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開始說出來(三)──連讀變調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請試著唸唸這兩句話:「李總統請老馬買好酒」、「許小姐有九把雨傘」。你會發現這句話雖然每個字都是三聲(214:),但是實際發音時,你會發現「李 統 請 馬 買 酒」、「許 姐 有 傘」其實只有畫線的部分都唸成二聲(35:),這是為什麼呢?

什麼是「連讀變調(Tone Sandhi)」


raw-image

「連讀變調」是連讀變音的一種,在聲調語言中,帶聲調的音節連在一起發音時,部分音節產生聲調變化。例如引言提到的華語例句,就是華語的三聲變調,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三聲音節連讀時,部分的三聲音節會轉變為二聲。

又如臺語的「」,單獨一個字時,讀做「thinn [tʰĩ 55]」,但是如果「天」出現在其他詞語前面,例如「天頂(天上)」,這時候雖然標音同樣是「thinn」,但你如果有點連結去聽發音,就會發現此時的音高好像低了一點,實際上,此時發音接近[tʰĩ 33]。

連讀變調的類型(一):鄰接交替式


raw-image

連讀變調可以進一步分析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鄰接交替式」,變調與否、以及變調的結果取決於與之相連的音節[註1]例如華語的三聲變調,就一定要發生在三聲音節相鄰的情況下才會改變。如果我們用類似化學反應的式子來表現其變化規則,就會如下所示:

三聲變調:[214:]→[35:]∕_[214:]

在變化規則中,箭號「→」表示語音產生變化、斜線「∕」右邊表示變化條件,即語音出現的環境。這條規則說明「只要該音節出現於三聲之前,其調值就會從三聲的[214:]變為[35:]」。

連讀變調的類型(二):自身交替式


raw-image

另外一種變調稱作「自身交替式」變調,其變調機制不受到鄰接何種聲調影響,永遠只有一種變調規則。例如臺語「一般性字前變調」,就屬於「自身交替式」變調,不論後面接著何種音調,只要連讀,前面的音節一定會變調。如以下幾組臺語例子:

天thinn [tʰĩ 55]   天氣thinn-khì [tʰĩ 33]
平pîng [piŋ35]   平安pîng-an [piŋ33]
火hué [hue53]   火車hué-tshia [hue55]
菜tshài [tsʰai31]  菜頭tshài-thâu [tsʰai53]
電tiān [tien33]  電視tiān-sī [tien31]
北pak [pak32]   北部pak-pōo [pak55]
學ha̍k [hak33]   學問ha̍k-būn [hak11][註2]

如果你一組組點進去聽辭典的發音,就會發現這些例字單獨發音時,以及放在其它字前,都有不同的音調變化,這就是臺語的自身交替式連讀變調。若要讓臺語說得更地道一些,勢必得搞懂這一套連讀的規則。[註3]



這章介紹連讀變調的概念,依據其變化的條件將其分為「鄰接交替」與「自身交替」兩種變調方式,並且舉例跟大家說明。希望大家能夠透過聽與說來分辨這些語音有什麼差別。接下來我們會再說明為什麼需要連讀變調,並且跟大家分享不同語言的連讀變調規則。

如果你對這個系列有興趣的話,歡迎持續鎖定【用語言學學語言】這個專題系列,一起瞭解語言背後看不到的有趣規則吧!此外,如果你有能力且願意負擔的話,歡迎訂閱「佚名:語言、歷史與生活」,支持我產出更多有趣的文章喔!


註釋:

[註1]:有關於變調的分類在語言學家之間尚有爭議,此處採較常見的說法。參考自陳筱琪,《圖解閩南語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16),頁124-127。

[註2]:有關於臺語入聲調的國際音標標示,也有學者因其短促而標為[pak3]和[hak5],此處參採陳筱琪,《圖解閩南語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16),頁136-139的例詞,因此標示上便與原書相同,不多做更動。

[註3]:有關臺語的連讀變調,有些教師會將其簡化為不同聲調之間的流動,因此會出現「1→7→3→2→1」、「5→7」、「8⇆4」的變調規則。但這裡要注意的是,臺語的連讀變調指的是「調值」的變化,而非「A聲調變成B聲調」,只是湊巧聲調變化後的調值與其他聲調有重合罷了。再來,若用精密儀器分析,其實變調的調值也與實際上聽起來類似的聲調略有不同。所以,初學者為了學習方便自然可以先用前面的聲調記憶法,但心中需要存有「連讀變調是『調值』改變而非聲調改變」的概念。有關臺語詳細變調的規則,我們則會另有專文討論。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建議:

[1]:林燾、王理嘉 著,《語音學教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9),〈第六章:語流音變(第二節:連讀變調)〉。

關於連讀變調,這個小節是個很簡單的入門介紹,包含連讀變調的功能、連讀變調的類型與華語(普通話)的連讀變調。如果對這個現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此入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佚名:語言、歷史與生活
70會員
132內容數
不定期努力更新,內容包含: 1️⃣自己學習語言的心得與訣竅 2️⃣中學學生國文文法相關問題 3️⃣歷史、語言、教育相關讀書心得與想法 4️⃣動漫與小說的心得與推薦 5️⃣日常生活觀察與紀錄
2025/01/18
先前已經講到「輔音與元音」、「韻母與聲母」來分析語言音節結構的方法。不過由於兩篇的篇幅較長,因此我決定再寫一篇文章,說明我是如何用「輔音與元音」、「韻母與聲母」分別學習阿美語和廣東話這兩種語言的語音吧!
Thumbnail
2025/01/18
先前已經講到「輔音與元音」、「韻母與聲母」來分析語言音節結構的方法。不過由於兩篇的篇幅較長,因此我決定再寫一篇文章,說明我是如何用「輔音與元音」、「韻母與聲母」分別學習阿美語和廣東話這兩種語言的語音吧!
Thumbnail
2024/09/21
古人沒有輔音與元音的概念,那他們是怎麼分析語音的呢?又是怎樣寫詩填詞的呢?相對於「CVC...」的分析,我想大家或許更常聽到以「聲母」和「韻母」來分析華語語音吧!這種方法是中國古代為了文學寫作而創設的分析規則,與西方音韻有所不同。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2024/09/21
古人沒有輔音與元音的概念,那他們是怎麼分析語音的呢?又是怎樣寫詩填詞的呢?相對於「CVC...」的分析,我想大家或許更常聽到以「聲母」和「韻母」來分析華語語音吧!這種方法是中國古代為了文學寫作而創設的分析規則,與西方音韻有所不同。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2024/09/09
英語的「McDonald's」音譯成華語只有「麥當勞」三個字,但是為什麼變成日語後,就有「マクドナルド」六個字呢?這個現象其實涉及到不同語言的使用者對於語音切分的問題。快來看看本文關於語音切分的介紹,讓你更好瞭解怎們分析一個語言的發音。
Thumbnail
2024/09/09
英語的「McDonald's」音譯成華語只有「麥當勞」三個字,但是為什麼變成日語後,就有「マクドナルド」六個字呢?這個現象其實涉及到不同語言的使用者對於語音切分的問題。快來看看本文關於語音切分的介紹,讓你更好瞭解怎們分析一個語言的發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思考,雖短短幾字,但其實就是SoR 2.0, 對人類未來的語文教育路線,影響深遠; 從路人甲,到中研院士,都能略有所得。
Thumbnail
這篇思考,雖短短幾字,但其實就是SoR 2.0, 對人類未來的語文教育路線,影響深遠; 從路人甲,到中研院士,都能略有所得。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請試著唸唸這兩句話:「李總統請老馬買好酒」、「許小姐有九把雨傘」。你會發現這句話雖然每個字都是三聲(214:),但是實際發音時,你會發現有些字唸成二聲(35:),這是為什麼呢?
Thumbnail
請試著唸唸這兩句話:「李總統請老馬買好酒」、「許小姐有九把雨傘」。你會發現這句話雖然每個字都是三聲(214:),但是實際發音時,你會發現有些字唸成二聲(35:),這是為什麼呢?
Thumbnail
這個系列的文章希望讓大家能夠學習一些語言學的概念,並且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各種語言。在語音篇的部分,想讓大家透過學習IPA字母,更好去掌握不同語言的發音訣竅。
Thumbnail
這個系列的文章希望讓大家能夠學習一些語言學的概念,並且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各種語言。在語音篇的部分,想讓大家透過學習IPA字母,更好去掌握不同語言的發音訣竅。
Thumbnail
這個系列的文章希望讓大家能夠學習一些語言學的概念,並且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各種語言。在語音篇的部分,想讓大家透過學習IPA字母,更好去掌握不同語言的發音訣竅。
Thumbnail
這個系列的文章希望讓大家能夠學習一些語言學的概念,並且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各種語言。在語音篇的部分,想讓大家透過學習IPA字母,更好去掌握不同語言的發音訣竅。
Thumbnail
要完整的說好一句話,首先要先從一個詞、一個音開始。接下來的文章要向大家介紹語音分成輔音與元音兩個部分,並且說明輔音有哪些分類方式。
Thumbnail
要完整的說好一句話,首先要先從一個詞、一個音開始。接下來的文章要向大家介紹語音分成輔音與元音兩個部分,並且說明輔音有哪些分類方式。
Thumbnail
華語的「ㄚㄧㄨㄝㄛ」和日語的「あいうえお」有什麼不同呢?教你用一張圖瞭解元音的基本發音特性。
Thumbnail
華語的「ㄚㄧㄨㄝㄛ」和日語的「あいうえお」有什麼不同呢?教你用一張圖瞭解元音的基本發音特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