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和每一個人都很好,成為工具人的一天,沒想到是你太天真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是不是想過要跟每個人的關係都很要好?

想要朋友滿街跑,也想當個聚光燈下的人,又或者是,想成為團隊中的「團寵」,每個人都對你好。

但是你會在一陣子過後發現,自己和網路上被稱作「工具人」的人是一樣的,平時跑個腿或幫個忙。回頭一看,當大家在聊天的時候,你只能表面上的說點意見,等不到自己提出觀感,或是覺得自己不知道要談些什麼,變成游離在人群中的你自己......


你好,可愛的你。


自己的煩惱好像有想說的拿出來跟大家討論

那...有討論了,並解決問題了嗎?

很多時候,人與人相處是為了「愛與和平」,表面上看起來和諧,需要相互拉攏關係或是說點場面話,把自己放在後面,將人際關係(社會)和諧放在前面,你做到了!做到了維繫表面的和諧。

但是,如果認知觀點是這層「表面」和第二層的「自己」混合看成一塊,那就真的成為「工具人」。

他們誤以為表面即是大家的內心,雖然短時間不在意,但是當內心被人傷害後,會自怨自艾很長時間。在愛與和平的表面上,存在正義魔人、雙面虎、負面妖、拉幫結派的團長、勢力鬼、以為付出合理的傻瓜(工具人),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為了社會生存必須維持在可以溝通的表面平和,這是努力出來的結果,沒有對錯。但是,不要將內心與這樣的表面同化,因為會容易被欺負、傷害,必須學會看清楚表面。


釋出一些維持的精力,你最善良的內心一定會有人看見,終於等到日後的愛人、家人,放著你內心的那幾個人。

圖源:plxabay Pexels

圖源:plxabay Pexels



妖魔鬼怪、人鬼蛇神混雜,我們等不到社會成為天國的那一天,但是,可以選擇哪一個人陪你走進天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文雅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如果你有一顆溫暖的心、熱愛閱讀的心,不妨到這裡走走看看,沾走我花圃裡的香。
微文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4
交友app可以說是「現代月老」也不為過了,你可以見到不同年齡層的異性、同性。已經玩了一陣子的你,漸漸熟悉交友app裡的彎彎繞繞,曾經的你,從交友關係什麼都不懂的小白,變成踏入交友關係門檻的人。 以下五種類型,是不是在交友app上遇過呢? 1.你尋找讓你「人生加分」的他/她: 你在透過交友app
Thumbnail
2023/11/14
交友app可以說是「現代月老」也不為過了,你可以見到不同年齡層的異性、同性。已經玩了一陣子的你,漸漸熟悉交友app裡的彎彎繞繞,曾經的你,從交友關係什麼都不懂的小白,變成踏入交友關係門檻的人。 以下五種類型,是不是在交友app上遇過呢? 1.你尋找讓你「人生加分」的他/她: 你在透過交友app
Thumbnail
2023/10/27
當人越是低落的時候,不知不覺會放大缺憾的心理,哪處比不是別人、哪處沒有做好、哪處別人對自己不好,一不小心生活就變成一團糟了! 越是煩惱的你,凡是身邊出現的資訊,都像是救命稻草,特別是眼睛被烏雲矇住,哪裡分辨得出來誰好誰壞。糟是不是只能更糟?什麼時候可以脫離這樣糟糕的情形。 以下是幾種解法不妨看看
Thumbnail
2023/10/27
當人越是低落的時候,不知不覺會放大缺憾的心理,哪處比不是別人、哪處沒有做好、哪處別人對自己不好,一不小心生活就變成一團糟了! 越是煩惱的你,凡是身邊出現的資訊,都像是救命稻草,特別是眼睛被烏雲矇住,哪裡分辨得出來誰好誰壞。糟是不是只能更糟?什麼時候可以脫離這樣糟糕的情形。 以下是幾種解法不妨看看
Thumbnail
2023/10/22
有一天忽然發現,修行什麼時候變成追求「神通」了,怎麼會讓人想要追求「異於常人」。當下的生活是不是過得不夠好,才會讓你想要追求異於常人的模樣? 其實,你真正在尋找的,並不是追求異於常人,而是想要找到讓人生變得更好的方式。 但凡上學、賺錢、娛樂、購物、線上課程、水晶冥想、拜廟入佛寺,哪一個不是自願嘗試
Thumbnail
2023/10/22
有一天忽然發現,修行什麼時候變成追求「神通」了,怎麼會讓人想要追求「異於常人」。當下的生活是不是過得不夠好,才會讓你想要追求異於常人的模樣? 其實,你真正在尋找的,並不是追求異於常人,而是想要找到讓人生變得更好的方式。 但凡上學、賺錢、娛樂、購物、線上課程、水晶冥想、拜廟入佛寺,哪一個不是自願嘗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般人都會和我一樣,很享受關係中的情感部分。比如,人與人的情感關係,就是和老朋友在一起聊得來,有共鳴,相互接梗、陪伴。再比如,人和某個組織的情感關係,就是單位過節發月餅、團建一起出去玩,這些都是我們人生回憶中美好的部分。 當然,大家會有點排斥、不願意面對一段關係中功利的部分。所謂「人走茶涼」,就是
Thumbnail
一般人都會和我一樣,很享受關係中的情感部分。比如,人與人的情感關係,就是和老朋友在一起聊得來,有共鳴,相互接梗、陪伴。再比如,人和某個組織的情感關係,就是單位過節發月餅、團建一起出去玩,這些都是我們人生回憶中美好的部分。 當然,大家會有點排斥、不願意面對一段關係中功利的部分。所謂「人走茶涼」,就是
Thumbnail
有人...真的一輩子...都不會覺得自己人緣不好,真心不騙。 除了滿滿的自我感覺良好以外,還有滿滿的自信(真不知該寫好還是不好?),活在他快樂的小世界裡,應該....很好。 就說吧~人脈,蘊藏著強大的貴人,只是...你有沒有貴人運。 常聽到有人說,哎呀,你明明就很好,怎麼就...沒人看到你..
Thumbnail
有人...真的一輩子...都不會覺得自己人緣不好,真心不騙。 除了滿滿的自我感覺良好以外,還有滿滿的自信(真不知該寫好還是不好?),活在他快樂的小世界裡,應該....很好。 就說吧~人脈,蘊藏著強大的貴人,只是...你有沒有貴人運。 常聽到有人說,哎呀,你明明就很好,怎麼就...沒人看到你..
Thumbnail
是不是想過要跟每個人的關係都很要好? 想要朋友滿街跑,也想當個聚光燈下的人,又或者是,想成為團隊中的「團寵」,每個人都對你好。 但是你會在一陣子過後發現,自己和網路上被稱作「工具人」的人是一樣的,平時跑個腿或幫個忙。回頭一看,當大家在聊天的時候,你只能表面上的說點意見,等不到自己提出觀感,或是覺
Thumbnail
是不是想過要跟每個人的關係都很要好? 想要朋友滿街跑,也想當個聚光燈下的人,又或者是,想成為團隊中的「團寵」,每個人都對你好。 但是你會在一陣子過後發現,自己和網路上被稱作「工具人」的人是一樣的,平時跑個腿或幫個忙。回頭一看,當大家在聊天的時候,你只能表面上的說點意見,等不到自己提出觀感,或是覺
Thumbnail
 文化上,我們長期被教導要「為別人」存在、要掏空自己、竭盡所能的為別人付出,因此,我們成為內在匱乏、情感飢餓的人,空洞的內在、乏味無趣的人生,感受不到生命活著的意義和美好。 就因為「為別人」而活,自己成了空虛、空洞的人,於是更加不滿和埋怨為什麼沒有另一個人來「為我而活」?
Thumbnail
 文化上,我們長期被教導要「為別人」存在、要掏空自己、竭盡所能的為別人付出,因此,我們成為內在匱乏、情感飢餓的人,空洞的內在、乏味無趣的人生,感受不到生命活著的意義和美好。 就因為「為別人」而活,自己成了空虛、空洞的人,於是更加不滿和埋怨為什麼沒有另一個人來「為我而活」?
Thumbnail
這次的是感覺"很人際關係"的原型,是一些感覺在人群中斡旋的原型。 <調停者、魔術師、法官、網路建構者、愛閒聊的人、唐璜、蛇蠍美人> 這些原型都帶有一種將人與人連結起來的氛圍,考慮平衡、尊重彼此、消除歧異。在自身感到安全自在的情況,光明面會自然的想與人和諧共處、自然的展現大我,但若自身處於動搖不安、需
Thumbnail
這次的是感覺"很人際關係"的原型,是一些感覺在人群中斡旋的原型。 <調停者、魔術師、法官、網路建構者、愛閒聊的人、唐璜、蛇蠍美人> 這些原型都帶有一種將人與人連結起來的氛圍,考慮平衡、尊重彼此、消除歧異。在自身感到安全自在的情況,光明面會自然的想與人和諧共處、自然的展現大我,但若自身處於動搖不安、需
Thumbnail
也很有可能因為年紀漸長了,覺得太多人際關係都是負擔;誰今天怎麼樣了也不需要全部知道,知道太多也是負擔。若是有人哪日心血來潮想關心問候,就當作這世界綻放出瞬間的花火,或是誰需要人說話,那就偶爾傾聽,聽完就當作沒發生,免得心裡掛念或擔憂。
Thumbnail
也很有可能因為年紀漸長了,覺得太多人際關係都是負擔;誰今天怎麼樣了也不需要全部知道,知道太多也是負擔。若是有人哪日心血來潮想關心問候,就當作這世界綻放出瞬間的花火,或是誰需要人說話,那就偶爾傾聽,聽完就當作沒發生,免得心裡掛念或擔憂。
Thumbnail
好好好,什麼都說「好」!你職場身邊也有讓人又氣又好笑的「濫好人」同事嗎?其實自己之前也是,渴求於獲得別人的認同,不好意思推託他人的請求,不僅為自己帶來麻煩,也為別人造成困擾。經過了多年職場淬煉,我不再讓自己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首先要做的就是-認清自己。
Thumbnail
好好好,什麼都說「好」!你職場身邊也有讓人又氣又好笑的「濫好人」同事嗎?其實自己之前也是,渴求於獲得別人的認同,不好意思推託他人的請求,不僅為自己帶來麻煩,也為別人造成困擾。經過了多年職場淬煉,我不再讓自己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首先要做的就是-認清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