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調做什麼(2)|面對客戶之我是誰、服務什麼、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幫客戶做調查,但又不只是這樣

一般人想到市調,腦中浮現的都是在路上做問卷,自己身為從業者,也被問過類似的問題。實際上,發問卷只是市場調查的一個環節。整個市調工作的流程,遠不只在路上發問卷,還包括研究設計、其他各種前置作業與後續的分析工作(更別說問卷只是其中一種市調方法)。

如上面的舉例,講到「市調」,很多聯想都會是「資料蒐集」,但市調公司提供的終端服務,至少就多數公司而言,是消費者洞察,是將蒐集來的資料加以分析、收束,來回答客戶想探討的議題。形式可能是報告,或是其他任何可以清楚傳達數據與Insight的媒介。

對市調工作來講,最好的願景,就是成為客戶的洞察夥伴:不只是為客戶執行研究,更是讓客戶感受到你在消費者研究與該品類的專業,是一個「就算不用執行調查,也能就龐大的經驗值給出insight的專家。」

客戶,我想成為你的唯一 ( But how? )

對所有乙方來說,成為甲方的唯一大概都是夢寐以求,畢竟指名服務就不愁沒案子做。那有多可能成為一個「無法取代的乙方」呢?

其實還是老話一句,要無可取代,就是讓客戶感受到你的專業是獨一無二的,你給他的東西,只有你能給,其他人給不了。就自己目前的觀察,達到這個境界的前輩並不是多數,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市場調查的產業定位

對目前市場上的市調公司來說,雖然我們期許自己不只是「數據蒐集公司」,但市調與其他顧問性質服務的差異化,也正是在於市調有實際蒐集的數據(一手研究)我們是透過數據來說話,而不是自己憑感覺講講,這種實證對講求使用科學化方法做決策、數據導向的企業來說是很重要的。

Data reading 大哉問

因為如此,資料蒐集與分析對市調來說是很重要的能力與工作項目,「看數據說話、 不要做出看數據推不出的結論」是代代相傳的工作思維,這也連帶地影響了市調工作者的技能點與服務的可取代性。雖然還是會因為公司與個人風格有所差異,但由於以上定位,以謹慎為重的市調人詮釋數據會較為保守,語帶保留,不會做出色彩太明顯的結論。以及因為就是接受這樣訓練,習慣了這種思維,很難一時之間轉換。

有些客戶對這種風格是OK的,甚至就是喜歡這種風格,但有些就會覺得這樣太保守,認為這種報告寫法只是在read data。(關於客戶類型可以講的也很多,客戶本身有多會看數據、拿數據來幹嘛、都會影響對報告的標準與需求)

這種感受不只在於客戶,我過去曾經親身接收來自其他行銷產業的feedback。曾經去面試一個策略/企劃類型的職缺,面試主管就跟我說:

市調出身的人很會看數據,但講不太出數據以外的東西。

這個困境比較是產業定位的非戰之罪,雖然確實還有一些空間,但以原則來說,因為市調畢竟就是要看數據說話,不然如果我們自己都覺得憑感覺講就OK,那要如何建立做研究的意義與價值。但是,要讓客戶真的認可你是洞察專家,又不能只會讀讀數字:如果最終產出都是data reading,那資料蒐集的工作其實誰來做都沒差,市調公司就會變成純做執行的單位,可取代性就提高。

這牽涉到很多結構、產業面的因素,當然也有一些市調人靠自己突破了這個思維慣性,成為一個敢講的洞察夥伴。不過就多數的情況而言,如果團隊、公司沒有在這部分特別訓練,就只能靠個人自己努力、多多看市調以外的學習資源,吸收不同mindset來挖掘新的可能性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Y篇幅有限的碎碎念的沙龍
4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系列第二篇來談:市調做什麼、是客戶的誰、產業困境(之一)。
Thumbnail
系列第二篇來談:市調做什麼、是客戶的誰、產業困境(之一)。
Thumbnail
市調業在幹嘛?為什麼明明也是數據產業,在大轉職時代裡卻乏人問津? 來自從業者的第一手觀察,從研究員的一天到一年,個人技能盤點到產業的美麗與哀愁,都跟你聊起來。
Thumbnail
市調業在幹嘛?為什麼明明也是數據產業,在大轉職時代裡卻乏人問津? 來自從業者的第一手觀察,從研究員的一天到一年,個人技能盤點到產業的美麗與哀愁,都跟你聊起來。
Thumbnail
市場調查(Market Research)又稱市場研究,專注於對目標市場與消費者的瞭解,像是消費者的需求、偏好等等,透過對市場與消費者的深度瞭解,行銷人員將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行銷企劃。
Thumbnail
市場調查(Market Research)又稱市場研究,專注於對目標市場與消費者的瞭解,像是消費者的需求、偏好等等,透過對市場與消費者的深度瞭解,行銷人員將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行銷企劃。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的精進,每天有上億筆資料被記錄在伺服器上,洩漏你我的數位足跡,企業主都想透過大數據挖掘市場商機,精準預測下一個爆品,實際上人們的消費動機極為複雜,決定購買的流程遠比他們能描述的還要細膩。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的精進,每天有上億筆資料被記錄在伺服器上,洩漏你我的數位足跡,企業主都想透過大數據挖掘市場商機,精準預測下一個爆品,實際上人們的消費動機極為複雜,決定購買的流程遠比他們能描述的還要細膩。
Thumbnail
商業開發(BD),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職位。 簡單來說,如果業務是小火龍,那BD就是噴火龍。 老師之前提到:『BD偏重從0到1,與合作夥伴的資源交換、長期效益,與合作夥伴共同放大產品效益』 這正好是我最近要學習做的事,在食品業這類型的傳統產業來說,其實很少聽
Thumbnail
商業開發(BD),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職位。 簡單來說,如果業務是小火龍,那BD就是噴火龍。 老師之前提到:『BD偏重從0到1,與合作夥伴的資源交換、長期效益,與合作夥伴共同放大產品效益』 這正好是我最近要學習做的事,在食品業這類型的傳統產業來說,其實很少聽
Thumbnail
在追求喜歡的人時,如果不了解對方的背景資料、個性、興趣,又怎麼能贏得人家的芳心呢?同樣的,當一項產品、服務推出前,我們必須先認識使用者是誰,了解他們的一切,才有機會解決真正的需求,降低投資風險、減少團隊資源浪費。 可以做些什麼呢? 每個人認識使用者的方式可能都不太一樣,我自己是會將他們分為
Thumbnail
在追求喜歡的人時,如果不了解對方的背景資料、個性、興趣,又怎麼能贏得人家的芳心呢?同樣的,當一項產品、服務推出前,我們必須先認識使用者是誰,了解他們的一切,才有機會解決真正的需求,降低投資風險、減少團隊資源浪費。 可以做些什麼呢? 每個人認識使用者的方式可能都不太一樣,我自己是會將他們分為
Thumbnail
最近的線上座談會中,有些朋友提出了一些問題,我相信有更多的人,同樣也會希望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不論你有沒有參與到座談會,也或許這些問題並不是你想問,或是你覺得有幫助的答案,但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在 2020 年的一開頭,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
Thumbnail
最近的線上座談會中,有些朋友提出了一些問題,我相信有更多的人,同樣也會希望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不論你有沒有參與到座談會,也或許這些問題並不是你想問,或是你覺得有幫助的答案,但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在 2020 年的一開頭,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
Thumbnail
在〈從兩種模型中,理解商業模式的意義與改進方法〉一文中,筆者透過「商業模式畫布」及「魏朱商業模式」來說明商業模式的意義。但前者沒有反映現金流量概念、以及內外部利益結構關係;在這兩點上,魏朱商業模式有很好的補充。本文則就這個題目,繼續深入探討。
Thumbnail
在〈從兩種模型中,理解商業模式的意義與改進方法〉一文中,筆者透過「商業模式畫布」及「魏朱商業模式」來說明商業模式的意義。但前者沒有反映現金流量概念、以及內外部利益結構關係;在這兩點上,魏朱商業模式有很好的補充。本文則就這個題目,繼續深入探討。
Thumbnail
市場調查所得到的數據最終還是需要人來判讀,數字雖然不會說謊,但是判讀的人會因為立場或是角度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結論
Thumbnail
市場調查所得到的數據最終還是需要人來判讀,數字雖然不會說謊,但是判讀的人會因為立場或是角度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結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