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心理調節很重要—有感于同學聚會

2023/10/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參加了幾次同學聚會。許久未見,又值大家陸陸續續開始退休,相談甚多。普遍的感覺,大家基本都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適應新的生活。 

相對而言,那些過去工作就比較平凡和清閒的同學,適應就容易和快些。而那些工作責任比較重和繁忙的同學,適應則困難和慢些。這也容易理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但不能適應、就容易導致心情鬱悶、而心情鬱悶嚴重的話則可能導致疾病和加快走向死亡。 

平常人如此,位高權重者賦閑後想必更是如此。讀書時背誦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只為其文采和“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懷而感染、並未體味到他的鬱悶。對這一段: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並沒有什麼感觸。現在重讀,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raw-image


范仲淹是北宋重臣,為應對北宋的內憂外患、主導了“慶曆新政”。但改革失敗,被貶到今天的河南鄧州。政治上的失意,從權力中心跌落到無所事事、想必很難適應,心中有無邊的苦悶與不甘,不是那麼容易放下的。寫下這篇文章的六年後、范仲淹就死了、僅享年六十四歲。他的早逝、顯然與他心情苦悶鬱結不散有關。這不是個例,歷史上還有許多這樣例子。北宋的王安石也是變法失敗被貶鬱鬱而終,終年六十六歲。

 

好在古代士大夫失意還能賦詩作文,排遣心中的憤懣和希望引起同道共鳴。雖說是怨婦文學,但至少有些心理治療作用,比悶在心頭強。大量的失意之作也豐富了古代詩詞文賦的內容,一些經典則將古代詩詞文賦推向藝術高峰,也算是寶貴的文學和精神財富。

 

今天則有所不同。雖然現代通訊技術日益發達,技術上更容易表達和傳播,但也受到種種的限制。而普通人影響力小,受到的限制反而少些。聲名顯赫的重要人物影響力大,受到的限制更多。然而他們的經歷更豐富更有價值,理所當然,想要表達的欲望和內容也多。這就形成強烈的反差。人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心中有重大的秘密而不能向他人訴說,甚至不能向家人訴說。被世人誤解而不能說出真相,不能為自己辯解。滿腹的委屈和悲傷沒有人可以分擔。如果是教徒,可以向牧師懺悔。或者去見心理諮詢師。牧師和心理諮詢師都有保守當事人秘密的職業要求。如果再有基礎疾病,無法排遣的鬱悶就很可能誘發病症。一旦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多方面來看,不論是誰,退休之後都面臨著如何適應新的人生階段的問題。這其中,心理調節很重要,交流和表達也很重要。但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個人的經歷、條件和受到的約束不同,沒有統一適用的方法。只能靠自己來摸索和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或旅遊,或運動,或娛樂等等,不一而足。通過心理調節和轉移關注點來迎接和適應新的挑戰。

 

2023年10月31日

81會員
28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