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調做什麼(3)|市調研究方法有哪些?質量化如何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市場調查的方法有哪些?該如何選擇?

選擇方法前,要確定研究議題為何。沒有「完美」的方法,只有「適合」的方法,要看哪一種方法適合你的議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想知道候選人支持度,那我找十個鄰居做焦點團體就不太適合,一是樣本數太小、代表性不足,二是「會支持哪一個候選人」是相對封閉且簡單的題目,不需要用到訪談來「探索」,用問卷調查選擇題更為簡便。

在市調中,比較常見的方法劃分是「質化」與「量化」。這裡我不引用學術上的嚴謹定義,而是採用實務上常見的思考方式。

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代表性、驗證、封閉性

針對「足量」的受訪者進行調查,得到統計上「具代表性」的調查結果。

「代表性」的簡單解釋,就是我的訪問對象所產生的調查結果,能夠有效代表我的母體(我實際上預計獲取答案的所有對象)。沿用上面候選人支持度的例子,我的訪問對象是十個鄰居,母體是全台的投票權人(約1900萬人),代表性明顯不夠。

為了有代表性,足夠的樣本數是必要的。為了做到大量,量化調查的題目設計也多半較簡單,會是以封閉題(選擇題)「為主」;除了讓受訪者較好填答外,也較符合量化調查的目的:預先把答案規格化,使用同一套答案語言,才能得到客觀好解讀的數據。

舉例:我想知道消費者對一款飲料的喜好程度。如果答案完全開放,有人回答「不錯喝」、另一個人答「還可以」,我們很難知道這些答案實際差異多大,也難做成結果報告。但如果預先設定好一套尺規,如「非常喜歡、有些喜歡、沒有特別喜歡/不喜歡、有些不喜歡、非常不喜歡」,讓消費者在同一基礎上作答、結果就會好分析多了。


量化適用情境:

  • 有明確的欲驗證事實:例如想要驗證「新的網頁改版提升了使用體驗」
  • 封閉的答案框架:如口味開發,有N個口味,想辨識最受市場青睞的選手
  • 對答案的方向已有一定認知:只是要知道各個答案孰輕孰重。
  • 針對同一主題做跨年度追蹤:例如想追蹤「搭乘大眾運輸通勤的人數」變化。
  • 受訪者「講」得出來的答案:有些行為受訪者自己也不會意識到,或是難以回想,這種就不適合用較封閉式的量化(例如: 上次買洗衣精時第一眼注意到的商品?第二個?第三個?)。若講不出來,可考慮用質化田野觀察法。
  • 常見應用:滿意度調查、民意調查等。


質化研究(Qualitative):探索、細節、開放性

利用開放性互動,描繪出行為背後的紋理。

相對於量化的大樣本數與簡單的題目,質化指的是採用細緻的訪問/觀察,來了解行為的原因脈絡因為講求的是深入與完整,目的是辨認模式與方向,所以樣本數不求多,但要涵蓋到該涵蓋的對象。舉例而言,若研究議題是「Q牌筆電品牌調查」,研究對象可以分為:

  1. Q牌現在使用者
  2. Q牌流失使用者:以前用過,現在不用了
  3. 其他重點競品使用者:選擇定位、價位相近的競品使用者(排除流失者)

以座談會來說,三種各一組,每組五人以上,比較能在組內/組外歸類出共通/相異點。

在質化領域,訪談技巧與能力是一大專業。有些人會覺得質化「不過是聊聊天」,好像誰來做都可以,因此質化專業能力的展現與認可,相對量化而言更有挑戰性。

質化的專業建立於人類不一定能清楚說明自身行為的真正原因因此如何挖掘被隱藏的訊息、嗅出「這裡有寶藏」並隨時改變方向等訪談技巧,就是做質化的重要能力。量化研究會收集到的素材,在問卷設計完就幾乎確定了,但質化研究的素材,就攸關訪談當下如何引導與延伸,因此訪談能力就格外重要。良好的觀察力共情能力表達能力是這種專業的基礎。

量化多是封閉題,我們是針對已知事實進行驗證,而質化則是開放式問答,永遠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答案,而這也是之所以要執行質化的原因。


質化適用情境:

  • 題目答案發散/難以預料:還不知道會有什麼答案,無法先設定好丟到問卷裡。
  • 與現場有關/消費者難以事後回想的事情:如想知道消費者在賣場買洗衣精時注意到哪些廣告、哪些品牌等等。相比設計成問卷,更適合重現一次該情境、直接從旁觀察。
  • 不知道產品客群/定位:例如有了新產品,但不知道它優勢是什麼、誰會受它吸引、消費者怎麼看待它。簡而言之就是「找TA」。
  • 常見應用:一對一訪談、焦點團體、田野觀察。


沒有完美,只有目的與預算下的「最適合」

最後還是老話一句,沒有絕對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而且一個大型研究同時包含質化與量化調查也是常有的事。無論是質化還是量化,不變的道理是:市場調查是在一個框架之下,盡力獲取訊息來達到研究目的,不可能包山包海、無所不知。若是抱持著錯誤的期待,反而會讓專案窒礙難行。因此在設計問卷/訪綱時,務必先問自己:這樣的題目,我作為一個受訪者,回答得出來嗎?如果答不出來,就考慮變通,折衷一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系列第二篇來談:市調做什麼、是客戶的誰、產業困境(之一)。
市調業在幹嘛?為什麼明明也是數據產業,在大轉職時代裡卻乏人問津? 來自從業者的第一手觀察,從研究員的一天到一年,個人技能盤點到產業的美麗與哀愁,都跟你聊起來。
系列第二篇來談:市調做什麼、是客戶的誰、產業困境(之一)。
市調業在幹嘛?為什麼明明也是數據產業,在大轉職時代裡卻乏人問津? 來自從業者的第一手觀察,從研究員的一天到一年,個人技能盤點到產業的美麗與哀愁,都跟你聊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1 取得統計資料 統計學,指的就是搜集、整理、表現及分析資料的方法。 一般來說,當我們想要知道對於某件事,大眾的普遍想法時,我們可能會透過調查的方式,得到想要的答案。也就是說,我們可能透過問卷或者是電訪的方式,直接收集所要的母體資料。舉個例子來說,在總統選舉時,當侯選人舉辦政見發表會後,為了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Thumbnail
抽樣方式影響調查的樣本結果是否可以代表母體狀況。方便抽樣可能導致偏誤,應考慮更系統化的抽樣方法,例如簡單隨機抽樣,以確保樣本情況可以回推母體情況。文章透過範例說明,解釋樣本和母體之間關聯。
Thumbnail
選舉民調是預測選舉結果的重要工具。然而,如果我們不了解樣本和母體的概念,就很容易被民調結果誤導。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樣本和母體的概念,以及它們對民調結果的影響。我們還將提供一些在閱讀民調報告時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只賣我想要的》作者野崎亙是成功經營日本多個人氣連鎖品牌的幕後推手。他認為與其藉由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不如先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開始。品牌主必須重視「假如自己是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那個產品或服務嗎?為什麼會想購買呢?」的答案。只有深入去挖掘消費者的想法作為產品或服務的起點,才能夠引起共鳴。
社會計量測試最基本的功能在揭示團體成員及帶領者自己的資訊,尤其關注成員間的連結及連結的理由。社會計量測試通常而言,會經歷暖身、行動、分享、分析、未來計畫與處遇等階段
Thumbnail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1 取得統計資料 統計學,指的就是搜集、整理、表現及分析資料的方法。 一般來說,當我們想要知道對於某件事,大眾的普遍想法時,我們可能會透過調查的方式,得到想要的答案。也就是說,我們可能透過問卷或者是電訪的方式,直接收集所要的母體資料。舉個例子來說,在總統選舉時,當侯選人舉辦政見發表會後,為了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Thumbnail
抽樣方式影響調查的樣本結果是否可以代表母體狀況。方便抽樣可能導致偏誤,應考慮更系統化的抽樣方法,例如簡單隨機抽樣,以確保樣本情況可以回推母體情況。文章透過範例說明,解釋樣本和母體之間關聯。
Thumbnail
選舉民調是預測選舉結果的重要工具。然而,如果我們不了解樣本和母體的概念,就很容易被民調結果誤導。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樣本和母體的概念,以及它們對民調結果的影響。我們還將提供一些在閱讀民調報告時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只賣我想要的》作者野崎亙是成功經營日本多個人氣連鎖品牌的幕後推手。他認為與其藉由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不如先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開始。品牌主必須重視「假如自己是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那個產品或服務嗎?為什麼會想購買呢?」的答案。只有深入去挖掘消費者的想法作為產品或服務的起點,才能夠引起共鳴。
社會計量測試最基本的功能在揭示團體成員及帶領者自己的資訊,尤其關注成員間的連結及連結的理由。社會計量測試通常而言,會經歷暖身、行動、分享、分析、未來計畫與處遇等階段
Thumbnail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