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幫助也是一種幫助】

【不幫助也是一種幫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兩個姪子很小的時候就學會用筷子。大約兩歲左右,他們開始可以吃一般的食物。這時候,兄嫂會在每一次吃飯的時候,為他們準備一套餐具,讓他們自己慢慢吃,過程中他們也不會主動幫孩子餵食,就讓他們拿著湯匙、筷子與碗中的食物慢慢奮戰。

raw-image

看他們吃飯是很有趣的景況,一開始孩子會不靈活的使用著自己的餐具。但是吃到最後,他們會變成一手拿著餐具,另一手卻抓著食物吃。可是,即使他們吃得滿桌滿嘴的食物,爸媽沒有任何的責備,只要求他們要自己慢慢的把碗中的食物吃完就好。

    這景象看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可能會覺得這樣對孩子的照顧也太不周到吧!不過,兩個孩子就在父母這種不太主動幫助的照顧下,漸漸培養出非常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不過,看著他們的成長,自己心中對於兄嫂這樣教養孩子的觀念卻很是佩服。因為身為父母,他們的心臟真的很強大,也真的很能忍。因為在這些過程中,不但要面對小孩可能因此會受傷,還要能夠忍受小孩把自己和整個環境用得亂七八糟。更難得的是,這對父母還能在最後心平氣和地將環境和小孩整理乾淨。

這份忍功,並不一般。

  不過,隨著時間的經過,孩子的成長,開始證明兄嫂這種不事事樣樣幫助孩子的照顧方式,對他們反而是很大的幫助。因為在他們自己動手做的過程中,父母傳達的了一種態度,堅定的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做到的態度。孩子會這種無形的影響下,他們也就在父母這樣的期待下,一步一步的做到。

raw-image

    父母之愛子女,則為其計深遠,這是天下父母心。正因為如此,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都會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不過,當每一個孩子還是小小孩的時候,都特別的想要模仿父母,也特別想在父母做事的時候動手幫忙。這個時候的他們,都有著無比的好奇心與動力學習,所以只要父母願意和他們一起做,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多讚美讚美他們。只要這樣做,他們都會感到特別開心,也特別有成就感。而且在這個幫忙的過程中,父母也同時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了自信的種子。

    現在,兩個孩子可以自己在寒暑假的時候,幫忙煮中餐與晚餐。他們會利用冰箱中現有的食材,煮出自己的創意餐點,即使大人不在一旁幫忙,他們也不會手忙腳亂。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這對爸媽實在太優秀也太有福氣了,怎麼可以教養出這麼厲害的孩子?只能說,當父母願意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做到,也願意放手讓孩子去做,更願意花時間和孩子一起做,這個陪伴過程會像倒吃甘蔗一樣,讓爸媽慢慢嘗到教會孩子,讓他們自己做事的甜頭。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1會員
311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一下子,又到了今年的生日月,一早就收到商業簡訊通知,告訴我這個月各有哪些優惠,要來為我這個「貴賓」祝賀生日。     從小,家裡就沒有什麼過生日的傳統,所以生日大多如平日般過著。長大北漂後,因為自己個性孤僻的關係,也沒什麼朋友知道自己的生日,當然也就少有慶生這件事。    倒是搬去跟小米
      寫日記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從來,就只是寫,也沒有認真思考過,寫了這麼久的日記,自己的身心有什麼變化。直到有一天,有位同學找我討論了一下「書寫療癒」,我才認真回想了一下,為什麼自己可以一直持續閱讀相關領域的書、或者是文獻,甚至是日記,可以一天一天地繼續下去。這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雖然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做人要誠實,但是面對家人,是不是很難做到這點?有些話,面對越是親近的人,越是難以誠實說出口,怕的是這些話說了可能傷害對方,更怕的是一旦說了關係將有所改變。所以,「誠實」在親密關係中,真的是一題相當困難作答的問題。     今天想來分享這部有點點節奏慢的電影—「在車上」
   覺得生活悶到讓人發慌,心中不時會有疑惑,為什麼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要跟著做?或者是家人總是不支持,明明在外面工作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他們總是覺得你不夠好?還是眼看著年齡漸漸增加,旁邊的人都有伴了,只有你還孤零零的一個人?這些問題真的是大哉問,累人又不容易找出答案。但是,有這些問題的人多得去了,你
    高中的我,常常會在整理房間時,邊打掃邊聽著自己最喜歡的作家—侯文詠,他所錄製的有聲書。因為內容詼諧幽默,又充滿著人生智慧,所以一聽再聽,百聽不厭。聽了這麼多他的有聲書後,影響我最大的一個觀點就是「中間偏右」。他說,念醫學院時,因為想要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學業成績又要能讓父母放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網際網路的普及,生活真的越來越方便了。遇到任何問題,立刻拿起手機,上網查詢,問題很快就可以得到解決方法。不過,「方便」,真好嗎?     我喜歡看一個節目—「一字千金」。每次看節目的時候,除了看參賽者如何作答之外,順便也挑戰一下腦力,考驗一下自己到底對國字的正確寫法與用法還
    一下子,又到了今年的生日月,一早就收到商業簡訊通知,告訴我這個月各有哪些優惠,要來為我這個「貴賓」祝賀生日。     從小,家裡就沒有什麼過生日的傳統,所以生日大多如平日般過著。長大北漂後,因為自己個性孤僻的關係,也沒什麼朋友知道自己的生日,當然也就少有慶生這件事。    倒是搬去跟小米
      寫日記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從來,就只是寫,也沒有認真思考過,寫了這麼久的日記,自己的身心有什麼變化。直到有一天,有位同學找我討論了一下「書寫療癒」,我才認真回想了一下,為什麼自己可以一直持續閱讀相關領域的書、或者是文獻,甚至是日記,可以一天一天地繼續下去。這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雖然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做人要誠實,但是面對家人,是不是很難做到這點?有些話,面對越是親近的人,越是難以誠實說出口,怕的是這些話說了可能傷害對方,更怕的是一旦說了關係將有所改變。所以,「誠實」在親密關係中,真的是一題相當困難作答的問題。     今天想來分享這部有點點節奏慢的電影—「在車上」
   覺得生活悶到讓人發慌,心中不時會有疑惑,為什麼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要跟著做?或者是家人總是不支持,明明在外面工作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他們總是覺得你不夠好?還是眼看著年齡漸漸增加,旁邊的人都有伴了,只有你還孤零零的一個人?這些問題真的是大哉問,累人又不容易找出答案。但是,有這些問題的人多得去了,你
    高中的我,常常會在整理房間時,邊打掃邊聽著自己最喜歡的作家—侯文詠,他所錄製的有聲書。因為內容詼諧幽默,又充滿著人生智慧,所以一聽再聽,百聽不厭。聽了這麼多他的有聲書後,影響我最大的一個觀點就是「中間偏右」。他說,念醫學院時,因為想要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學業成績又要能讓父母放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網際網路的普及,生活真的越來越方便了。遇到任何問題,立刻拿起手機,上網查詢,問題很快就可以得到解決方法。不過,「方便」,真好嗎?     我喜歡看一個節目—「一字千金」。每次看節目的時候,除了看參賽者如何作答之外,順便也挑戰一下腦力,考驗一下自己到底對國字的正確寫法與用法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