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慈悲08--與幻想同在的失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我會像「守株待兔」般的,期待某些幻想有成真的可能,特別在某些靠近的關係上,而較為疏遠的關係,我明白對方只是工作同事或是素昧平生的人,我知道自己不會有太多的投射。

而親近之人,我就不自覺的投射了一些我所渴求的,或是我自己無法接受的角色在對方身上。

我猜想,因為渴求,我投射了最多的照顧者角色在他人身上,而不自覺去期待對方,可以填補我過去被照顧的匱乏。於是,親近之人其實莫名的承擔著他們自己並不明白的任務與互動份量,然而,那並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我自己過於匱乏之中的需要。

我在自己所投射的關係中失望。

同樣對於親近之人,我投射了所無法接受的自己在他人身上,而經常的檢視與要求,看似我在要求他者,其實是對自己的無法接納,或許也可以說是,對自己的承認與理解不夠深刻,而著急著想要把那個不夠好的自己投射在他人身上,透過表面上的要求他人調整,滿足我的幻想願望,而他人永遠都不可能抵達那個我眼中夠好的位置,實際上是我覺得自己不夠好而難以承認。

我對所投射出的自己失望。

這些失望,實際上與他人有關的很少,卻與自己所幻想與投射的世界有著緊密的關係。

讓我與自己說說話:

「你知道自己會有這些失望,而這些失望多是發生在親近之人身上,於是,你不自覺的不敢與他人親近,你想保護他們不受你因失望而生的傷害,也想保護自己不再失望的受傷。

只是這樣一來,你或許唯一安全的選擇,就是與他人保持距離,讓你的因匱乏而生的需要或是因幻想而生的投射沒有機會發生作用。

只是這樣一來,你很難在關係中學會更好與更合適的互動,那個在幻想世界中的你,也就沒那麼容易回到現實來,事實上你需要互動中更多的核對與討論,那些是自己的匱乏、那些是自己的投射。這些在關係中的理解與確認,更能幫助你從自己的幻想與現實世界中接軌。

你需要跨出這一步,從保持距離與習慣的疏遠中跨出那一步,帶著對自己的匱乏與難以接納,讓你的失望,不再簡化為他人的責任,而是讓失望成為你每一次拉近幻想與現實之間距離的機會。

其實,即便在這一篇文章之前,你也隱約感覺到失望的來由,儘管你可以用文字探索失望的來源,可是失望的情感卻是如此強烈,那個承擔匱乏再現的孩子,那個面對不夠好的孩子,不僅僅只是認知上的明白就已足夠,還有允許失望是可以發生的,這個允許,等同承認著過去匱乏經驗與不夠好的自我的存在。

我很想告訴你,失望的發生都很合理,你為了應對失望所保持的距離也都有重要的功能,這不是問題或做錯什麼事情,只是這個失望指引我們需要到更深的地方去,那裡,不是失望於別人的不作為,而是看見自己停留在同一個位置的守衛。」


2023.9.18

avatar-img
1會員
26內容數
透過自我對話探索過去所迴避與壓抑的情緒與情感,希望慈悲諒解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布拉喬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直到某一次我和心理師說話,我怯懦的說著:「我覺得,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我的母親並不愛我?」然後,不等對方回應,我的眼淚倏然往下直流。然後,我邊哭邊說著:「可是......怎麼會這樣?」我沒有吶喊,只是不住地哭泣。
這些危機的初期發生,卻增強了我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我很難區辨那些是與我的掃描有關,而那些又只是命運中的隨機遭遇。
我知道你可能會想要責備自己過去做得不夠好,質問自己為何無法練習感受與做出平衡的選擇,可我也想要體諒你,在你焦慮著也充滿生活壓力的時刻中,解決眼前之事已經焦頭爛額,恐怕要更深入的去面對那些恐懼與羞愧,會不會,是過於困難了。
對於不在她預期的事情時,便觸動了她對於不確定性的焦慮,也因為她的孩子是她的延伸,孩子的不夠好,便如同她自己遭遇了挫敗而引起她的羞愧,可是她自己又無法與這些焦慮與羞愧相處,於是將之向外投射出來的責備孩子,以保護她自己感覺的安全與自視的美好,就成了最方便的做法。
我讀到走這個下坡路是需要放棄追逐理想與幻想的生活,回到那些不只是不完美,甚至是難堪與不快樂的現實中,可是作者說這是我們獲得幸福的唯一機會,她也說:「那種像在走下坡的感覺,事實上是你的覺知正在成長。」
幾個月前,我去看了《星際異攻隊3》電影,幾個月後,想起仍然感人的故事,然後還有一句震動自己的對白,螳螂女說:「他是我們所有人中唯一不恨自己的」。 我被震動的原因並不是他們幾乎都恨自己,而是她的理解與命名,原來,「恨自己」的狀態是可以被理解的,還有,可以被命名的。
直到某一次我和心理師說話,我怯懦的說著:「我覺得,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我的母親並不愛我?」然後,不等對方回應,我的眼淚倏然往下直流。然後,我邊哭邊說著:「可是......怎麼會這樣?」我沒有吶喊,只是不住地哭泣。
這些危機的初期發生,卻增強了我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我很難區辨那些是與我的掃描有關,而那些又只是命運中的隨機遭遇。
我知道你可能會想要責備自己過去做得不夠好,質問自己為何無法練習感受與做出平衡的選擇,可我也想要體諒你,在你焦慮著也充滿生活壓力的時刻中,解決眼前之事已經焦頭爛額,恐怕要更深入的去面對那些恐懼與羞愧,會不會,是過於困難了。
對於不在她預期的事情時,便觸動了她對於不確定性的焦慮,也因為她的孩子是她的延伸,孩子的不夠好,便如同她自己遭遇了挫敗而引起她的羞愧,可是她自己又無法與這些焦慮與羞愧相處,於是將之向外投射出來的責備孩子,以保護她自己感覺的安全與自視的美好,就成了最方便的做法。
我讀到走這個下坡路是需要放棄追逐理想與幻想的生活,回到那些不只是不完美,甚至是難堪與不快樂的現實中,可是作者說這是我們獲得幸福的唯一機會,她也說:「那種像在走下坡的感覺,事實上是你的覺知正在成長。」
幾個月前,我去看了《星際異攻隊3》電影,幾個月後,想起仍然感人的故事,然後還有一句震動自己的對白,螳螂女說:「他是我們所有人中唯一不恨自己的」。 我被震動的原因並不是他們幾乎都恨自己,而是她的理解與命名,原來,「恨自己」的狀態是可以被理解的,還有,可以被命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不同的關係中,看見不同的匱乏 在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時,往往會期待自己能成為對方生命中的一部分,並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們希望能為對方提供支持,滿足他們的需求。然而,當這份價值被定義為經濟上的支持時,若我們無法達到對方的期待,便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進一步開始自我批判。 我們常習慣以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對他人經常抱有高度的期待,是源自於「依賴性」。 希望透過別人得到成長、收穫。 這種依賴不單指實質意義上的幫助。也可以是源自於內心的一種期望。 當別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時,隨之陷入一種自我否定的習慣性內粍。 是一種習性、潛意識裡的匱乏。 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給予幫助的人並不多。當身邊的人擁有的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只會傷人傷己,得不償失。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不同的關係中,看見不同的匱乏 在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時,往往會期待自己能成為對方生命中的一部分,並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們希望能為對方提供支持,滿足他們的需求。然而,當這份價值被定義為經濟上的支持時,若我們無法達到對方的期待,便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進一步開始自我批判。 我們常習慣以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對他人經常抱有高度的期待,是源自於「依賴性」。 希望透過別人得到成長、收穫。 這種依賴不單指實質意義上的幫助。也可以是源自於內心的一種期望。 當別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時,隨之陷入一種自我否定的習慣性內粍。 是一種習性、潛意識裡的匱乏。 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給予幫助的人並不多。當身邊的人擁有的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只會傷人傷己,得不償失。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