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殺人犯》:要加害人反省,先從同理他們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當我們做錯事時,是先「後悔」還是「反省」?書的開頭就先點出這兩者的幽微差異。為了闖禍而懊悔,是一般人第一時間常會出現的情緒。但其實這樣的情緒,並非對於我們造成困擾的對象感到抱歉,而是因為我們怕讓自己惹上麻煩,出發點還是為了自己。

既然「反省」並非人的本性,因此作者認為,監獄和學校在要求加害人或犯錯的孩子從「反省」、「從被害人的觀點思考、以及「寫悔過書」,是無法讓他們真正反省的,反而會讓他們變得更壞。

這個說法顯然顛覆了許多人的既有觀念。要求犯罪者同理被害人的傳統做法,讓我想到韓國小說《死者的審判 》。小說裡建構出一套虛擬實境系統,讓犯罪者以被害者親屬的身分,體會失去親人的痛。這樣既能達到懲罰犯人的目的,又能達到教化意義。只是現實畢竟不是虛擬實境,要讓滿懷憤恨的加害者同理被害人,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

因此作者主張,要讓這些犯錯的孩子和罪犯走上悔改和更生之路,是要從「加害人的角度」出發,鼓勵他們說出內心的想法。這些人之所以有失序行為,都是源自於內心的創傷,或許是不曾得到父母足夠的愛,以及在成長過程中被要求堅強、完美,而習慣壓抑自己、對痛苦感到麻木,直到最後一舉爆發。若要讓犯罪者同理被害人,首先必須讓他們敞開心房,透過覺察自己的痛苦,推己及人體會被害人的痛苦。

孩子犯錯是大人的機會。
道理講到最後,贏的一定是父母。而一旦變成父母是贏家、孩子是輸家的結構,親子關係就會開始惡化。

既然孩子犯錯的根源是缺乏照顧者的關愛,那一味地指責,其實就和要求孩子寫悔過書一樣,是無法讓他們真心悔改的。即使講贏了,也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孩子的創傷並未復原,總有一天還是會釀成大禍。

我想或許是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指責,即使知道錯的是自己也不喜歡。這時若有人能同理自己、讓自己的情緒有所宣洩,才有辦法去思考自己所犯下的錯事,並同理他人的感受吧。

◆感謝遠流出版社贈書

Facebook:沐謙
Instagram:@muchienz_ig
avatar-img
77會員
108內容數
這裡書評最多,也很誠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沐謙的小地方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的文案寫著「富於抒情,又有趣得令人笑出聲來」,這是真的。作者唐納‧霍爾是美國的桂冠詩人,行文幽默、豁達,富有詩意,只是讀完之後,沒有得到預期中那麼多的療癒,但應該是我自己抱持錯誤期待。當初一看到書名《死亡不是問題,衰老才是》,平時不看散文的我居然立刻就買了。原以為能從中得到用以面對日漸衰老的心
這本書前半本非常冗,非常平淡沒有起伏,這位「匿名小說家」遲遲不失蹤;好不容易半本書過去了,才終於失蹤了,故事也如傳聞中的開始精彩起來。幸好看完後並沒有覺得浪費時間,確實很值得一讀。 雖然是個很機車的故事,但劇情設計非常天才,天才到讓人懷疑作者既然這麼有才華,為什麼前半本會寫得這麼拖沓累贅?
剛開始翻閱這本書,看到作者不斷歌頌工作對人生的價值和性靈的陶冶,以為是一本站在資方角度鼓吹社畜全心奉獻給工作的洗腦書,要不就是作者是個過度天真的工作狂異類。加上聽友人評論是「觀念過時的心靈雞湯」而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讓我一度覺得我為什麼要讀它。 然而讀到後來,覺得對工作上的心態調整的確有些不錯的啟發
有時一個特別的人,比一顆星球更具意義。 這是一本好讀、簡潔的小書,故事有點荒謬,又有點可愛,能吸引人很快讀完。雖然篇幅不長,卻很情長。一個外星人不惜傾家蕩產、花費兩萬光年穿越宇宙,就為了和心愛的地球人韓亞在一起。韓亞是個環保女孩,開一間改造舊衣的小店,關心素未謀面的鯨魚、因為牛會排放甲烷而茹素...
我一向喜歡末日題材,但《地球盡頭的溫室》讀來卻沒有想像中的令人著迷,還一度覺得有點無聊。這本書有別於常見的末日題才,缺少了冒險、動作和刺激,而是以植物為主軸。並非故事寫得不好,相反地,它創意新穎、角度特別且結構完整,只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也可能只是單純不是我的菜......
這本書陰氣很重。讓人想到《通靈少女》,主角都是神明的代言人,專門處理鬼神之事。差別在於《通靈》謝雅真的客戶都是活人,《文榆街》紀雪靈則是直接與鬼魅邪靈交手。 身為「太一宮」廟祝的紀雪靈,身邊長伴著死去的青梅竹馬李琰的鬼魂,一人一鬼從一樁樁的詭譎事件中,一步步揭開紀雪靈之父紀長春及李琰之死的真相...
這本書的文案寫著「富於抒情,又有趣得令人笑出聲來」,這是真的。作者唐納‧霍爾是美國的桂冠詩人,行文幽默、豁達,富有詩意,只是讀完之後,沒有得到預期中那麼多的療癒,但應該是我自己抱持錯誤期待。當初一看到書名《死亡不是問題,衰老才是》,平時不看散文的我居然立刻就買了。原以為能從中得到用以面對日漸衰老的心
這本書前半本非常冗,非常平淡沒有起伏,這位「匿名小說家」遲遲不失蹤;好不容易半本書過去了,才終於失蹤了,故事也如傳聞中的開始精彩起來。幸好看完後並沒有覺得浪費時間,確實很值得一讀。 雖然是個很機車的故事,但劇情設計非常天才,天才到讓人懷疑作者既然這麼有才華,為什麼前半本會寫得這麼拖沓累贅?
剛開始翻閱這本書,看到作者不斷歌頌工作對人生的價值和性靈的陶冶,以為是一本站在資方角度鼓吹社畜全心奉獻給工作的洗腦書,要不就是作者是個過度天真的工作狂異類。加上聽友人評論是「觀念過時的心靈雞湯」而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讓我一度覺得我為什麼要讀它。 然而讀到後來,覺得對工作上的心態調整的確有些不錯的啟發
有時一個特別的人,比一顆星球更具意義。 這是一本好讀、簡潔的小書,故事有點荒謬,又有點可愛,能吸引人很快讀完。雖然篇幅不長,卻很情長。一個外星人不惜傾家蕩產、花費兩萬光年穿越宇宙,就為了和心愛的地球人韓亞在一起。韓亞是個環保女孩,開一間改造舊衣的小店,關心素未謀面的鯨魚、因為牛會排放甲烷而茹素...
我一向喜歡末日題材,但《地球盡頭的溫室》讀來卻沒有想像中的令人著迷,還一度覺得有點無聊。這本書有別於常見的末日題才,缺少了冒險、動作和刺激,而是以植物為主軸。並非故事寫得不好,相反地,它創意新穎、角度特別且結構完整,只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也可能只是單純不是我的菜......
這本書陰氣很重。讓人想到《通靈少女》,主角都是神明的代言人,專門處理鬼神之事。差別在於《通靈》謝雅真的客戶都是活人,《文榆街》紀雪靈則是直接與鬼魅邪靈交手。 身為「太一宮」廟祝的紀雪靈,身邊長伴著死去的青梅竹馬李琰的鬼魂,一人一鬼從一樁樁的詭譎事件中,一步步揭開紀雪靈之父紀長春及李琰之死的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書名《教孩子反省就是教成罪犯》 這本書有著聳動的書名「教出殺人犯」,乍看還以為是本描述如何教出殺人犯的恐怖小說。但細看書籍介紹,原來本書的核心理念是─徹底消除「做錯事就該反省」的價值觀。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從來我只堅持自己沒錯,但是絕不去說別人錯了!這並不是我怕得罪人,而去選擇做了兩面人。而是對與錯,在不同的角度看起來,真的是有不一樣的判斷。 時常看到父子、母女在爭吵。我都是勸換個地方再吵吧!我怎麼可以說子女一定有錯呢?我不知道父母做過什麼樣的事,也沒受過子女可能受過的苦?輕飄飄的一句,子女本來就應
  以成年人身分傷害未成年者,首先已經不值得我們的同情和體諒。其次,社會要給予一個人重新做人的機會,首先要求的是那個人自己願意重新做人、願意以行動證明其誠心改變。而不是嘴上說願意改、回頭繼續當他的加害者。
Thumbnail
時機,就不講究自己還能失去什麼,而是得失已不再重要的底氣。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過年期間除了看飢餓遊戲被各種殘忍包圍,只看完第一部之外,就是讀完這本書。日本的犯罪事件和霸凌的預防、矯治反省、實踐,著實帶來了許多重要的想法,而這些也值得每一個希望社會能更好的人注意、努力。 反省真的是一件困難的事。首先否定自己就已經相當困難,再者對於這個否定還得給出社會期待的回應。加害者對於這樣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Thumbnail
人們常常會因為認為自己犯了錯而責備自己。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每個人只是在盡最大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 瞭解自己是無辜的,你是一個在人間透過肉身體驗的神聖靈魂。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減少自我批評和責怪,你就能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不論是在情感還是身體上。 你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從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書名《教孩子反省就是教成罪犯》 這本書有著聳動的書名「教出殺人犯」,乍看還以為是本描述如何教出殺人犯的恐怖小說。但細看書籍介紹,原來本書的核心理念是─徹底消除「做錯事就該反省」的價值觀。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從來我只堅持自己沒錯,但是絕不去說別人錯了!這並不是我怕得罪人,而去選擇做了兩面人。而是對與錯,在不同的角度看起來,真的是有不一樣的判斷。 時常看到父子、母女在爭吵。我都是勸換個地方再吵吧!我怎麼可以說子女一定有錯呢?我不知道父母做過什麼樣的事,也沒受過子女可能受過的苦?輕飄飄的一句,子女本來就應
  以成年人身分傷害未成年者,首先已經不值得我們的同情和體諒。其次,社會要給予一個人重新做人的機會,首先要求的是那個人自己願意重新做人、願意以行動證明其誠心改變。而不是嘴上說願意改、回頭繼續當他的加害者。
Thumbnail
時機,就不講究自己還能失去什麼,而是得失已不再重要的底氣。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過年期間除了看飢餓遊戲被各種殘忍包圍,只看完第一部之外,就是讀完這本書。日本的犯罪事件和霸凌的預防、矯治反省、實踐,著實帶來了許多重要的想法,而這些也值得每一個希望社會能更好的人注意、努力。 反省真的是一件困難的事。首先否定自己就已經相當困難,再者對於這個否定還得給出社會期待的回應。加害者對於這樣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Thumbnail
人們常常會因為認為自己犯了錯而責備自己。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每個人只是在盡最大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 瞭解自己是無辜的,你是一個在人間透過肉身體驗的神聖靈魂。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減少自我批評和責怪,你就能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不論是在情感還是身體上。 你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從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