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 設計出一場給中年級朋友的「人生轉型工作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兩天完成了一場「人生轉型工作坊」的帶領,這個方法在9/2被我正式設計出來,已經進行第三場了。

說起這個工作坊的緣起,要從今年四月說起。在讀完馬歇葛史密斯的《放手去活》後,我也仿效書中的做法組成了「人生計畫檢討會議」的社群,與幾位年齡45+的朋友每週六固定在線上聚會,分享彼此運用書中「每日提問」做法的心得與收穫。

進行三個月後,有一次聚會中聊到英國有「退休教練」這種工作,協助中、高齡人士規劃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我認為這樣的服務在台灣應該也會有人需要,聊著聊著大家就開始發想可以怎麼做。

「也許要先有一場讓中年級的朋友思考自己的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工作坊」是當時的一個小結論。幾位夥伴分別也都提出了一些在書上讀到的作法,例如《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書中運用design thinking 的思維就提出了不少做法。但我進一步在想的是:能夠更聚焦在「人生轉型」這個課題上嗎?

一番討論之後,「規劃並實際帶領一場(8人)以人生下半場轉型為主題的工作坊prototype」就成為我的任務了。說真的有點不自量力:我沒有接受過「教學設計」「諮詢輔導」之類的訓練,竟然敢答應夥伴們做這件事。但我原本就習慣從實作中學習與修正,所以也就膽大的挑戰看看。

我的設計邏輯是:必須要回顧過去(人生上半場)、審視現在,才可以找到啟動轉型的線索。工作坊中的每一個練習與分享,都要協助參與者面對平時自己沒能夠深刻思索的課題。

「人生轉型工作坊」進行的不同段落練習

「人生轉型工作坊」進行的不同段落練習

這樣設計的原因是:我這幾年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的經驗是:自己一個人在思考中年轉型過程與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時,很容易就會卡或停在某個想法或情境沒辦法突破,也許是因為潛意識怕挫敗,或是原本的思維太固著,又或者是因為慣性或怠惰。但是在和相同情境的的夥伴們討論時,很自然的會因為得到啟發或刺激,進而產生不同的想法。

有時候,一些有主題的對話像是「如果不考慮外在因素,自己內心真正的目標是什麼?」「向大家重新自我介紹--我是誰」,都會讓我察覺並且意識到自己沒有發現的盲點,或是長久以來影響自己形成某種行為模式的遠因,這樣的察覺讓我能夠去思考哪些已經不適用在目前的自己,有機會做出改變。因此,我想把這些經驗都設法在工作坊裡重現。

陸陸續續準備:把想法定稿、規劃進行流程、準備工作(製作講義/練習道具),在9/2 舉辦了第一場(對象是「人生計畫檢討會議」的夥伴)、9/17 第二場(朋友要求的包場)以及10/23 的第三場(過往工作中的老同事)。三場共有20 位或熟悉或陌生(甚至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參與,意料之外的是評價還不錯,因此也在11月舉辦了兩場收費的公開班。

第一次工作坊進行中,大家很專心

第一次工作坊進行中,大家很專心

第一次舉辦前我占了一卦,結果是「水雷屯」卦,卦辭曰: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白話文:開始、通達、適宜、正固。不要有所前往,適宜建立侯王。--我自己的口譯是:開始正確的事,但不應躁進,要好好努力持續經營)

據說屯卦是易經四大難卦之首,指的是「起頭難」。下卦是雷,就是震動的意思,上卦坎是水,坎是危險,所以一動,就充滿了危險,可是不動就生不出來了。元、亨、利、貞四種美德,屯卦都有,但是勿用有攸往。就是暫時不要亂動,因為根基未穩,一下子就想亂動,是危險的。但的確如卦象所示: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也就這樣動了起來。

雖然我的角色是工作坊的帶領者,但過程中我自己的學習與收穫也相當豐盛。坦白說我過往的自我學習與成長主要是透過閱讀和自己思考,很少上課,也幾乎只有在職場時有極少機會因為公司的要求參與由訓練單位安排的工作坊,一直算是個「孤獨的學習者」。如果不是機緣巧合,從來沒想過我會設計跟帶領關於自我學習與成長性質的工作坊。因此對我也是一次超乎我原本預期的,極為難得的學習經驗。

我的學習有哪些呢?身為帶領者,我以知識與經驗設計了一個可以發揮效果的架構與流程,但在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的真實反應以及產生的思考則是我無法預料的,當我在聽每一個人發言和討論時,也引發我對我自身很多的思考與反省。

在工作坊裡,想法會以有機的型態產生,結束時每位參與者會帶著很多的想法與對自己的洞察、對下一步的期待離開,但這些是成員們彼此相互激盪及給予的,坦白說,我昨天很有可能是在場說話說得最少的人,我並沒有「告訴」參與者什麼,所有的洞察都是大家自己發掘出來的。

蠻有趣的是,第一場就參加的Yuki 在第三場依然加入,我蠻好奇間隔才一個月,她的思考會有不同嗎?結果證明是會有差異的,這也符合我希望產生的效果:當思考啟動之後,就會持續不斷的因為自己持續深思以及外部環境的改變,引發更多、更深入的想法及行動。(當然,重要的是當事人持續思考和嘗試,工作坊沒有魔法)

本身有開課與帶領工作坊經驗的JP 給我的回饋:他本來有點不確定(懷疑)針對各種不同情境與狀態的參與者,過程中能夠用一套架構引發參與者對自己人生轉型的想法嗎?但實際經歷之後,他覺得在工作坊「開放性」的設計讓每個人都從回過頭檢視自身,以及從其他人的分享裡引發討論與思考,進而產生不一樣的視角與想法。

也很謝謝參與的夥伴小玉給我的鼓勵,她引用了馬克吐溫的話 What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The day you a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說這次經驗也許會成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我很高興能夠讓他有這樣的感想,也很期盼一段時間之後聽到進一步的進展。

也謝謝參與第五場的朋友 曼蒂歐逆-轉型之路podcast分享她參與 #人生轉型工作坊 的經驗與心得,也很高興這個工作坊有帶給他不一樣的思維與行動。說真的,我也有被鼓勵到 🙂

podcast收聽連結: https://reurl.cc/L406g3

這一篇先記下從0開始發展出「人生轉型工作坊」的一些心情,之後再來好好詳細介紹工作坊的設計想法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avatar-img
2023/10/25
本人有個勞累的人生,請問您,真能轉型嗎?
我是老查-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6
築夢人 我也仍在探索中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3.4K會員
194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11
一般來說講到「中年」想到的是:乏善可陳、事業危機、健康走下坡…之類算不上積極正面的印象,但《中年的選擇》想告訴讀者:中年不是危機,比較像是在十字路口但沒有路標為我們指引前方的路。在這個階段,「成長」和「變老」同時發生,可以藉由書中提到的12項冒險/發現,為自己畫出新的中年地圖,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3/11
一般來說講到「中年」想到的是:乏善可陳、事業危機、健康走下坡…之類算不上積極正面的印象,但《中年的選擇》想告訴讀者:中年不是危機,比較像是在十字路口但沒有路標為我們指引前方的路。在這個階段,「成長」和「變老」同時發生,可以藉由書中提到的12項冒險/發現,為自己畫出新的中年地圖,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前幾天才和友人聊到:多年前因為想記錄小姪子們的成長而因緣際會地成為部落客,之後便長年透過照片及文字來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與粉絲們分享我的心得及感受。這兩年隨著時代的演變,短影音的興起也讓我開始摸索起這種新的表達方式。然而,拍攝剪輯短影應並不是一開始就能輕鬆駕馭的,我初期也遇到了不少挑戰。為了克服
Thumbnail
前幾天才和友人聊到:多年前因為想記錄小姪子們的成長而因緣際會地成為部落客,之後便長年透過照片及文字來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與粉絲們分享我的心得及感受。這兩年隨著時代的演變,短影音的興起也讓我開始摸索起這種新的表達方式。然而,拍攝剪輯短影應並不是一開始就能輕鬆駕馭的,我初期也遇到了不少挑戰。為了克服
Thumbnail
嗨!我是信如✨ 《半熟大人的交換日記》是一個給迷惘青年們的交換日記平台。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自己在社會服務/社會創新領域的行動經驗,也歡迎大家來一起分享:https://vocus.cc/salon/65e48279fd89780001f5effe 越做採訪真的越會感受到自己的微小,但同時
Thumbnail
嗨!我是信如✨ 《半熟大人的交換日記》是一個給迷惘青年們的交換日記平台。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自己在社會服務/社會創新領域的行動經驗,也歡迎大家來一起分享:https://vocus.cc/salon/65e48279fd89780001f5effe 越做採訪真的越會感受到自己的微小,但同時
Thumbnail
嗨囉大家好久不見! 我們根據過去工作坊中的經典課程整理出一系列的在家指引。希望能協助各地的學生在家練習自我覺察,進而開闊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首先登場的是生命歷程圖的在家指引。期待大家能藉由回首過去,去規劃更燦爛可期的未來。畢竟就如藍色大門裡張士豪對孟克柔所說:「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Thumbnail
嗨囉大家好久不見! 我們根據過去工作坊中的經典課程整理出一系列的在家指引。希望能協助各地的學生在家練習自我覺察,進而開闊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首先登場的是生命歷程圖的在家指引。期待大家能藉由回首過去,去規劃更燦爛可期的未來。畢竟就如藍色大門裡張士豪對孟克柔所說:「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Thumbnail
身為一個25到35歲之間的年輕人,如何在生活中挖掘內在的潛力並找到平靜和和諧?在FB回顧動態時發現禪繞旅程正好滿10年,回顧10年前所經歷種種層面的徬徨無助到如今的轉變,不凡的不是他所代表的意義,而是禪繞、SoulCollage心靈拼貼、直覺心靈繪畫這些藝術形式,它們所帶來的自我療癒和改變的旅程。
Thumbnail
身為一個25到35歲之間的年輕人,如何在生活中挖掘內在的潛力並找到平靜和和諧?在FB回顧動態時發現禪繞旅程正好滿10年,回顧10年前所經歷種種層面的徬徨無助到如今的轉變,不凡的不是他所代表的意義,而是禪繞、SoulCollage心靈拼貼、直覺心靈繪畫這些藝術形式,它們所帶來的自我療癒和改變的旅程。
Thumbnail
前兩天完成一場「人生轉型工作坊」的帶領,這個方法從9/2被我正式設計出來,已經進行第三場(20位參與者)了。 我的設計邏輯是:必須要回顧過去(人生上半場)、審視現在,才可以找到啟動轉型的線索。中間的每一個練習與分享,都要協助參與者面對平時自己沒能夠深刻思索的課題。從獲得的回饋,看來是有達到效果。
Thumbnail
前兩天完成一場「人生轉型工作坊」的帶領,這個方法從9/2被我正式設計出來,已經進行第三場(20位參與者)了。 我的設計邏輯是:必須要回顧過去(人生上半場)、審視現在,才可以找到啟動轉型的線索。中間的每一個練習與分享,都要協助參與者面對平時自己沒能夠深刻思索的課題。從獲得的回饋,看來是有達到效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