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後的人生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罹癌初期,我一直不斷回想我過去的生活方式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發生率卻發生在我身上?我買樂透怎麼就沒這麼幸運過🤣
回顧過往&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或許,就是因為一直很隨性的放縱自己吃垃圾食物+愛喝含糖手搖飲的飲食習慣,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埋下了胰臟腫瘤的種子,導致我的腫瘤逐漸萌芽到成長茁壯👶➡️🏋️

當我得知自己罹癌的消息時,我當下反射性的問醫生:「醫生,那我還能活多久?」事後回想,這其實是一個蠢問題😂畢竟醫生不是上帝,每個人的病情發展會受到個體差異、治療反應或是後續對藥物反應等種種因素,而有不同的造化。

醫學只能提供統計上的「平均值」,是一個大數據,不代表每個人的實際存活期。

心境上的轉變

我是屬於天生樂觀、常常天然High的個性,沒辦法忍受低潮的情緒太久。或許也是這樣的個性,在我得知自己罹癌時候,雖然當下很震驚也會對未來的變數充滿焦慮。

但我只有經歷了短短的三天低潮期,我不想繼續沉浸在憂鬱的情緒裡胡思亂想,於是我開始轉移注意力。

我拼命的上網google關於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所有資訊👩‍💻想在最短時間內瞭解神經內分泌腫瘤到底是什麼樣的癌症及後續治療方向。

畢竟想打敗敵人之前,必須要先瞭解敵人,也就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概念R~🤺

家人的陪伴和支持,給我滿滿正能量

罹癌後,我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也是在罹癌後,我才瞭解,原來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一直是我抗癌的最大動力🥲

現在,我變得更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我也不再像以前會去糾結一些小事,人生觀豁達很多~

如同電影《人生大事》裡的一句經典台詞:「人生,除死,無大事。」

這句真的讓我感觸很深,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眼前的事煩心,甚至鑽牛角尖。但事過境遷後,會發現人生其實沒有比生與死還更重要的事情了。

電影《人生大事》的另一句金句台詞:「人的一生,除了發自內心的幸福和盜不走的健康,沒有什麼是值得炫耀的。」更一語道破人生中,只有幸福和健康是無可取代的~

願正在看文章的各位,都能擁有幸福和健康😊

raw-image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按追蹤+❤️支持,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想在這兒分享我在抗癌路上遇到的各種真實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各種疑難症狀,不知到底該看哪一科 在我罹癌前,我對健檢幾乎一無所知。以前,我認為只要身體不舒服,到醫院醫生就會幫我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就可以解決。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不然,因為醫院裡有許多科別,有內科、外科、有神經內科也有神經外科等等。
賈伯斯給我們的啟示:延誤治療的代價 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在確定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瘤(pNET)之初,他堅持拒絕手術切除腫瘤。事後賈伯斯曾在傳記《賈伯斯傳》中坦言:「當時我真的不想被人開腸破肚,所以我嘗試其他方法,看是否可行。」確診後,儘管醫師告知賈伯斯,手術是唯一可行的治療,但賈伯斯拒絕了。
傷口未癒,我就想回職場 開刀隔天,我的肚子就像被捅了一刀,傷口持續疼痛並且反覆發燒。雖然達文西手術比起傳統開腹手術傷口已經小很多,但還是必須靠強力的止痛藥才能緩解。 大概住院一週左右,腹部傷口終於漸漸降低疼痛。
意外診斷出的惡性腫瘤 記得開刀後第一次回診,醫生一臉嚴肅地告訴我:「妳得的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我當時滿頭問號,接著天真地問醫生:「那是良性的腫瘤吧?」 結果醫生回我:「是胰臟的惡性腫瘤,也就是胰臟癌的一種,妳目前是第二級。」(詳細癌症分期請看我的第二篇文章歐~)
三家醫院,兩種建議 在急診那天發現腫瘤後,醫生拋出要開刀或繼續追蹤讓我自己抉擇,我最後決定不留這顆未爆彈在身上,於是我決定開刀。第一家醫院的醫生跟我說,要切除部分胰臟還有整顆脾臟。What?!聽到要切脾臟,我當時超級震驚,這不是也有可能是良性腫瘤嗎?
你或許從未聽說過神經內分泌腫瘤,然而,正是因為賈伯斯,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也曾與這種疾病奮戰而引起關注。
各種疑難症狀,不知到底該看哪一科 在我罹癌前,我對健檢幾乎一無所知。以前,我認為只要身體不舒服,到醫院醫生就會幫我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就可以解決。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不然,因為醫院裡有許多科別,有內科、外科、有神經內科也有神經外科等等。
賈伯斯給我們的啟示:延誤治療的代價 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在確定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瘤(pNET)之初,他堅持拒絕手術切除腫瘤。事後賈伯斯曾在傳記《賈伯斯傳》中坦言:「當時我真的不想被人開腸破肚,所以我嘗試其他方法,看是否可行。」確診後,儘管醫師告知賈伯斯,手術是唯一可行的治療,但賈伯斯拒絕了。
傷口未癒,我就想回職場 開刀隔天,我的肚子就像被捅了一刀,傷口持續疼痛並且反覆發燒。雖然達文西手術比起傳統開腹手術傷口已經小很多,但還是必須靠強力的止痛藥才能緩解。 大概住院一週左右,腹部傷口終於漸漸降低疼痛。
意外診斷出的惡性腫瘤 記得開刀後第一次回診,醫生一臉嚴肅地告訴我:「妳得的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我當時滿頭問號,接著天真地問醫生:「那是良性的腫瘤吧?」 結果醫生回我:「是胰臟的惡性腫瘤,也就是胰臟癌的一種,妳目前是第二級。」(詳細癌症分期請看我的第二篇文章歐~)
三家醫院,兩種建議 在急診那天發現腫瘤後,醫生拋出要開刀或繼續追蹤讓我自己抉擇,我最後決定不留這顆未爆彈在身上,於是我決定開刀。第一家醫院的醫生跟我說,要切除部分胰臟還有整顆脾臟。What?!聽到要切脾臟,我當時超級震驚,這不是也有可能是良性腫瘤嗎?
你或許從未聽說過神經內分泌腫瘤,然而,正是因為賈伯斯,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也曾與這種疾病奮戰而引起關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面對大B細胞淋巴癌第四期診斷的過程中,我的生活瞬間被顛覆。我告訴自己要保持樂觀,雖然事實殘酷,但我仍希望透過治療能與家人共享更多生命的時光。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家人面對艱難時刻的心路歷程,以及我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Thumbnail
我在學生時代,讀的教科書裡提到,大約每四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得到癌症,換句話說,只要你運氣夠好,不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因為意外而死亡的話,那大概就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到癌症,最近看到新的資料,罹癌的機會已經提升到三分之一了!
有時候,生命給我們的考驗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也許是一次意外的疾病,一段關係的破裂,或是職業生涯的突變,這些轉折點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然而,正是在這些艱難時刻,我們能夠真正了解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年輕人在生命的巔峰時突然被診斷出癌症。他的世界瞬間崩塌,未來變得一片灰暗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經歷了放療副作用後,我如何與「新的身體」共處生活,包括與放療副作用的共處、口水減少、處理膿鼻涕、肌肉纖維化等問題以及改變的健康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我的肺部出現可疑的肺結節,大約0.3cm的大小,也許是肺部感染過的痕跡(那一陣子剛好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也許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若是沒有癌症病史,醫生會建議繼續追蹤就好,但我有癌症病史,所以醫生建議切除,於是我做了胸腔內視鏡切除手術,病理報告出來,是最糟的那一種-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小彤月初因黃疸就醫,意外發現2.3公分胰臟腫瘤,快速安排手術,很幸運癌細胞沒有移轉、擴散,算是「1B期(第一期後期)」,存活率應可逾1、2年,5年存活率有三成。儘管病灶已清除,但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復發死亡機率極高,所以幾週後小彤展開12次預防性化療與定時追蹤。儘管化療傷身、過程辛苦,小彤還是樂觀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面對大B細胞淋巴癌第四期診斷的過程中,我的生活瞬間被顛覆。我告訴自己要保持樂觀,雖然事實殘酷,但我仍希望透過治療能與家人共享更多生命的時光。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家人面對艱難時刻的心路歷程,以及我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Thumbnail
我在學生時代,讀的教科書裡提到,大約每四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得到癌症,換句話說,只要你運氣夠好,不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因為意外而死亡的話,那大概就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到癌症,最近看到新的資料,罹癌的機會已經提升到三分之一了!
有時候,生命給我們的考驗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也許是一次意外的疾病,一段關係的破裂,或是職業生涯的突變,這些轉折點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然而,正是在這些艱難時刻,我們能夠真正了解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年輕人在生命的巔峰時突然被診斷出癌症。他的世界瞬間崩塌,未來變得一片灰暗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經歷了放療副作用後,我如何與「新的身體」共處生活,包括與放療副作用的共處、口水減少、處理膿鼻涕、肌肉纖維化等問題以及改變的健康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我的肺部出現可疑的肺結節,大約0.3cm的大小,也許是肺部感染過的痕跡(那一陣子剛好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也許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若是沒有癌症病史,醫生會建議繼續追蹤就好,但我有癌症病史,所以醫生建議切除,於是我做了胸腔內視鏡切除手術,病理報告出來,是最糟的那一種-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小彤月初因黃疸就醫,意外發現2.3公分胰臟腫瘤,快速安排手術,很幸運癌細胞沒有移轉、擴散,算是「1B期(第一期後期)」,存活率應可逾1、2年,5年存活率有三成。儘管病灶已清除,但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復發死亡機率極高,所以幾週後小彤展開12次預防性化療與定時追蹤。儘管化療傷身、過程辛苦,小彤還是樂觀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