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變 認識華人特有的三月桃花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在寒冷的冬日,許多人可能感受到心情低落,這不僅僅是季節性的情緒波動。在國內精神醫學界,有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議題,即季節性情緒疾患的現象。這種疾患與我們日常所經歷的情緒波動不同,它與特定季節緊密相關,常常在寒冷的秋冬時節發作,而在溫暖的春天逐漸緩解。然而,這並非單純的心情起伏,而是一種被稱為季節型發作的心理疾病。

冷冬暖心:鬱症在華人社會的影響  圖/pixabay

冷冬暖心:鬱症在華人社會的影響 圖/pixabay

在人類的心靈深處,季節與情緒有著微妙的聯繫。正如詩人泰戈爾所言:"每一個清晨都是一個世界的出現,而每一個黃昏則是一個世界的消失。" 季節,如同生命的循環,影響著我們的心情。然而,在這些美麗的背後,也隱藏著一些人們不願面對的情緒挑戰。正當大自然在四季更迭間展現著她的美麗時,一些人卻在季節性情緒疾患的陰霾中苦苦掙扎。

根據最新的精神醫學研究,我們開始更深入地了解季節性情緒疾患在人類心理健康中的角色。這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問題,更關乎我們對於自身情緒的認識和處理。在這篇報導中,我們將探討季節性情緒疾患的定義、特徵以及治療方法,希望能為那些在寒冷季節中感受到情緒困擾的人提供一絲溫暖和指引。

在季節的更迭中,我們的內心也經歷著各種情緒的變化。季節性情緒疾患或許是自然界賦予我們的挑戰,但也是我們勇敢面對的契機。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心靈之旅,學會在季節的變換中找到內在的寧靜與平衡。

延伸閱讀 :

擊敗憂鬱 三步驟恢復心靈平衡!

超速罰則暴增!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全面升級!

台灣財政危機 24年來的無視與危機重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家源記者的沙龍
14會員
467內容數
2024/01/03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臺南市政府秘書處以農曆年龍年生肖,搭配「臺南400 『一起臺南 世界交陪』」的想法,在永華市政中心的永華綠園草地,以船隻乘載臺南400年的歷史為出發點,連結4條龍,並羅列市民有感的各項市府施政成果,搭配應景的四季草花,以「龍喜利來」~~平安喜樂龍喜利,帶領臺南邁向下一
Thumbnail
2024/01/03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臺南市政府秘書處以農曆年龍年生肖,搭配「臺南400 『一起臺南 世界交陪』」的想法,在永華市政中心的永華綠園草地,以船隻乘載臺南400年的歷史為出發點,連結4條龍,並羅列市民有感的各項市府施政成果,搭配應景的四季草花,以「龍喜利來」~~平安喜樂龍喜利,帶領臺南邁向下一
Thumbnail
2024/01/02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2024年臺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會圓滿落幕,集結全臺最強卡司,並首度打造1+4多元舞台演出,共吸引逾17萬人參與。倒數時刻,由臺北市長蔣萬安與亞運、亞帕運及職業運動員攜手登台倒數,搭配台北101長達300秒「彩色世界COLORFUL WORLD」璀璨煙火大秀,一同
Thumbnail
2024/01/02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2024年臺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會圓滿落幕,集結全臺最強卡司,並首度打造1+4多元舞台演出,共吸引逾17萬人參與。倒數時刻,由臺北市長蔣萬安與亞運、亞帕運及職業運動員攜手登台倒數,搭配台北101長達300秒「彩色世界COLORFUL WORLD」璀璨煙火大秀,一同
Thumbnail
2023/12/31
【記者許家源/綜合報導】 平溪的天燈文化已成為新北市最具特色的觀光活動,但平溪除了天燈外,更多的是農村風情及古鎮人文。新北市農業局推薦民眾利用周末假日來走訪這座古色古香的小鎮,漫步龍安社區感受自然洗禮,走入紫東社區體驗生態奧秘,享受農村再生社區的地方風土與美景。 平溪區是全台人口數最少、年齡卻最
Thumbnail
2023/12/31
【記者許家源/綜合報導】 平溪的天燈文化已成為新北市最具特色的觀光活動,但平溪除了天燈外,更多的是農村風情及古鎮人文。新北市農業局推薦民眾利用周末假日來走訪這座古色古香的小鎮,漫步龍安社區感受自然洗禮,走入紫東社區體驗生態奧秘,享受農村再生社區的地方風土與美景。 平溪區是全台人口數最少、年齡卻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春分》3月21日 🛡️春天不論是從氣候或是從自身觀察皆是特徵明顯,木氣生發陽氣升騰,但相對來說身體津液不足、肝鬱氣滯或是脾胃較弱的人,也容易出現以上狀況。 🛡️「節氣的節字,就是竹節之意。」 清末醫家彭子益曾說:「二十四節氣,節與節之間,是滑利的。一到節上,便難過去。」宇
Thumbnail
《春分》3月21日 🛡️春天不論是從氣候或是從自身觀察皆是特徵明顯,木氣生發陽氣升騰,但相對來說身體津液不足、肝鬱氣滯或是脾胃較弱的人,也容易出現以上狀況。 🛡️「節氣的節字,就是竹節之意。」 清末醫家彭子益曾說:「二十四節氣,節與節之間,是滑利的。一到節上,便難過去。」宇
Thumbnail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許多人可能會經歷情緒低落和憂鬱的感受,這種現象被稱為「季節性情緒疾患(SAD)」。研究顯示,光照減少會導致生理和情緒上的變化,進而影響心理健康。本文分享了季節變換對情緒的影響,並提供一些緩解低潮的方法,如戶外活動、健康飲食和正念冥想,助你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Thumbnail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許多人可能會經歷情緒低落和憂鬱的感受,這種現象被稱為「季節性情緒疾患(SAD)」。研究顯示,光照減少會導致生理和情緒上的變化,進而影響心理健康。本文分享了季節變換對情緒的影響,並提供一些緩解低潮的方法,如戶外活動、健康飲食和正念冥想,助你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Thumbnail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氣候變遷對於有心理疾病的人會帶來更致命的威脅。 天氣越來越躁熱,極端氣候的變化對雙相情感疾患(躁鬱症)等精神疾病被視為不利的因素。其中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因為大腦前下視丘的訊息神經傳遞有所損害,導致患者更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
Thumbnail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氣候變遷對於有心理疾病的人會帶來更致命的威脅。 天氣越來越躁熱,極端氣候的變化對雙相情感疾患(躁鬱症)等精神疾病被視為不利的因素。其中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因為大腦前下視丘的訊息神經傳遞有所損害,導致患者更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
Thumbnail
季節性情感疾患(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是在一年之中特定的季節或期間出現的情緒困擾,由於特別容易在在秋冬時日照時間變短、氣溫降低時出現,也被稱為冬季憂鬱症(Winter Depression)。  
Thumbnail
季節性情感疾患(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是在一年之中特定的季節或期間出現的情緒困擾,由於特別容易在在秋冬時日照時間變短、氣溫降低時出現,也被稱為冬季憂鬱症(Winter Depression)。  
Thumbnail
在這寒流肆虐的季節,台灣仿佛變成了一個大冰箱,新聞也傳來「凍番薯」的消息。但是,寒冷的天氣也代表著春天即將到來,而農曆年也即將來臨。 在年前,生活的瑣事讓你感到疲憊,是否有時感到心煩意亂、焦躁不安、頭痛、失眠,甚至情緒低落?如果是的話,你可能陷入了季節性的「年關焦慮症」。 這種焦慮症主要出現在商
Thumbnail
在這寒流肆虐的季節,台灣仿佛變成了一個大冰箱,新聞也傳來「凍番薯」的消息。但是,寒冷的天氣也代表著春天即將到來,而農曆年也即將來臨。 在年前,生活的瑣事讓你感到疲憊,是否有時感到心煩意亂、焦躁不安、頭痛、失眠,甚至情緒低落?如果是的話,你可能陷入了季節性的「年關焦慮症」。 這種焦慮症主要出現在商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除了了解「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種類、可能病因與治療方式,有沒有辦法預防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發生呢?要百分百預防季節性情感失調很困難,然而,過去的研究與前人的努力依舊展示了一些我們可以遵行或嘗試的方向。在這篇文章裡,我們也會提供1個4個問題的篩檢量表供您自己評估與使用。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除了了解「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種類、可能病因與治療方式,有沒有辦法預防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發生呢?要百分百預防季節性情感失調很困難,然而,過去的研究與前人的努力依舊展示了一些我們可以遵行或嘗試的方向。在這篇文章裡,我們也會提供1個4個問題的篩檢量表供您自己評估與使用。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還記得上次我們介紹的「季節性情緒失調」包含哪3種嗎?如果忘記了,可以回去複習喔。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來講解一下季節性情緒失調可能的病因,精神科藥物治療,與其他非藥物的治療方式。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還記得上次我們介紹的「季節性情緒失調」包含哪3種嗎?如果忘記了,可以回去複習喔。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來講解一下季節性情緒失調可能的病因,精神科藥物治療,與其他非藥物的治療方式。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社區上呼吸道感染大爆發,天氣又冷,許多人躲在家中避寒。趁著這樣的冬季日子,讓我們來認識每年秋冬,年復一年,身心科門診必然出現的一種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社區上呼吸道感染大爆發,天氣又冷,許多人躲在家中避寒。趁著這樣的冬季日子,讓我們來認識每年秋冬,年復一年,身心科門診必然出現的一種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