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溝通level up,你需要知道的愛之語表達

2023/10/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好朋友小林,知道她媽媽很喜歡吃蛋黃酥。前陣子中秋節,她也買了知名品牌出的蛋黃酥想說回家給她媽媽吃,好好盡孝道一番。

小林回家把蛋黃酥放桌上,隨口說:媽、你一天只能吃一個喔。

隔了幾天,小林發現餐桌上的蛋黃酥還原封不動,就覺得奇怪,平常沒三兩下媽媽就吃光了。就問了媽媽,

結果媽媽一臉不情願漲紅著臉的說:吃東西還要看你臉色!我不吃!

家人關係總是最深的羈絆

家人關係總是最深的羈絆

上面這個故事就像是我們和父母生活相處的日常,小林買了蛋黃酥,是想表達她對媽媽的愛,關係最深的人卻因為「話語表達」彼此傷害,一點一滴的小誤會,卻是隔閡的開始。

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是我們另組家庭前,相處最深的人。從呱呱落地睜開雙眼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幾乎注定和家人綁在一起,相處超過30餘年。

我還記得我15歲那年,剛補完習在公車站等車回家。我看著遼闊天空,內心卻期盼著下一秒可以直接快轉到20歲的我,期盼下一秒就能獲得自由、讓自己獨立。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特別外露的人,只要我情緒不好,旁人馬上就能感受到,更別說家人直接的感受程度了。因此,我從小特別常會被家人講話:我們沒必要看你臉色!這句話就好像成為了我心中的一個結,特別委屈的心結。在過去的那段時間,也造成了我和家人間溝通的裂痕。

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我近期在閱讀的經典。看了第一個習慣後,我發現,原來上面這些溝通問題、內心的糾結,都跟習慣有關。

習慣一:主動積極 Proactive

主動積極不是老生常談,而是要能專注做好你能控制的事情。我們感受到的所有不自由、不被理解,根本原因在於我們還沒有開始做到自我覺察。自我覺察是能夠持續進步的根本,讓你可以脫離自己,以一個不相干的人,客觀觀察自己的心情、用言語形容。

相反的,我們習慣情緒外露、習慣講話不經大腦思考,這種不好的習慣就會讓我們在負向迴圈裡無法前進。

譬如以前的我,把情緒寫在臉上時,家人看到的我就是「一個人在生悶氣、擺臉色給大家看」。如果當時的我,可以進行自我覺察,靜下來觀察自己的情緒緣由是什麼,就會發現,我的情緒是來自於剛剛考試考差了,我擔心我沒能通過模擬考。如果主動把我的擔憂和焦慮和家人分享,那麼我就是專注做好我能控制的事情,也減少了家人對我的誤會。

我們很常會有受制於人的想法,在家要忍受父母的叨念、工作時要忍受主管、上司的指令。但是當我們可以逐步練習自我意識獨立,我就能做到可以自己決定外界刺激對我的影響程度,我更可以自由的選擇我回應的方式(the freedom to choose)。

愛是動詞 行動勝於感覺

從我朋友小林的例子,蛋黃酥就好比愛的事實。愛是一個行動事實,也需要正向的表達方式。過去的我們很容易因為浪漫電影的塑造,而錯把愛當作感覺愛必須透過行動實現,實現後才會出現愛的感覺。

要能改變別人前,要先改變的是自己

當我們想著要對家人好、表達關心時,可以用更主動積極的方式表達,例如:媽媽,這家蛋黃酥很好吃,你一定會喜歡!但是因為熱量高對身體太負擔,不要吃太多喔!

我們可能短時間很難改變家人展現出來的情緒,但是我可以做到的是先改變自己,控制自己能做好的事情。

後記

爸媽特別為女兒準備的小點

爸媽特別為女兒準備的小點

昨天週五休假,特地回家陪爸媽住上一晚。結果週五爸媽下班回來,兩個人不約而同買了小點回來。我媽買了左邊的雞蛋糕,我爸買了右邊的鹹酥雞。我媽特地跟我說這家雞蛋糕只有每週五才有!我爸問我這家鹹酥雞好不好吃,他第一次買。



這就是愛的行動表達,而他們也想看到的是我對於他們愛的回應,

一個大大的擁抱。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與收穫,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節目 斯理想生活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期待我們一起學習溝通、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39會員
87內容數
更新時間|Podcast YouTube 每週二、四 上午6:00更新 文章轉載|遠見雜誌 / 人力銀行/ 50+ / 方格子精選 關於斯理|擔任軟體顧問銷售超過8年,專長是化繁為簡,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輕鬆與你分享思維觀點,一起轉變心態,邁向理想生活。 理想名人堂|邀請業界來賓分享他們思維轉變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