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為何找上我?剖析我招癌上身的4大原因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罹癌後我不斷反思過去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我做過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也查無遺傳性癌症基因,我到底該如何改變才能斬斷這個惡性循環?
raw-image

「妳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得到癌症?!」這是我身邊的親友聽到我罹癌後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檢視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最後歸納出最有可能導致我罹癌的4個主要因素:

壓抑情緒、容易緊張

以前的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常因為害怕得罪人就壓抑自己真實想法,即使心裡非常在意依然會說服自己把話吞下去。

加上天生容易緊張的個性,常讓我處於坐立難安的心理狀態,容易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開始想東想西。

罹癌後我才發現,其實蠻多癌友提到自己在罹癌前也有這個特性。我想,或許是因為大環境的快生活步調及高壓的工作環境使然,只有靠自己調適心理的壓力才能取得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平衡。

根據醫學統計,有九成以上的癌症患者發病原因和病人本身的情緒有關。當人處於負面情緒,便會影響免疫功能,長期下來,人體免疫力也會衰退,就容易讓癌細胞趁虛而入。

由此可見,負面情緒也是致癌的一大因素。所以,只有「消化」或「轉化」負面情緒才能讓你成為健康的主人。

愛吃重口味和油炸物

罹癌前我是美食主義者,不喜歡太單調的口味,總是要在食物上加點調味料才會覺得美味。

以前的我並沒有察覺到自己其實不知不覺已經攝取過多加工調味料,直到我爸媽都罹患高血壓時我才驚覺,原來我們家的飲食習慣偏向重口味而不自知,也沒有意識到重口味可能會為身體帶來長期傷害。

罹癌前的我無炸不歡,尤其是雞排,無法抵擋炸物的誘惑,有時甚至會把炸物當正餐吃。

但罹癌後我才知道,市售的炸物幾乎都是使用反覆高溫油炸的食用油,若長期攝入這些回鍋油會對基因造成傷害甚至導致基因突變,增加罹癌風險。

愛喝含糖飲料

珍珠奶茶是我從小到大的最愛,我對飲料幾乎沒有抵抗力。直到我大學時期,當時為了減肥所以開始強迫自己喝手搖飲時必須減糖,我從全糖慢慢調整到半糖最後讓自己適應無糖飲料。

現在,含糖飲料的甜膩感反而讓我畏懼三分🙊

我發現,其實人是一個習慣的動物,身體也會慢慢習慣你的改變。

就像本來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在我開始把那些加工調味料逐漸減量之後,到現在已經可以單吃食物原味,也意外發現去除那些調味料,反而更能品嚐出食材本身的美味。

習慣性熬夜

大學4年是我熬夜最兇的時期,有時是為了趕報告,而大部分是自己習慣性晚睡所致。

睡眠不足會讓身體的免疫力下降,若長期熬夜生理時鐘也會被打亂,當身體免疫力長期處於睡眠不足的環境,很容易會被癌細胞趁虛成為「寄生腫瘤」😬

所以,「癌症體質」其實是自己養出來的,只有好好檢視並監督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才能平衡你的免疫系統。
保持免疫力才能讓你和「健康」永不分手😉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幫我👉追蹤、❤️支持和轉發分享~~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咪的抗癌日常🌻🌻的沙龍
70會員
30內容數
想在這兒分享我在抗癌路上遇到的各種真實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
2023/12/10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2023/12/10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2023/12/09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
Thumbnail
2023/12/09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
Thumbnail
2023/12/07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2023/12/07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罹癌後我不斷反思過去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我做過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也查無遺傳性癌症基因,我到底該如何改變才能斬斷這個惡性循環? 「妳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得到癌症?!」這是我身邊的親友聽到我罹癌後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檢視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最後歸納出最有可能導致我罹癌的4個主要
Thumbnail
罹癌後我不斷反思過去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我做過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也查無遺傳性癌症基因,我到底該如何改變才能斬斷這個惡性循環? 「妳怎麼可能這麼年輕就得到癌症?!」這是我身邊的親友聽到我罹癌後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檢視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最後歸納出最有可能導致我罹癌的4個主要
Thumbnail
在罹癌初期,我一直不斷回想我過去的生活方式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發生率卻發生在我身上?我買樂透怎麼就沒這麼幸運過🤣 回顧過往&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或許,就是因為一直很隨性的放縱自己吃垃圾食物+愛喝含糖手搖飲的飲食習慣,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埋下了胰臟腫瘤的種子,導致我的腫瘤逐漸萌
Thumbnail
在罹癌初期,我一直不斷回想我過去的生活方式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發生率卻發生在我身上?我買樂透怎麼就沒這麼幸運過🤣 回顧過往&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或許,就是因為一直很隨性的放縱自己吃垃圾食物+愛喝含糖手搖飲的飲食習慣,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埋下了胰臟腫瘤的種子,導致我的腫瘤逐漸萌
Thumbnail
有的時候我會想,為什麼自己會胖成這樣? 是不是因為平常沒有什麼興趣,所以只能靠吃來填補空虛? 但答案是否定的。 我閒暇時打遊戲、閱讀和寫作,並不能算是完全沒有興趣愛好。 有空時會去露營,或是去打擊場揮棒,所以我的人生並不只是工作。 但為什麼從小到大就控制不住體重,也控制不住這張一
Thumbnail
有的時候我會想,為什麼自己會胖成這樣? 是不是因為平常沒有什麼興趣,所以只能靠吃來填補空虛? 但答案是否定的。 我閒暇時打遊戲、閱讀和寫作,並不能算是完全沒有興趣愛好。 有空時會去露營,或是去打擊場揮棒,所以我的人生並不只是工作。 但為什麼從小到大就控制不住體重,也控制不住這張一
Thumbnail
上次提到的,有關身體的矛盾,要加上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過敏: ■癌症是十分特別的疾病,是自身的細胞無止境地分裂,分裂太多,將身體的養分吸取光了,個體也死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身的免疫功能攻擊自己。 ■過敏—過於外來的刺激反應太激烈。 身體有病痛,除了就診、吃藥,做醫師開的處置之外,還是需要在精
Thumbnail
上次提到的,有關身體的矛盾,要加上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過敏: ■癌症是十分特別的疾病,是自身的細胞無止境地分裂,分裂太多,將身體的養分吸取光了,個體也死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身的免疫功能攻擊自己。 ■過敏—過於外來的刺激反應太激烈。 身體有病痛,除了就診、吃藥,做醫師開的處置之外,還是需要在精
Thumbnail
我平常雖然貪吃美食、喜歡上餐館叫外送享受來自各方的美味,但距離品味食物——例如心無旁鶩的正念飲食、分析食材及烹調的美味之處,甚至是仔細觀察觀察食物吃下身體的反應,我缺乏這樣更深一層的思考,導致我和食物的關係偶爾會發生「失調」。
Thumbnail
我平常雖然貪吃美食、喜歡上餐館叫外送享受來自各方的美味,但距離品味食物——例如心無旁鶩的正念飲食、分析食材及烹調的美味之處,甚至是仔細觀察觀察食物吃下身體的反應,我缺乏這樣更深一層的思考,導致我和食物的關係偶爾會發生「失調」。
Thumbnail
記得在治療的初期看了李璧如中醫【病從排寒解】一書,也去喜馬拉雅瑜珈靜心協會學習靜坐時,都被告知讓人生病的主要因素有:環境、遺傳基因、生活習慣、飲食、壓力(引發的情緒)、其他(如意外)......,其中他們不約而同的強調,壓力引發的情緒問題,影響最大。
Thumbnail
記得在治療的初期看了李璧如中醫【病從排寒解】一書,也去喜馬拉雅瑜珈靜心協會學習靜坐時,都被告知讓人生病的主要因素有:環境、遺傳基因、生活習慣、飲食、壓力(引發的情緒)、其他(如意外)......,其中他們不約而同的強調,壓力引發的情緒問題,影響最大。
Thumbnail
「被自己人陷害」、「警員被壞人收買」、「壞人的勢力越來越大」,看到這三個形容詞你會想到什麼呢?這樣的環境,簡直就是在說最近造成人心惶惶的「柬埔寨豬仔案」。事實上,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等的任何身體癌症,也和這三個條件有關。
Thumbnail
「被自己人陷害」、「警員被壞人收買」、「壞人的勢力越來越大」,看到這三個形容詞你會想到什麼呢?這樣的環境,簡直就是在說最近造成人心惶惶的「柬埔寨豬仔案」。事實上,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等的任何身體癌症,也和這三個條件有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