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喜長老開示 – 慈心觀

2023/10/0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聖喜長老 2012-07-25講于斯里蘭卡 龍樹林僧寺

raw-image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今天我們要談「慈心觀」的修學,慈愛(mett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說,東方人普遍使用慈愛這兩個字,我想你們的成長背景也有談論過慈愛,慈愛的意思是友情。我們喜歡你們全體,這就是友情。

若友好的感覺在心中成長,那麼生氣、瞋恨、嫉妒就會被滅除、被控制。

若心裡生起很強的慈心,瞋恨、生氣將完全從心中消失,因為這兩種特質無法一起住在心中,即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心理狀態不能同時存在心中,當慈愛的力量提升,瞋恨就會減低;若瞋恨或生氣的力量增加,慈心的力量就會減低。

「我們喜歡你們,我們喜歡所有的眾生」,此種心理素質稱為慈愛。通常我們如此誦念:

「願所有的眾生平安快樂,願一切眾生免除精神的痛苦,願一切眾生免除身體的痛苦!」我們使用這樣的句子來修習慈心,但真正的是慈心是要從內心培植,「願一切眾生快樂,一切的眾生是我的朋友!」這樣的素質要從心裡培育增長。

「我喜歡在這裡的全部僧眾(願全部的僧眾都能培育修持),因此我培育此素質,我也喜歡全部的僧眾都精進修持」,這樣的素質稱為慈愛。這素質並非自然成長的,若要讓它在心中成長,應該怎麼做?

raw-image
你必須在心中訓練不淨觀。

當你於心中訓練三十二身分的不淨觀之後,你能看到不淨相,不淨的感覺會在心中生起。但沒有受過此訓練的人,不淨想不容易在心中生起。若有禪修為基礎,有基本的禪定,不淨觀對你而言並不困難,因為已有禪修背景,但初學者必須要透過培育及學習。同樣,慈愛也要在心中培育的。

若今天你培育這樣的思惟:「願一切眾生平安快樂,願所有的僧眾平安快樂,願一切天人、地獄裡的眾生平安快樂!」,以不同的方式,祝願他們都快樂。這樣的素質在我們心中,,可能培育百千萬次以上,才會得到成績,慈愛的素質才能在心裡展現出來,也才能感受到心中具有慈愛的能量。所以此素質要經由訓練,才能自然地對一切眾生都有慈愛,因為心中已經有慈心的培育為基礎。

raw-image

進一步解說如何培育慈愛,「用心專注於這裡的僧眾,願他們快樂;專注世間一切眾生,願他們快樂。」當我們專注於這些所緣時,慈愛在哪裡成長?在自己的心裡。以往我們的心沒有慈愛,現在我思惟專注:「願一切眾生平安快樂!」現在這一刻我的心具備慈愛,進一步再訓練對這裡的眾生、僧眾、天人等,以不同的方法修習慈愛,讓心中修習培育此素質。我以這個方法修習慈心,以那個方法修習慈心,再用另一個方法修習慈心,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修習慈心,在內心裡培育了慈愛的素質。之後,我的心充滿慈愛。

在未修習慈心時,我沒有慈愛,但若不斷地如此專注思維:「所有的眾生、所有的僧眾,願他們平安快樂。」當我不斷如此思維時,之前沒有慈愛的心,現在慈愛進入內心裡,這是慈愛的自然現象。

若你想要學習慈愛,可以自我訓練,譬如:今天我的心不高興、很苦,可以修習慈心十分鐘、三十分鐘、一小時,如此會覺得充滿慈愛,心會比較快樂。這慈愛如何來到心中呢?即專注於一切眾生「願他們快樂,願他們快樂…」,此時在你心中有一些素質在增長,這素質叫慈愛。

raw-image

為什麼我們心中需要慈愛呢?若沒有慈愛,在我們心裡存著什麼其他素質呢?瞋恨、生氣、害怕、疑惑等,許多的煩惱存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害怕一些鳥的叫聲,動物的叫聲,看到一些動物譬如蛇,我們害怕很多東西,因為我們的心缺少慈愛。但是當心裡存有慈心,沒有瞋恨、生氣,也不會怕東怕西,心裡是輕鬆快樂而沒有苦的。

當慈愛在心中時,你時時都快樂,慈心就像水,若你有一塊很乾的土地,沒有水就不能種植,也無法做其他的用途,如製造瓦罐、磚塊等,因為沒有濕度。若土中有濕度,就可以用來種植、可以用來做磚瓦等。同樣的,我們的心中若有慈愛,可以做很多事情,譬如:可以使用它來培育禪修、培育道德、培育觀智,而且大部份好的內心素質都可以被培育的。

若心中沒有慈愛,則無法培育這些素質,因此,慈愛是很重要的素質,需要在我們心中培育。若慈愛在,心不會害怕、疑惑,心時時都快樂。若你心中有很多的疑惑、害怕、恐懼等,每天就必須多做慈心觀以克服這些困難。


raw-image

有些人慈愛修了很久都沒有任何的成果,他一直在修習慈心,但都停留在同樣的層次,沒有什麼進展;有些人以往面對很多的困境,曾經不快樂也苦過,但現在沒有痛苦,內心較快樂、平靜;有些人具有一般的慈心,他很少修習慈心,但時時都友好待人,與他人相處愉快,與人建立很好的友誼,以上是三種類型的禪修者。那些有能力改變自心的禪修者,即使以往有不快樂、痛苦的經歷,能轉變自心為快樂,他有能力轉變心。

雖然心裡存著瞋恨、生氣和不愉快的情緒,若慈心夠強大,可以克服這些情緒,慈心力量若不夠強,則無法克服它們。以往我們的慈心不足,心中有這麼多瞋恨、生氣的力量,若只有一點慈心是不能夠克服它們的。可能我們修持一段很長的時間,慈心仍然不足,但若我們有了很強的慈心,就可以克服負面的力量而使其減少,心就能愉快而沒有痛苦,心中只有快樂、祥和。

raw-image

有些人在過去世曾經修習過很強的慈心,因此現世仍然具備一般的慈心,能夠時時友愛其他的人,與他人相處愉快。譬如:開朗的人就具有天然的慈心,這是我們需要稍微知道的不同點。

因此我們要知道如何培育慈心,使用哪個方式對我比較有效果,譬如:可以選擇一個尊敬的人或一個很親近的人,作為修習慈心的所緣。大多數的禪修者都能夠做到,但若遇到了困難,可以選幾位老師,或者可以選一群人練習修慈心。

當我們修慈心時,需要以正確的方法應用心所,若你用過強的力量來專注,慈心也是無法增長,就像你用很強的力量握著某樣東西,是無法握得很久的;若以很弱的力氣握著某樣東西,東西會掉下來,所以也不可以。你要用中道的力量來做這件事。同樣的,你必須對禪修所緣維持某個程度的專注,過多或過少都不可以,所以尋心所的力量一定要在中道上。你專注這裡所有的僧眾,(願他們平安快樂!)。

你需要與所緣往,你要專注所緣「願所有的僧眾快樂!」,把心放在所緣上,但只是簡單地專注,若以很強的力量專注,你的尋心所太強,用過多的精進力,就會感到緊繃、疲累及產生一些困難,這是修習慈心的錯誤結果,不是正確的結果。

譬如你修持「願一切眾生平安快樂!」,以正確的尋心所來操作很重要,當你在使用尋心所「願一切眾生平安快樂!」不斷的操作此(尋心所)一分鐘、二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就能增加慈愛的素質,若能操作三十分鐘,你會有很強的慈心,感覺自己慈心很強,這就是正確的尋心所操作,是正確培育慈心的方式。

raw-image

有些人很努力地在專注慈心,但沒有得到修習慈心的成果;有些人做了一點點的專注,睡眠蓋就生起,慈心也無法增長。因此我們需要充足的體力,以維持正確的尋心所運作,除了要克服睡眠蓋,還要維持適中的精進,不過多也不過少,在禪修生涯裡這樣的能力很重要。若一個人能有這樣的能力,他就能培育提升慈心,從一分鐘、二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到三十分鐘後,他會發現自心在改變。先前的心沒有慈愛,現在的心是充滿慈愛的。這樣的轉變能力來自於正確的將「尋心所」投向所緣,你需要以慈心與所緣一起修慈心,若明白以正確的尋心慈愛操作,加上正確的專注,才能得到慈心禪那

raw-image

你們知道,修習慈心可以達至很深的禪定。我們開始修習慈心,我們可以得到一般的快樂感受。當你繼續培育慈心時,會有很多的快樂,若進一步培育慈心,你會得到慈心的光亮。當再進一步修習慈心,你將得到很強的光,那是滲透性的光,稱為近行定(upacārasamādhi)。當你專注這裡所有僧眾的影像,開始時你無法專注,一段時間後能專注,你進一步再專注,你感受所有的僧眾,有更多的光亮,進一步你的心能滲透全部的僧眾,滲透能力洞察能力)出現,產生近行定的力量,若你的近行定很強,就可以進入慈心禪那。慈心禪那可以進入到什麼程度?初禪、二禪及第三禪,它不能到第四禪,慈心禪那因為有快樂的覺受,只能達至第三禪,因為第四禪是捨受(upekkhā),不能透過慈心的修習進入,但可以用捨心觀(upekkhābhāvanā)進入。

若你有了慈心禪那,可以進一步以其他方式修學其他禪那、第四禪等,若你感受到慈心很強,快樂就時時在心中生起。這是一般的慈心觀。但有一些慈心的素質,你可以以其他的一些方法培育,這類的慈心素質不能達至禪那階段,只能到達近行定的層次,一般慈心觀可以達至第三禪的層次,若慈心與信心,或慈心與智慧結合的修習,則只能達至近行定的層次。

raw-image

現在舉個慈心與信心結合的例子:你觀想佛陀具有無邊的素質,透過這無邊的素質之力量,願所有的僧眾平安快樂!佛陀具有阿羅漢、正等正覺(Araha圖片 Sammāsambuddho…)的素質,具有全部的波羅蜜,即十種波羅蜜,這些概念一個接一個地,我們以佛陀的這些素質,願所有的僧眾平安快樂!願天人平安快樂!如此的修習慈心,對佛陀功德的信心、慈心,這兩種素質都在培育著,但我們透過如此的培育,達至禪那的層次,而只能到達近行定的層次。因為慈心及信心,我們感受到心中充滿快樂,我們也可以這樣,透過和信心在一起的修法來修習慈心,這對於多數的禪修者是很適合的,因為當你培育信心時會感覺快樂,你培育慈心也會感覺快樂。

通常在一些特殊場合的誦念,錫蘭方式的誦念(以巴厘文誦念)經文。進行Buddha pujā,(SoBhagavāiti'pi Araha圖片, Araha圖片 vata so…)如此的誦念,最後以此力量「願一切眾生平安快樂!」,類似如此,一般性的傳統方法也是那樣,我們的心感覺很舒服。你們也可以訓練信心與慈心在一起的修持。

有一些與智慧結合的修法,也能培育慈心。關於智慧配合慈心的修法,以後再詳談。智慧能幫助培育慈心,慈心也能幫助培育智慧。還有一些其他方式,但一般性的方式都在書裡有解說,其他的方式卻沒有在書中解說,因為那只是個人的經驗,而且不能到達安止禪那的層次,只能到達近行定的層次。

raw-image

現在我們理解慈心,知道如何培育慈心之後,因此我們需要每天花一些時間修習慈心,三十分鐘、四十分鐘或一小時都可以,慈心的訓練對我們的修持很適合。於每天早晨修習最適宜,若早上3:30 起床,4:00―5:00 修習慈心,其他的時間可修習其他的業處,這對心的平衡很有幫助。

raw-image

祝大家提升慈心及內心具有真正的慈心,並以強而有力的慈心進一步修習其他的禪修業處、觀智,進而體證道果以及涅槃。

raw-image


sādhu!sādhu!sādhu!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願此普賢殊勝行。莊嚴無量佛淨土。 地藏宏願報四恩。觀音悲愍濟三途。 普願盡虛空遍法界。沉溺諸有情。 若聞若見者。悉發無上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西方極樂國。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