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進廢退,出國旅遊也是。

用進廢退,出國旅遊也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0/1/19我結束北京的課程回台灣之後,1/21台灣出現第一個首例確診病例。每次與當時1月那一批學員與工作伙伴聯絡時,大家都笑稱:「我們工作一結束,全世界的混亂就開始了。」其實心裡深深感謝,還好那一梯次所有人無論來自哪裡都平安;有人是到了2023/5才染疫的天選之人,我自己則是2022/10中了一次。

從那時至今我再也沒有踏出台灣一步,以至於曾經最高一年快100張登機證的我;竟然在要出國旅遊的此刻覺得有些陌生跟緊張;我觀察著這個反應覺得很有趣。

大腦「用進廢退」的功能實在太明顯了,即便我的腦神經元迴路「出國旅遊工作」這一條曾經如此強大粗壯,累積了20年的神經傳導過程,不過短短3年多沒用,大腦就把這條粗壯的電線杆修剪成隨風飄蕩的電線了。

你的神經元除了加強主要幹道,也會把那些沒在使用的神經分支丟棄 圖/黃軒醫師資料照片-取自橘世代網站

你的神經元除了加強主要幹道,也會把那些沒在使用的神經分支丟棄 圖/黃軒醫師資料照片-取自橘世代網站

好消息是大腦可塑性很強,從今天到2024/1,我會在11趟坐飛機的旅程中,把電線條凝聚成電線杆讓神經迴路再次強壯起來!

任何事情都是「用進廢退」,你最近讓大腦立的電線杆是什麼(常看的書、常練的技巧、常去的地方、常見的人、常發生的情緒反應..............)?被大腦修剪掉的又是什麼呢?(例如我有一個客戶告訴我,她已經想哭但是哭不出來很久了)?

你「想要」立的電線杆是什麼?你想讓大腦幫你修剪掉的是什麼?


avatar-img
你的生命,不虛此行嗎?
87會員
108內容數
我最怕什麼?我最怕有一天我不再對生命感到困惑,然後停止提問。 這裡歡迎問問題,因為好的問題帶來的啟發更甚於答案 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 【每一個困惑都帶來一個突破。而提問是從困惑前往突破的最快路徑】,請看留言區第一則貼文,裡面有我衷心的歡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教師節,剛好看到應景電影成功補習班的編導訪談,提到「讓我念念不忘的老師」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國中那位影響我人生關鍵的老師。 我啟蒙得比較早,國二就以放牛班身分追上了全校前幾名的升學班班長;在快40年前這絕對是被家長、老師發現會打死的事情,但人生就是這樣,我就是被發現了....
如果用一生來看,秋分是不是指中年?年輕時陽氣勃勃的盛發;隨著人生歷練來到了多少收斂的陰陽調和階段、工作與生活重整階段、夢想與現實調和階段,注意力從外向內,重新認識自己是誰的階段。      如果用一天來看,秋分是不是白日結束準備進入黑夜?溫差加大,身體進入了告別白天的奔忙、喧囂,準備安靜歇息的節奏。
第一次收到300元贊助,是因為靈魂計畫這篇。支持的朋友說這篇回應他正在經歷的歷程;去重新看見自己來地球這一遭,究竟是為了什麼。 後來在前兩個月收到一筆1000元鉅款贊助,一開始以為我看錯金額,後來發現原來是一位熟朋友很喜歡七年之癢之一篇。 很感謝讀友的喜歡,讓文字的生命力延續
還在大腦盤點著是誰讓你受苦、是什麼事讓你受苦嗎? 要不要試試,專注在當下自己可以掌控的地方? 光是要平息暴怒、不耐煩、憂慮、焦慮......等一串情緒,就會需要全心溫柔對待自己;看看自己的情緒、問問自己的內心。 這很需要你對自己專心。
死亡議題就這樣從2021開始如雪花般自然的飄落,在人生的冬季。 或許是宇宙認為我體驗這個重要議題的時候到了。 冬季,會過去的,一如此刻夏天即將過去,然後秋天、然後冬天、然後春天。 然而.........有些事沒有然後。
每年的生日幾乎都是大暑或大暑前一天。 當面對「生命帶來的酷熱」時;若選擇長時間的躲進陰涼處避暑,會不會「人生收成不好」? 我其實是沒有機會「避暑的」,因為................
教師節,剛好看到應景電影成功補習班的編導訪談,提到「讓我念念不忘的老師」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國中那位影響我人生關鍵的老師。 我啟蒙得比較早,國二就以放牛班身分追上了全校前幾名的升學班班長;在快40年前這絕對是被家長、老師發現會打死的事情,但人生就是這樣,我就是被發現了....
如果用一生來看,秋分是不是指中年?年輕時陽氣勃勃的盛發;隨著人生歷練來到了多少收斂的陰陽調和階段、工作與生活重整階段、夢想與現實調和階段,注意力從外向內,重新認識自己是誰的階段。      如果用一天來看,秋分是不是白日結束準備進入黑夜?溫差加大,身體進入了告別白天的奔忙、喧囂,準備安靜歇息的節奏。
第一次收到300元贊助,是因為靈魂計畫這篇。支持的朋友說這篇回應他正在經歷的歷程;去重新看見自己來地球這一遭,究竟是為了什麼。 後來在前兩個月收到一筆1000元鉅款贊助,一開始以為我看錯金額,後來發現原來是一位熟朋友很喜歡七年之癢之一篇。 很感謝讀友的喜歡,讓文字的生命力延續
還在大腦盤點著是誰讓你受苦、是什麼事讓你受苦嗎? 要不要試試,專注在當下自己可以掌控的地方? 光是要平息暴怒、不耐煩、憂慮、焦慮......等一串情緒,就會需要全心溫柔對待自己;看看自己的情緒、問問自己的內心。 這很需要你對自己專心。
死亡議題就這樣從2021開始如雪花般自然的飄落,在人生的冬季。 或許是宇宙認為我體驗這個重要議題的時候到了。 冬季,會過去的,一如此刻夏天即將過去,然後秋天、然後冬天、然後春天。 然而.........有些事沒有然後。
每年的生日幾乎都是大暑或大暑前一天。 當面對「生命帶來的酷熱」時;若選擇長時間的躲進陰涼處避暑,會不會「人生收成不好」? 我其實是沒有機會「避暑的」,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