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練習寫作Day32- 面對離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喪禮的儀式已結束一週,剛結束的那幾天我發現身邊的家人都跑去剪頭髮,但我直到六天後才剪去留了超過一百天的頭髮,往年的中秋節家裡至少會烤肉一天,有一年甚至連烤三天,而今年整棟房子靜悄悄的,我們決議不烤肉,比較熟的親戚決定自己去參加外面辦的烤肉派對,最後中秋節當天晚上我家和樓上的親戚還是有到外面簡單吃個飯,但在過程中不知道是誰提到阿嬤,讓本來已經很複雜的氣氛變得更為低迷。

在喪禮最後幾天開始閱讀吉本芭娜娜廚房,她用三篇短文談論了當遇到至親離世的狀況後,我們會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有人會一蹶不振、有人會悔不當初,還有人會用旁人都無法理解的方式去撫平自己內心的悲傷,老實說如果是在阿嬤過世之前看到這本書,我是絕對沒辦法理解其中有一個角色,因為女友的過世開始穿上女友的水手服去上學的這個舉動的,但如今我超級可以體會為何他會這麼做(雖然我沒有想要打扮成阿嬤的想法啦),因為懷念一個人的情緒有的時候會濃到讓自己誤以為只要這樣做了空氣中「故人」的濃度就會高到能夠再次見到祂,但總有一天會在某個片刻清醒,並停止這種「緬懷」的方式。

人的一生可長可短,但是和家人相聚的時光只會越來越短,通過這次的喪禮我體悟到了很多事情我們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但當有一天突然消失,我們仍會感到措手不及,並不是要說無論如何要好好珍惜父母在世的時光這麼理所當然的cliche ,只是從阿嬤離開後,我好像已經改掉和父母說話就會感到不耐煩的惡習,因為在喪禮的過程中我好幾次從父母的眼中看見因為失去母親而悲働的神情,而我單純的不希望自己有一天經歷離別的時候,眼神中除了悲働以外還帶有懊悔和惋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茱莉江-avatar-img
2023/10/02
打扮成阿嬤這句話我笑出來了XD 抱~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金的日常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3年11月18-19 (六、日) 我正在家裡悠閒的看著電子書吃著早餐,媽媽正好接到一通來自外婆家的電話,好奇瞥向媽媽的神情,似乎開始變得不對勁。說完電話後,媽媽迅速簡單的盥洗,與阿爸知會幾句後,準備開車前往外婆家。在準備過程中,我才知道,外婆在睡夢中逝世了。 2023年11月20-24 (
Thumbnail
2023年11月18-19 (六、日) 我正在家裡悠閒的看著電子書吃著早餐,媽媽正好接到一通來自外婆家的電話,好奇瞥向媽媽的神情,似乎開始變得不對勁。說完電話後,媽媽迅速簡單的盥洗,與阿爸知會幾句後,準備開車前往外婆家。在準備過程中,我才知道,外婆在睡夢中逝世了。 2023年11月20-24 (
Thumbnail
10/10號是外婆離世的日子,當天不在她身邊,老實說這又一次是因為父母而感到混亂的經驗了。 上一次我忘記了,明明還沒有過很久。奶奶過世時,我感受更慘,畢竟我一直都似局外人,明明她是我的家人。 10/24是外婆告別式,看到很久不見的家人們,如此熟悉確是如此的陌生,我猜我只是想發個牢騷。 這天,我
Thumbnail
10/10號是外婆離世的日子,當天不在她身邊,老實說這又一次是因為父母而感到混亂的經驗了。 上一次我忘記了,明明還沒有過很久。奶奶過世時,我感受更慘,畢竟我一直都似局外人,明明她是我的家人。 10/24是外婆告別式,看到很久不見的家人們,如此熟悉確是如此的陌生,我猜我只是想發個牢騷。 這天,我
Thumbnail
我對祂的思念與不捨,總是在次次的追憶中,紅著眼眶,不能自已.
Thumbnail
我對祂的思念與不捨,總是在次次的追憶中,紅著眼眶,不能自已.
Thumbnail
前陣子去給朋友的奶奶上香,以前去他家玩的時候也常常跟他聊天,這次去上香雖然只有短短半小時,但也帶給我一些反思......
Thumbnail
前陣子去給朋友的奶奶上香,以前去他家玩的時候也常常跟他聊天,這次去上香雖然只有短短半小時,但也帶給我一些反思......
Thumbnail
「知道了,快進去吧。」我說,然後揮手作別。走了幾步,我回頭看看,母親還在家門前看着,揮揮手向我道別。搬離老家這年,每星期都會上演這道離別叮嚀的戲碼,但是今天這一回首,幾乎讓早已受壓的淚腺忍不住江河泛濫。
Thumbnail
「知道了,快進去吧。」我說,然後揮手作別。走了幾步,我回頭看看,母親還在家門前看着,揮揮手向我道別。搬離老家這年,每星期都會上演這道離別叮嚀的戲碼,但是今天這一回首,幾乎讓早已受壓的淚腺忍不住江河泛濫。
Thumbnail
喪禮儀式是用來撫慰生者​ ​ 道教儀式中,將遺物燒給亡者。從現在的眼光看,似乎不怎麼環保。經歷過喪禮後,我認為有許多儀式和規定,其實是在安慰、提醒仍活著的親人別過度哀傷,儀式八股但卻包含了許多安慰的意涵。​
Thumbnail
喪禮儀式是用來撫慰生者​ ​ 道教儀式中,將遺物燒給亡者。從現在的眼光看,似乎不怎麼環保。經歷過喪禮後,我認為有許多儀式和規定,其實是在安慰、提醒仍活著的親人別過度哀傷,儀式八股但卻包含了許多安慰的意涵。​
Thumbnail
好久不見。好一陣子沒上來和大家聊天,是因為上週剛送奶奶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除了辦喪事忙,也因為心情大受影響,無法產出,請大家多見諒。 兩週前,開工的第一天早上,我看到LINE群傳來奶奶狀況不佳的消息;兩個小時後,媽媽致電時,我便有了心理準備。果不其然,是一通報喪電話。二二八假期前,我南下開始一週的服
Thumbnail
好久不見。好一陣子沒上來和大家聊天,是因為上週剛送奶奶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除了辦喪事忙,也因為心情大受影響,無法產出,請大家多見諒。 兩週前,開工的第一天早上,我看到LINE群傳來奶奶狀況不佳的消息;兩個小時後,媽媽致電時,我便有了心理準備。果不其然,是一通報喪電話。二二八假期前,我南下開始一週的服
Thumbnail
沒有阿媽的阿媽家,從前我們在二三樓不需要穿拖鞋,這次回去才走一趟,腳底就蒙了厚厚的灰。這個家是由阿媽傳給姑姑的家庭理髮店,姑姑每天通勤來到這裡上下班。沒有阿媽的阿媽家,什麼都沒有少,情感上卻空了好大一塊。
Thumbnail
沒有阿媽的阿媽家,從前我們在二三樓不需要穿拖鞋,這次回去才走一趟,腳底就蒙了厚厚的灰。這個家是由阿媽傳給姑姑的家庭理髮店,姑姑每天通勤來到這裡上下班。沒有阿媽的阿媽家,什麼都沒有少,情感上卻空了好大一塊。
Thumbnail
過去熱鬧的團圓飯、熱絡的飯後閒聊,如今要不是被空虛與死寂取代,便是被猜忌懷疑、流言蜚語所充斥,臉上堆出來的笑容都是假的,吐出口的問候都不是真心的,對話內容不是為了比較便是嘲笑,巴不得虛偽的談話可以掉包成對方那份遺產。
Thumbnail
過去熱鬧的團圓飯、熱絡的飯後閒聊,如今要不是被空虛與死寂取代,便是被猜忌懷疑、流言蜚語所充斥,臉上堆出來的笑容都是假的,吐出口的問候都不是真心的,對話內容不是為了比較便是嘲笑,巴不得虛偽的談話可以掉包成對方那份遺產。
Thumbnail
引領儀式的人帶我們念詞,內容大致是感謝您的養育之恩,您已經功德圓滿,我們都長大了,不要為我們擔心,就放心地走吧。引領儀式的人又說,還有什麼話想對她說的,趁現在趕快跟她說,等等蓋上棺就看不到了。我才明白原來所謂見最後一面是這個意思。
Thumbnail
引領儀式的人帶我們念詞,內容大致是感謝您的養育之恩,您已經功德圓滿,我們都長大了,不要為我們擔心,就放心地走吧。引領儀式的人又說,還有什麼話想對她說的,趁現在趕快跟她說,等等蓋上棺就看不到了。我才明白原來所謂見最後一面是這個意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