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今天你「輸出」了嗎? 累積自我成長量能,作為突破舒適圈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學習輸出,累積自我成長的爆發力

學習輸出,累積自我成長的爆發力

也許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但你真的學進去了嗎?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達成目標呢?真的有辦法運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嗎?

看到很多人在網路上討論「輸出」妙用,也讓我思考這樣真的可行嗎?

  • 輸出能鞏固學習的知識
  • 輸出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因為想要很好的輸出是需要「長期」花額外時間去練習、反覆嘗試,才能達到的目標,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其實…我也不信輸出這麼有用,但在偷偷嘗試大家說的方法之後,感覺有那麼點神奇呀!!!

且聽我娓娓道來

大神們都在努力、大量的輸出
才成為現在你看到的「他/她」
你還不跟上嗎?

從書籍做第一個嘗試

我嚮往成為「會說話」的人,擁有高情商、說話溫柔卻蘊含力量、顧及他人感受。

於是我找了「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看完之後,一個知識也沒記住、一個技巧也沒學到,所以我來深刻檢討…

發現這次做閱讀,沒有做好的地方是:

  • 沒目標盲目看書,讓好內容溜走
  • 沒帶入使用情境思考,看過就忘了

這些都導致「學習僅止於知道」,像是大家常說「道理人人都懂」,但盲點就是

「聽過,但沒有懂」

「知道,但不會用」

「聽懂,但沒真正應用出來」

這樣的結果就是花時間學習,成效卻不如預期,而套用「指數型公司」經營的概念,「做一件事可以延伸出高於一個的結果」,讓成果能夠被放大,成長自然就會更可觀。

書中有個例子很好

引用「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書

很多人以為書是食物,吃下去就會變強變壯,但我覺得有意思的書,應該比較像木人樁,靜靜待在你面前,它是一個演練的對手,讓你在看書的過程中,跟木人樁對練,體會每個動作的理由、訣竅。

如果你看《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那就是在在演練「如何和別人相處」。


關於「輸出」我該怎麼開始?

測試體驗讓我覺得輸出會是一個高度具備目的性的行為,因此我在學習前會設定「明確目標」與「使用情境」,讓我有一個能聚焦的方向,也就是閱讀目的。

【原本閱讀目的】

我嚮往成為「會說話」的人,高情商、說話溫柔卻蘊含力量、顧及他人感受。

【調整後的目的】

明確目標 →

我想了解說好話的思維邏輯,並掌握提問、回覆的技巧,調整說話的策略。

使用場景 →

想要在工作或生活上,能將說話技巧做到隨機應變,成為自然的反射能力,並從說話做到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印象。

「明確目標」與「使用情境」 但這跟輸出有什麼關係?

對天才型選手可能不需要這些,但對我來說卻是重要的思考模式。

  • 為達「目標」能確定我需要哪些知識
  • 「使用情境」讓我思考能如何使用知識

而這些知識則能運用「輸出」整理,把現在、過去所有的知識進行彙整,把自己能運用的邏輯與方法都寫出來,這是我利用「輸出」鞏固知識的方法。

廢話不多說,直接看案例

「很多人以為書是食物,吃下去就會變強變壯,但我覺得有意思的書,應該比較像木人樁,靜靜待在你面前,它是一個演練的對手,讓你在看書的過程中,跟木人樁對練,體會每個動作的理由、訣竅。」

↓ 把書中例子轉譯成對我有用的文字 ↓

我希望任何學習行為不僅止於知道
而是能實際運用,成為生存的武器

每個人對於文字敏感度不一樣,因此對於文字會有偏好,這是我偏好的文字形式,你也可以用自己覺得舒服的文字去寫唷!

彙整過去、現在學習到的知識
↓流程化轉譯↓

  1. 鞏固知識
    明確目標→使用情境→輸入(學習)→知識轉譯→輸出
  2. 昇華武器
    知識應用→反覆驗證→優化→靈活運用
對於這類型的知識,以流程化表示,更能明確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如果我哪天忘了,馬上回頭找就能直接想起來,我的目的會是「即拿即用」。如果目的不同,也能用其他的整理方式。


Hi 今天你輸出了嗎?

從學習到輸出

你能把看到的知識,變成能用的技術

把工作經驗輸出

你能發現做事過程的盲點,提出改善方案

從輸出做到積累,
長期積累創造有價值內容,
變現機會自然而然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素人都是善用「輸出」這個方式達到流量的積累,讓內容得以在社群、網路中擴散,創造自己在網路中的影響力。很多人在沒有原始的知識積累的前提就想開始知識變現,因此前方的「坑」就會特別多。


同場QA加映

📍「輸出」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身為處知識變現行業,觀察許多創作者、講師無一例外都在堅持做輸出這件事情,也確實長期輸出累積的能量是會爆發式擴散,從線上課程領域蓬勃發展這件事上,就能應證了這件事情。

📍「輸出」的好處

除了可以鞏固單次學習的效益外,更能將新學的知識與既有知識做整合、疊加,創造知識的串連性

📍想開課「輸出」要選哪些主題?

只要是你願意長期投入經營的主題都很適合,雖然選主題就像創業選賽道,也必須考量「賽道的延展性」,因為會影響到市場的大小、變現的難易度,但你眼裡的小眾市場也許具備不可忽視的變現潛力,現在許多小眾市場都利用「數位媒體」逐漸向大眾市場拓展。

「貴在持續、貴在堅持」

一個貼文不響、十個行不行、百個行不行?每條路都會有前行的難關要過,不行的人就會被市場所篩除,而堅持下來的人則能獲得市場親睞。

「輸出」的終極目的不要放在賺錢上, 這樣容易讓你糾結數據、備受打擊, 當你運用精實的輸出獲得受眾認同, 找機會也會變得容易、錢會找上你。


看到這請勇敢點下 ❤️ ,你的支持讓我能有動力寫下一篇 😆

<知識調酒師>一位線上課程製作人

想知道知識變現的大小事,到我主頁看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avatar-img
2023/10/07
您說的真的很實用,很實在。不過,像本人這種知識儲備量不夠的人,請問又該如何有效轉換並輸出呢?
築夢人 謝謝您的喜歡😊如果是針對知識儲備量不夠時,我會透過閱讀網路文章、書籍或報名課程,去培養該知識的「底層思維」,剛開始學一定是一團混亂,所以如果有看到什麼金句、受啟發的內容,最初我都是「原話抄下來」,然後花些時間去理解。當你同類型的知識累積的越來越多時,就能建構出「底層邏輯」,讓你清楚這些知識可以用在哪裡、大致上如何使用,因此這階段你就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輸出。(輸入→思考、歸納→輸出)以上是我自己會用的方式,提供給您參考~
avatar-img
知識調酒師|課程製作人的沙龍
47會員
22內容數
「別人遭遇的毀滅性困難,你隨手就能解決」分享知識能創造極大變現價值,人人都能參與的知識經濟時代已到來。從零到一幫助素人規劃知識變現的策略,從一到百打造專屬數位知識商品,達多元收入目標。
2023/12/07
不難發現大語言模型能對生產力與學習帶來許多幫助,未來教育型 AI 機器人很大機率將會成為主流,使用 AI 輔助學習、即時從 AI 獲得解答、利用 AI 學習新技能都會是新的學習場景。根據教育市調機構 HolonIQ 過去的報告顯示全球教育人工智能的投入預計 2025 年將達 60 億。
Thumbnail
2023/12/07
不難發現大語言模型能對生產力與學習帶來許多幫助,未來教育型 AI 機器人很大機率將會成為主流,使用 AI 輔助學習、即時從 AI 獲得解答、利用 AI 學習新技能都會是新的學習場景。根據教育市調機構 HolonIQ 過去的報告顯示全球教育人工智能的投入預計 2025 年將達 60 億。
Thumbnail
2023/11/17
好像不斷努力,就能不斷前行,希望獲得世俗所謂的「成功」,但隱約感覺自己卡在一個忙碌的深淵中,不停投入巨大的時間與精力,卻仍像無底洞般看不到什麼明確的成果,但又不敢停止投入,生怕這是黎明前的最後一步... 看到了一位追蹤很久的 KOL 意外離世的消息,她一直努力分享許多實用的知識,但在最好的年華
Thumbnail
2023/11/17
好像不斷努力,就能不斷前行,希望獲得世俗所謂的「成功」,但隱約感覺自己卡在一個忙碌的深淵中,不停投入巨大的時間與精力,卻仍像無底洞般看不到什麼明確的成果,但又不敢停止投入,生怕這是黎明前的最後一步... 看到了一位追蹤很久的 KOL 意外離世的消息,她一直努力分享許多實用的知識,但在最好的年華
Thumbnail
2023/11/01
如何製作數位知識產品? 做一個數位商品有哪些過程? 隨著知識經濟、知識變現的產業蓬勃發展,做數位產品成為賺錢的一大途徑,線上課程、諮詢服務、電子筆記/書等。設計數位產品,需要不僅是專業能力,還有對於市場的洞察,我將運用三步驟帶你了解數位商品製作的過程!
Thumbnail
2023/11/01
如何製作數位知識產品? 做一個數位商品有哪些過程? 隨著知識經濟、知識變現的產業蓬勃發展,做數位產品成為賺錢的一大途徑,線上課程、諮詢服務、電子筆記/書等。設計數位產品,需要不僅是專業能力,還有對於市場的洞察,我將運用三步驟帶你了解數位商品製作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0年9月,也就是我離開顧問公司的前一個月,當時所有進行中的大陸輔導案及實體課程因COVID疫情全數取消,多數顧問轉而投入執行政府案。當時與我合作甚久的一位課程承辦人員憑藉不輕言放棄的超強意志力,成功說服某企業把已簽約的全省據點實體課程改為線上課程,當她欣喜的通知我這個好消息時
Thumbnail
2020年9月,也就是我離開顧問公司的前一個月,當時所有進行中的大陸輔導案及實體課程因COVID疫情全數取消,多數顧問轉而投入執行政府案。當時與我合作甚久的一位課程承辦人員憑藉不輕言放棄的超強意志力,成功說服某企業把已簽約的全省據點實體課程改為線上課程,當她欣喜的通知我這個好消息時
Thumbnail
也許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但你真的學進去了嗎?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達成目標呢?真的有辦法運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嗎? 看到很多人在網路上討論「輸出」妙用,也讓我思考這樣真的可行嗎? 輸出能鞏固學習的知識、輸出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因為想要很好的輸出是需要「長期」花額外時間去練習
Thumbnail
也許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但你真的學進去了嗎?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達成目標呢?真的有辦法運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嗎? 看到很多人在網路上討論「輸出」妙用,也讓我思考這樣真的可行嗎? 輸出能鞏固學習的知識、輸出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因為想要很好的輸出是需要「長期」花額外時間去練習
Thumbnail
大概從大學畢業後,腦海裡常會跑出一些自認為還不錯的想法,有時候滿想分享給別人的,但總是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常常想要讓自己思考的更完整的時候,再跟別人分享 【用簡單的方法,立刻就能實踐】 【勞動興奮】 只要開始 5分鐘,我們就能會啟動勞動開關,你會發現,開始前的懶惰一掃而空 【說出來】
Thumbnail
大概從大學畢業後,腦海裡常會跑出一些自認為還不錯的想法,有時候滿想分享給別人的,但總是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常常想要讓自己思考的更完整的時候,再跟別人分享 【用簡單的方法,立刻就能實踐】 【勞動興奮】 只要開始 5分鐘,我們就能會啟動勞動開關,你會發現,開始前的懶惰一掃而空 【說出來】
Thumbnail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這本書是《超高效自主學習法》,作者是坂本翔。 作者只有高中學歷,不曾上過大學,也不曾找過工作。他從高中學樂器開始,到行政書士國考的準備,社群行銷的技巧,做諮詢顧問,舉辦研討會的方法,書籍的撰寫,到成立公司,這一切的技能都是自學而成的。 這本書就是作者的自學經驗分享。 自學能力在現在社會越來越重要了。
Thumbnail
這本書是《超高效自主學習法》,作者是坂本翔。 作者只有高中學歷,不曾上過大學,也不曾找過工作。他從高中學樂器開始,到行政書士國考的準備,社群行銷的技巧,做諮詢顧問,舉辦研討會的方法,書籍的撰寫,到成立公司,這一切的技能都是自學而成的。 這本書就是作者的自學經驗分享。 自學能力在現在社會越來越重要了。
Thumbnail
如果有一個人,每天發行電子報,持續 13 年;每天更新 Facebook,持續 8 年;每天更新 YouTube,持續 5 年;每天寫作 3 小時以上,持續 11 年;每年平均出版 2~3 本書,連續 9年。 那麼,你應該會認為這個人是工作狂,每天勤奮不懈甚至熬夜產出吧?
Thumbnail
如果有一個人,每天發行電子報,持續 13 年;每天更新 Facebook,持續 8 年;每天更新 YouTube,持續 5 年;每天寫作 3 小時以上,持續 11 年;每年平均出版 2~3 本書,連續 9年。 那麼,你應該會認為這個人是工作狂,每天勤奮不懈甚至熬夜產出吧?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 Shion Kabasawa,也是一位每天堅持輸出寫文章的網路部落客,至今都還有在更新:樺沢紫苑公式ブログ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 Shion Kabasawa,也是一位每天堅持輸出寫文章的網路部落客,至今都還有在更新:樺沢紫苑公式ブロ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