程不僅僅是讓孩子們加深對原住民文化的認識,更成為他們往後看待世界的方法。」他們會記得在童年時期曾經與某個原住民建立連結,或是曾接觸過一個願意為了保護某種價值而付出一切的人,這些記憶將深深地影響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和價值觀。時至今日,仍有一些曾參與過的學生們自主前往部落服務與拍攝影片。
談起從藝術教育到媒體教育的過程,顏廷伍說他認為兩者的核心精神是相同的,差別僅在於面貌與運作型態的不同。藝術教育最根本的東西就是先動手做,如果不讓小孩去畫畫或操作,就希望他能學會欣賞的話是沒有意義的。
「只有先接觸、碰觸、了解、形成參與,才會有後面的東西產生。」
就如同起初的顏廷伍並不完全了解影像的一切,他只是意識到教育應該朝向外部世界探索,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在不知不覺間拍攝了數百部影片,走過了十多年的光陰。紀錄片在他眼中只是一種媒介和工具,用來表達和分享自身的觀察和經驗,顏廷伍希望帶給孩子們屬於他們家鄉和世界的記憶。
通過這樣的訓練,他相信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自我意識,擴展他們的視野和觀點。他希望讓孩子們明白「人生並不是只有既定的選擇,他們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可以創造出自己的世界。」這樣的經驗將在他們的生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啟發他們並引領他們去探索未知,去追求他們所渴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