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基因18山風蠱_心智的療癒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自我批評是自卑感,評判他人是優越感,兩者都是偏狹的觀點。但若用正直、完整的觀點觀察事情,將能療癒偏狹、達到完美。
raw-image

批評不會改變對方,必須用完整的觀點去了解,才能走出陰影,療癒生命中的偏狹,甚至達到完美的境地。

《易經》18卦是山風蠱,指「出事了需要整飭」。《人類圖》稱這個卦象叫18閘門,給的主題是「找出錯誤之處-校正」,意指發生了某種狀況,所以,要找出錯誤加以整飭、校正。基因天命稱這種校正的能量為「心智的療癒力」。校正、修正、整飭都與療癒力有關。

心智療癒力是美好的主題。如何擁有心智的療癒力呢?需要培育、發展,才能展現出來。《基因天命》介紹的沉思(contemplation)、觀想,能夠啟動潛藏在靈魂DNA中的療癒能量。觀想基因天命,沉思其中特質,熟悉陰影特徵,於是能夠快速辨認陰影並且轉化它。經常這麼做,能夠累積療癒的經驗,並且發展出療癒的力量。

陰影是評斷,壓抑的能量是自卑感,反動的能量是優越感

天賦是校正、療癒,使用之時若處於低頻率,就染上了負面情緒,變成評斷。

例如,看到在位者表現出差偏行為,但自己人微言輕,無法校正對方的行為,在受害者心態的驅使中,很容易形成自卑感。

自卑感是人類普遍的問題。為什麼?因為,人類的社會要求一致、規矩,一個靈魂來到地球,從嬰兒階段開始,就被外在的規矩制約。一個未達到外在要求標準的小孩,經常被指責、批評、處罰,有時候這種處罰更是用體罰方式進行。一個被批評、指責甚至被體罰的孩子,不自覺的產生自卑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這種自卑感是潛藏的,藏在身體的姿態中。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或許還看不出什麼,但,當一個人要與別人互動時,或是頭腦中生出與某個人比較的想法時,自卑感很容易介入其中,擾亂一個人的能量場。

也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認識的人裡面,會有某些人比較「不自信」、不太愛說話;也許,他們並不曉得別人對他們有這種印象,也不清楚自己內在的自卑感,因為,這種氣質與特質,已經在過往的歲月中,融入他/她的身心靈裡,無法自主覺察,但,別人卻看得很清楚。

這種自卑感屬於「自我評判」。自我評判經常來自小時候的記憶,並且被壓抑到身體裡,除非很明顯的表露出來,不然,一個人很難覺知。然而,一旦人們可以清楚覺察到自我評判,了解它並不是真相,只是心智在陰影中的運作,透過包容、接納、理解,讓這個自我評判的陰影消融到意識的光中,陰影將會自動解除,個人的氣質也將有所改變。

同樣是評判,評判自己會形成自卑,如果評判的是別人,屬於反動傾向,則會形成優越。優越感也是出於評判,認為自己比別人厲害,自己有資格可以評判別人,於是,在個人氣場上形成了優越感。

優越感的本質就是評判。當一個人自以為掌控狀況,認為自己是「對」的,就針對別人的「缺點」、「錯誤」加以批評,以為自己是在「校正」別人、幫助別人,是「為了別人好」。但,這個「校正」經常帶著優越感,透露出批判的態度,這種氣場會高抬自己、眨低別人,因此,會讓別人感覺不舒服。

我們把「校正」兩字括弧起來,因為,「校正」能量是中性的,沒有好或壞,就看使用的人如何使用。

當一個人的意識頻率落在陰影中,他以為的「校正」其實攜帶著優越感,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卻不自知,為什麼?因為,他站在自己的觀點看問題,沒考慮到別人的觀點,又以為自己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當然讓別人不舒服。

但,一個人的意識頻率若是提升,將會從更高維的角度看待事情,觀點會比較全面,給出的建議更符合需要,當然,也會給人考慮的時間與空間,這時候的「校正」就是一種客觀事實的建議,沒有帶著優越感去評判別人,所給出建議也比較容易獲得對方採納。

基因的陰影雖然基因本質有關,卻,真正的問題卻不出於基因,而是出於意識頻率。意識在比較低的頻率中振動,這個振動能量穿過基因之時,自然而然產生陰影。這正是陰影的來源。除非被告知,不然,當事人並不會覺察。陰影是一種習性,個人不但難以覺察,就算別人告知此事,當事人也未必能明白;有時,就算當事人隱隱約約知道,也不見得願意改變自己的習性。因此,陰影的轉化,必須從個人的自我覺知開始,才容易成功。

在陰影的轉化上,基因18是很重要的一個基因。這個基因的主題是心智療癒力,透過頭腦的理解、接納,產生療癒能量,至終能夠轉化陰影。

然而,意識頻率低的時候,產生不了療癒能量,就像不夠滾燙的白開水,無法泡出茶葉的芬芳。當基因18運作,意識能量卻不足時,想校正卻無力,就變得自卑,或者,想要校正別人,卻不夠圓融、缺少包容力,就變得優越。不論是自卑或優越,都與評判有關。自我評判產生自卑,評判別人產生優越感。這便是在陰影狀態中的評斷。

天賦是完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828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基因天命沉思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4會員
372內容數
身心靈文字創作者丨方格子 創作內容有:#心靈小品 #能量調頻 #情緒調整 #靈魂基因 #靈性療癒 #正念冥想 #肯定句 #INFJ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壓抑上升能量是冷感,外表輕浮是嚴肅的另類表現,跟隨活力而行會有滿足感,甚至能體驗欣喜若狂的悉地。
過度殷勤服務無法避開衝突,反動不得體表現會直接衝突,解決爭訟的能力是外交手腕,核心關鍵在於內在平和。
被生活壓抑,會感覺無望絕望,頭腦過度壓抑而反動,則成為固執己見。但若懂得轉化思維,將蛻變出新的氣象,連外貌形態、氣質都有所轉變!
不動頭腦的模仿只是壓抑困惑,壓抑能量反彈會更迷惑,但若以此點燃想像力的火苗,靈光照明將編排出美麗的圖畫。
逆來順受造成疲憊,輕蔑他人也消耗心力,將頻率對焦到決心,能夠解決問題,至終臣服於大我的神聖意志,達到天人的合一。
封閉自我的排斥與咨意入侵他人,都是不誠實的能量運作。若誠實面對自己,將能產生真正的親密,達到內外都通透的透明度。
壓抑上升能量是冷感,外表輕浮是嚴肅的另類表現,跟隨活力而行會有滿足感,甚至能體驗欣喜若狂的悉地。
過度殷勤服務無法避開衝突,反動不得體表現會直接衝突,解決爭訟的能力是外交手腕,核心關鍵在於內在平和。
被生活壓抑,會感覺無望絕望,頭腦過度壓抑而反動,則成為固執己見。但若懂得轉化思維,將蛻變出新的氣象,連外貌形態、氣質都有所轉變!
不動頭腦的模仿只是壓抑困惑,壓抑能量反彈會更迷惑,但若以此點燃想像力的火苗,靈光照明將編排出美麗的圖畫。
逆來順受造成疲憊,輕蔑他人也消耗心力,將頻率對焦到決心,能夠解決問題,至終臣服於大我的神聖意志,達到天人的合一。
封閉自我的排斥與咨意入侵他人,都是不誠實的能量運作。若誠實面對自己,將能產生真正的親密,達到內外都通透的透明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靈性上的傲慢,那是你們對於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所提出來的一個微妙的思維。 靈性上,並不存在任何防衛功能,那是全然的接納自己,認同自己,以及願意理解自己後,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當你們使用了防衛的功能,這就不是所謂的靈性了,你們只是回到你們自己熟悉的運轉模式而已。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忌妒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但我們可以透過心念的力量轉化它。透過祝福自己和認同自己的價值,我們可以改變內在的忌妒情緒,並吸引更多的正面能量。
Thumbnail
人的一生與喜悲共存,這些情緒像是天秤兩端,都無法捨去,但當天秤的情緒失衡,就可能讓人崩潰。我們的情緒從小開始累績,被環境、被家庭所影響,隨著時間過去,有些情緒就可能成我們抹不掉的陰影。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嗔痴慢疑的病毒,只是我們怎麼對治這些問題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汙、示弱和看淡等底層邏輯對自我成長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在適當時機展現不完美、求助於他人的意識行為對人際關係和個人成長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顯化教練阿明探討了嫉妒情感的意義和啟示,強調了嫉妒其實是對自己的否定。他提供瞭如何將嫉妒轉化為學習和成長的方法,並鼓勵讀者將嫉妒轉化為實現自我價值和目標的動力。最後,強調擁抱和接受自己的完整性的重要性。文章中包括了與 金錢顯化戰神班+1對1無限諮詢 相關的內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靈性上的傲慢,那是你們對於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所提出來的一個微妙的思維。 靈性上,並不存在任何防衛功能,那是全然的接納自己,認同自己,以及願意理解自己後,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當你們使用了防衛的功能,這就不是所謂的靈性了,你們只是回到你們自己熟悉的運轉模式而已。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忌妒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但我們可以透過心念的力量轉化它。透過祝福自己和認同自己的價值,我們可以改變內在的忌妒情緒,並吸引更多的正面能量。
Thumbnail
人的一生與喜悲共存,這些情緒像是天秤兩端,都無法捨去,但當天秤的情緒失衡,就可能讓人崩潰。我們的情緒從小開始累績,被環境、被家庭所影響,隨著時間過去,有些情緒就可能成我們抹不掉的陰影。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嗔痴慢疑的病毒,只是我們怎麼對治這些問題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汙、示弱和看淡等底層邏輯對自我成長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在適當時機展現不完美、求助於他人的意識行為對人際關係和個人成長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顯化教練阿明探討了嫉妒情感的意義和啟示,強調了嫉妒其實是對自己的否定。他提供瞭如何將嫉妒轉化為學習和成長的方法,並鼓勵讀者將嫉妒轉化為實現自我價值和目標的動力。最後,強調擁抱和接受自己的完整性的重要性。文章中包括了與 金錢顯化戰神班+1對1無限諮詢 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