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床,突然好想整理房間,因為真的非常亂。
我跟老公都是屬於那種,平時不太會維護環境整潔,但久久會卯起來一次大整理的人。
回想結婚前在高雄的老家裡,媽媽總會在我還沒覺得夠亂的時候,她已經先受不了了。
於是她會一邊碎念,一邊動手整理,而我則在一旁偷偷竊喜。
婚後才發現,有些自己累積的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因為我發現我遇到勁敵了,就是我老公!
每次我們房間已經累積到像核彈炸過的等級,
但老公完全可以很悠閒自在的像沒事一樣吃喝拉撒睡。
而我就成為以前我媽的角色-先受不了的人
我只能認命一邊碎念,一邊整理。
雖然今天也是覺得亂到一個不行,想要來大整理。
但跟以往不同的是,我感覺自己這次的「選擇」讓我好快樂。
以前是帶著一點點怨氣,一點點不甘心,邊抱怨邊打掃的心情,
內心有一點「不得不」的在整理,並不是心甘情願的選擇。
甚至有時內心還會想著:「他是不是不愛我,不然怎麼講都講不聽?」
但今天的我,不知為什麼,完全沒有不甘願的感覺。
反而很樂在其中的,一邊整理,一邊聽著我愛的歌單。
一樣髒亂的房間,一樣悠然自得的老公。
但我面對事情的心境完全不同了。
原來做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想到作家周梵在《承認自己不那麼好的你,會愛得更好》書裡提到:
被愛的感覺是自己給的。
每個人都是自由、有力量的,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也可以拒絕自己不想做的。
但為什麼我們還是常會有痛苦?
是因為我們所做的那些不是喜悅的、享受的、純粹的。
在做的過程中有很多的疲憊和委屈,因為害怕。
覺得「如果我不那樣做,他就會不喜歡我了,就會離開我了。」
我們不斷壓抑、忽略自己的這些感覺。
因為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比在意自己多,
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比在意別人多。
這是書裡面一段內容,覺得很有感觸。
當我們心裡給自己和別人設了很多「一定要、應該要」框架。
而當事情無法照著我們預期的樣子走,我們就會感到生氣、感到失望。
但我們永遠無法真正控制別人,控制事情的發展。
當我們認為我們的幸福,需要依賴某個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發生,
我們等於把幸福的鑰匙交給一個我們不可控制的未來。
學會把投注在別人身上的期待和注意力收回來,放到自己身上,這是為自己的生命、為自己的感受負責的第一步,也是收回力量最重要的一步。-周梵
當我練習不帶著「一定要」的框架去看自己和身邊的人,
我感覺我的心裡清爽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