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香港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種字體叫「香港字」,亦即明體四號字。幾年前,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展覽「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專門提到這種字體。董啟章近年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叫《香港字: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亦以香港字為題材。到底什麼是「香港字」?

1815年,英國傳教士Robert Morrison(馬禮遜,1782-1834)編成《華英字典》後,以英國人湯姆斯鑄成的第一副中文鉛活字印刷出版。1818年,馬禮遜又在馬六甲創辦英華書院,並設印刷所,書院兼教學和出版於一身。到了1827年,倫敦會傳教士Samuel Dyer(戴爾,1804-1843)赴檳榔嶼研究澆鑄中文鉛活字,終在1838年用鋼沖壓的方法製造出1800多個中文字模,供英華書院印刷中文書報。

1843年,英華書院遷至香港,同時將印刷所的設備帶到香港。1844年,美國長老會在澳門開設華花聖經書房,在Samuel Dyer鉛活字的基礎上,鑄成活字模4700個,足夠用於印刷教會用書和一般中文書。這套鉛活字,後來被稱作「香港字」(Hong Kong Type)。

當時「香港字」頗受歡迎,不少書籍報刊,如英華書院咸豐三年(1853)刊《約翰真經釋解》Z1咸豐十一年(1861)刊《舊約全書》、同治七年(1868)刊《伊娑菩喻言》,又英文報紙孖刺報(Hong Kong Daily Press)、中文晚報《中外新報》等,都以這套字體刊印。

文:雪月

avatar-img
23會員
198內容數
主筆:彈劍樓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彈劍樓會客廳 的其他內容
倪匡老先生走了。有的媒體拿他小說《追龍》的幾句話來回應時局,有的談他和中國的愛恨情仇,也有的聊他和妹妹亦舒的關係。
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在1975年訪問香港,短短四天三夜的行程中,他們是如何與市民打成一片,樂也融融的呢?
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在1975年訪問香港,短短四天三夜的行程中,他們是如何與市民打成一片,樂也融融的呢?現在就來盤點英女皇走過的十二個景點:
為歡迎菲利普親王訪港,香港足球總會特意安排在嘉山球場(加路連山球場 )舉行一場表演賽。對陣雙方是由職業華人球員組成的華聯及主要由英軍組成的西聯,雖然華聯有莫振華、姚卓然等星級球員,西聯球員仍希望在親王面前爭取表現。
親王來港後首個行程便在港督府舉行派對酒會,親王在皇家警察銀樂隊歡送下進場。
英國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於二次大戰曾在皇家海軍中服役,先後在地中海及法國南部作戰。在大戰最後階段,他在幼犬號(HMS Whelp)參與沖繩戰役和見證日本投降。
倪匡老先生走了。有的媒體拿他小說《追龍》的幾句話來回應時局,有的談他和中國的愛恨情仇,也有的聊他和妹妹亦舒的關係。
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在1975年訪問香港,短短四天三夜的行程中,他們是如何與市民打成一片,樂也融融的呢?
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在1975年訪問香港,短短四天三夜的行程中,他們是如何與市民打成一片,樂也融融的呢?現在就來盤點英女皇走過的十二個景點:
為歡迎菲利普親王訪港,香港足球總會特意安排在嘉山球場(加路連山球場 )舉行一場表演賽。對陣雙方是由職業華人球員組成的華聯及主要由英軍組成的西聯,雖然華聯有莫振華、姚卓然等星級球員,西聯球員仍希望在親王面前爭取表現。
親王來港後首個行程便在港督府舉行派對酒會,親王在皇家警察銀樂隊歡送下進場。
英國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於二次大戰曾在皇家海軍中服役,先後在地中海及法國南部作戰。在大戰最後階段,他在幼犬號(HMS Whelp)參與沖繩戰役和見證日本投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林傳甲所撰的京師大學堂講義對於「文學史」一詞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於中國人撰寫的第一本中國文學史由林傳甲所著,其第一本的地位在1930年代的文學史論述中有著基本共識。  
Thumbnail
台北萬華是台灣活版印刷的故鄉~「鉛字印刷」對於現今是帶的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日常中接觸到各式各樣印刷品的機會非常高,孩子若有機會認識到印刷術的歷史是將生活經驗作連結,也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為了想讓懿跟五月份參觀臺灣印刷探索館導覽經驗結合,帶他臺中→台北萬華快閃時報本鋪,.....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七 中國第一本系統地描述漢語語法的作品是馬建忠寫的《文通》(後人習慣稱之為《馬氏文通》19),於清光緒廿四年出版 (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政變之年。行內人都知道,《文通》曾經長期被批評照搬西方的語法 (其實馬建忠以拉丁語為本),用西方語法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六 公元十六世紀末,威廉.布洛卡 (William Bullokar) 出版了英語的第一本語法書,名為《簡明英語語法》(Bref Grammar for English)。他花了十年才完成了他的語法書,自創了一套正字法。這套正字法以英語發音為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鹿港老巷好」「字蹟」海報。作者藉由鹿港當地「半邊井、九曲巷、十宜樓」三大景點的圖像,結合漢字及插畫的筆畫做出巧妙的排列組合,字中有圖的表現,視覺效果突出。榮獲具有「設計界奧斯卡」稱號的「紐約ADC獎」插畫海報類、字體設計類「雙銅獎」。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林傳甲所撰的京師大學堂講義對於「文學史」一詞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於中國人撰寫的第一本中國文學史由林傳甲所著,其第一本的地位在1930年代的文學史論述中有著基本共識。  
Thumbnail
台北萬華是台灣活版印刷的故鄉~「鉛字印刷」對於現今是帶的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日常中接觸到各式各樣印刷品的機會非常高,孩子若有機會認識到印刷術的歷史是將生活經驗作連結,也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為了想讓懿跟五月份參觀臺灣印刷探索館導覽經驗結合,帶他臺中→台北萬華快閃時報本鋪,.....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七 中國第一本系統地描述漢語語法的作品是馬建忠寫的《文通》(後人習慣稱之為《馬氏文通》19),於清光緒廿四年出版 (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政變之年。行內人都知道,《文通》曾經長期被批評照搬西方的語法 (其實馬建忠以拉丁語為本),用西方語法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六 公元十六世紀末,威廉.布洛卡 (William Bullokar) 出版了英語的第一本語法書,名為《簡明英語語法》(Bref Grammar for English)。他花了十年才完成了他的語法書,自創了一套正字法。這套正字法以英語發音為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鹿港老巷好」「字蹟」海報。作者藉由鹿港當地「半邊井、九曲巷、十宜樓」三大景點的圖像,結合漢字及插畫的筆畫做出巧妙的排列組合,字中有圖的表現,視覺效果突出。榮獲具有「設計界奧斯卡」稱號的「紐約ADC獎」插畫海報類、字體設計類「雙銅獎」。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