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5)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二十五、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上 (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三。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非言說有性 (自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無性 (自性。亦無一切性) 者。言說 (則) 不生。是故。言說有性 (自性)。有一切性。

佛告大慧。無性 (自性。亦無一切性)。而作言說。謂。(如) 兔角。龜毛。(槃大子) 等。世間現言說。

大慧。(彼兔角。龜毛。槃大子等)。非性 (自性。亦) 非非性 (自性)。但言說耳。如汝所說。言說有性 (自性)。有一切性者。汝論則壞。

大慧。非一切剎土 (皆) 有言說。言說者。(唯) 是 (造) 作 (假立之名) 耳。

(大慧)。或有佛剎。(以) 瞻視 (而) 顯法。或有作相。或有揚眉。或有動睛。或笑。或欠。或謦欬。或念剎土。或動搖。(以如是等。而顯法)。

大慧。如瞻視 (世界)。及香積世界。普賢如來國土 (等)。但以瞻視。令諸菩薩 (摩訶薩) 得無生法忍。及殊勝三昧。

是故。非言說有性 (自性)。有一切性。

大慧。見此世界 (中)。蚊。蚋。蟲。蟻。是等眾生。無有言說。而各辦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如虛空兔角。及與槃大子。
無而有言說。如是性妄想。

因緣和合法。凡愚起妄想。
不能如實知。輪迴三有宅。

6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慧書信 (29)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慧書信 (30)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1)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2)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3)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4)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