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Sylvie-avatar-img
發佈於 故事未完待續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在得到讀到一篇文章〈如何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出自於《軟技能》一書。文章作者是梁寧,內文談的是如何以更成熟的角度去看待關係。

之前在〈你的關心,是出於善意還是自我滿足?〉曾提過:在過去,我的性格似乎是——上來就把人當「真人」、當朋友,而忽略了其實還有一種關係叫「工具人」。

然而畢竟不是所有的關係都能夠以相似的模式展開,如果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要用「真心」去互動,並且理所當然認為其他人也應報以相同的信任或真誠,不僅自以為是,而且相當幼稚。相反的,能夠清楚地界定出有所謂「彼此都是工具人」的關係,才是成熟的表徵。關於這一點,在梁寧的文中,亦有提及:

一般人都會和我一樣,很享受關係中的情感部分。比如,人與人的情感關係,就是和老朋友在一起聊得來,有共鳴,相互接梗、陪伴。再比如,人和某個組織的情感關係,就是單位過節發月餅、團建一起出去玩,這些都是我們人生回憶中美好的部分。

當然,大家會有點排斥、不願意面對一段關係中功利的部分。所謂「人走茶涼」,就是別人當你是一張名片,名片上印著單位和職位,指向某種資源和權力。對方不需要和你這個人交朋友,他只需要跟這個位置有連接。

人和組織的關係也是如此。
作者梁寧對對社交網路的世界觀。出自於〈如何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一文。

作者梁寧對對社交網路的世界觀。出自於〈如何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一文。


作者並拆解了「關係」二字,她指出:「關」是聯結的指向與目的,「係」是聯結的紐帶和技巧。而她是在大學畢業之後花了十年的時間才理解到這件事的。

當所有的關係都能夠在象限圖上有其定位,那要是堅持上來就把所有關係都丟在第一個象限,不就只是自己犯蠢嗎?

如果沒有搞清楚關係的位置,就會放錯預期。


在一段本來就是功利向的關係裡,認為自己付出了情感,所以就要享受情感,以個人的願望來定義關係,這就是幼稚。

如果可以看清楚這點,就能夠更有效率、更清楚地盤梳自己的人際關係。比如,決定要放棄那些關係?把那些關係放一放?把哪些人往其他的象限移一移?

最後呢,作者重新檢視她的社交地圖,並彙整了一張關係象限圖,呈現出她出於個人人生觀對社交範疇的劃定。


人際關係象限圖

作者梁寧對於對社交範疇的劃定。出自於〈如何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一文。

作者梁寧對於對社交範疇的劃定。出自於〈如何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一文。


她寫道:

在這個關係的象限圖裡,橫軸還是個人與組織,縱軸不再是情感與功利,而是創造和變現。創造與變現,這是我的人生觀。如果更文雅的表述,人生就是不斷創造新價值,並讓價值持續流動。

年輕的時候,我只知道情感和功利。到這個年紀,我其實無所謂情感,也無所謂功利。我不再是那個待在這裡等別人哄我開心的小姑娘,甚至廉價的愉悅也根本不是我要的。

我的人生需要的,是能與我一起創新的人,或者能幫我變現的人。這樣的人才是我人生觀主線上的人,是我應該主動去連接、去締結、去投入、去維護的關係。這個過程中,縱使體驗有不爽,我也應該忍耐並繼續努力維繫關係。

就這樣,我成長了。


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便是主動建設自己的人生——能夠主動投入創造性關係,也能主動放棄不必要的關係。


主動放棄不必要的關係

「許多人在關係中,因為無法意識時間的流動,而緊緊抓著最初的記憶,期待用同樣的模式,互動一輩子,否認或忽視關係中的兩人,身上早已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才會留下許多遺憾與傷痛。」《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的作者寫道。

時間讓會關係產生質變。

國小的同學,可能因為高中大學不一樣而斷了聯繫;大學的好朋友,也可能因為因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變得無話可說;而曾經的好同事,在離開共同的工作場域之後,也可能不再有交集。

建立在特定場域的關係,若是因為時空差異而產生質變,很好理解。這樣的質變,有可能是當某一方其實已經從「創造性」的關係移動到偏向功利的「變現」關係;也有可能就只是生活場景不同、人生的目標方向也不同了。

raw-image

但如果,對方曾經是跨越場景、共同經歷過重大事件之類的親密戰友呢?

「最讓人不知所措的是這些離別,大部分都不會有正式的道別,而是當意識到的時候,才發現兩個人遠了、關係變了,」這是朋友在臉書上的分享。

過去的我,或許在許多關係轉變的當下,尚且不太能夠接受,甚至不確定一段關係是如何從原來位置移動到其他象限的。不過,有失去的也就有留下的,那些跨越險阻且歷久彌堅的關係,才是更需要珍惜的吧。

不過,「關係」亦是過猶不及。


真正的朋友是什麼呢?

今年上半年吧,因為自己過於重視某些關係,擔心時空與場景的差異,會造成關係的轉變,因而陷入了一種焦慮的情緒,反而也把對方弄得不知道如何和我互動。

後來,恰巧翻到一本《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其中有幾段話,描述的正是作者認為真正「好的關係」可以呈現的樣貌,對於當時的我挺有幫助的。摘要如下:

  • 真正的朋友既能親密無間,也可相忘於江湖,不因距離變化而彼此疏遠,不因時間流逝而互相淡漠,無論身在何地,時間過去多久,內心的情誼都不會有半分淡化,同時,誰也不會向對方提出任何違背意志和人生規劃的要求,充分尊重其各種選擇
  • 互相尊重的意思是「親疏隨緣」。互相尊重,其實即是友情的平等性,也是所有人際關係的核心,每個人彼此獨立,誰也不渴望從對方身上獲得什麼,只從自身的方向加倍努力,讓自己更加「配得上」對方,而不是強求對方屈從自己。
  • 用尊重的態度對待雙方的關係,用隨緣的原則處理雙方的糾葛,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你就能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你不是對方,永遠無法真正體會他的處境,因此,我們怎麼能強求對方犧牲自己的利益?
  • 好的友誼都在自然而然中發生,刻意和勉強總是不會長久,不要強求。對人,對事都要遵守這個原則。該來的不拒絕,要走的不強留。無緣的不遺憾,有緣的要珍惜。


raw-image



avatar-img
70會員
99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ylvie的移動城堡 的其他內容
和擁有最新認知的人進行思想碰撞,不僅能夠打開我認知新世界的通道,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而且當感覺自己不是被「碾壓」的時候,我會得到一種反饋— —我的認知力基本上已經可以支撐自己和他們在同一個層次、同一個層次上去溝通了。 大環境總是獎勵和吸引那些適應他的人,人與人之間也是一樣。 強者吸引強者,優秀吸引
算命師說的是你的命?還是他自己的欲望? 論命,不應該是透過別人的肉身去驗證鐵口與否。如果今天你看到對方的命盤有很不好的事情,你要怎麼詮釋?怎麼解讀?你會給予對方什麼樣的訊息?想來,其實「如何正向地傳遞負面訊息」亦是高難度的溝通之一。只不過哪,不管再難,或許最核心的要素還是那個「起心動念」——我們之
小孩們在沙灘堆砌的美麗城堡,轉瞬間就被海浪沖散了。在他們的遊戲與笑談之間,在浪花的起伏之間,什麼也沒有留下。 繁華的紅塵一如漫天的塵土,在海風吹拂過後一切都無影無蹤。 我們鎮日汲汲營營、拚命工作,終究只是維持短暫的風華;在走過大半歲月之後再回頭望,只剩下歷經滄桑之後留下的痕跡。那麼,那些在計較輸
最近,朋友和我抱怨弟弟,她覺得弟弟太護著他的小女友了! 每次小女友到家裡時,朋友想和弟弟的小女友互動,可能只是幾個簡單的問候(比如:怎麼過來的?外面會很熱嗎?最近工作都還順利嗎?等等想看什麼節目自己拿遙控換台?),弟弟都會很快地把話接走,不分三七二十一的代為回答,結果讓小女友幾乎一次開口的機會都沒
有的時候,日常或著工作,就是會少了一點……會發光的感覺。當我們沉浸在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事情裡面時,真的是會發光的吧。 前陣子,我的沮喪日常到了朋友的耳朵裡,變成了「你們都在做大事」、「我還是比較喜歡做大事」、「我覺得自己都在處理小破事」……等抱怨。
和擁有最新認知的人進行思想碰撞,不僅能夠打開我認知新世界的通道,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而且當感覺自己不是被「碾壓」的時候,我會得到一種反饋— —我的認知力基本上已經可以支撐自己和他們在同一個層次、同一個層次上去溝通了。 大環境總是獎勵和吸引那些適應他的人,人與人之間也是一樣。 強者吸引強者,優秀吸引
算命師說的是你的命?還是他自己的欲望? 論命,不應該是透過別人的肉身去驗證鐵口與否。如果今天你看到對方的命盤有很不好的事情,你要怎麼詮釋?怎麼解讀?你會給予對方什麼樣的訊息?想來,其實「如何正向地傳遞負面訊息」亦是高難度的溝通之一。只不過哪,不管再難,或許最核心的要素還是那個「起心動念」——我們之
小孩們在沙灘堆砌的美麗城堡,轉瞬間就被海浪沖散了。在他們的遊戲與笑談之間,在浪花的起伏之間,什麼也沒有留下。 繁華的紅塵一如漫天的塵土,在海風吹拂過後一切都無影無蹤。 我們鎮日汲汲營營、拚命工作,終究只是維持短暫的風華;在走過大半歲月之後再回頭望,只剩下歷經滄桑之後留下的痕跡。那麼,那些在計較輸
最近,朋友和我抱怨弟弟,她覺得弟弟太護著他的小女友了! 每次小女友到家裡時,朋友想和弟弟的小女友互動,可能只是幾個簡單的問候(比如:怎麼過來的?外面會很熱嗎?最近工作都還順利嗎?等等想看什麼節目自己拿遙控換台?),弟弟都會很快地把話接走,不分三七二十一的代為回答,結果讓小女友幾乎一次開口的機會都沒
有的時候,日常或著工作,就是會少了一點……會發光的感覺。當我們沉浸在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事情裡面時,真的是會發光的吧。 前陣子,我的沮喪日常到了朋友的耳朵裡,變成了「你們都在做大事」、「我還是比較喜歡做大事」、「我覺得自己都在處理小破事」……等抱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人際關係越來越重要,但如何選擇值得付出的朋友呢?這篇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中的篩選方法,提醒我們要注重真誠、共同價值觀以及避免人際關係中的負面影響者。藉由分享個人的經歷,本文給予讀者信心,讓他們能在斷捨離中找到真正值得交心的朋友。
Thumbnail
人設在人際互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擁有適當的人設能幫助我們與他人更順暢地交流。本文探討了人設對於個人及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提到了擁有邊界感的人更能在人際互動中獲得尊重。此外,本文也討論瞭如何在社交上建立自己的形象與性格。最後,文章還以人生如戲的比喻來強調人設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三定律,想改變與他人的關係,只有這種辦法。
Thumbnail
       你會重視職場上的社交關係嗎?你會在意自己的在職場的人脈嗎?我們常常聽到在社會上人脈很重要,人脈就是一種資源廣,許多事就好辦,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再好的人也總有人不需要他,但不必要為了這些人,而不要自己。
Thumbnail
尤其把善於合群當作很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指標就更可笑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對很多人來說人際關係,是為了食、衣、住、行、育、樂。人際關係對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如果我們要買食物就必需跟店員說我們要什麽。去買衣服、房子、車都需要跟店員互動等…除了食、衣、住、行外,人際關係也與情感有關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人際關係越來越重要,但如何選擇值得付出的朋友呢?這篇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中的篩選方法,提醒我們要注重真誠、共同價值觀以及避免人際關係中的負面影響者。藉由分享個人的經歷,本文給予讀者信心,讓他們能在斷捨離中找到真正值得交心的朋友。
Thumbnail
人設在人際互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擁有適當的人設能幫助我們與他人更順暢地交流。本文探討了人設對於個人及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提到了擁有邊界感的人更能在人際互動中獲得尊重。此外,本文也討論瞭如何在社交上建立自己的形象與性格。最後,文章還以人生如戲的比喻來強調人設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三定律,想改變與他人的關係,只有這種辦法。
Thumbnail
       你會重視職場上的社交關係嗎?你會在意自己的在職場的人脈嗎?我們常常聽到在社會上人脈很重要,人脈就是一種資源廣,許多事就好辦,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再好的人也總有人不需要他,但不必要為了這些人,而不要自己。
Thumbnail
尤其把善於合群當作很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指標就更可笑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對很多人來說人際關係,是為了食、衣、住、行、育、樂。人際關係對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如果我們要買食物就必需跟店員說我們要什麽。去買衣服、房子、車都需要跟店員互動等…除了食、衣、住、行外,人際關係也與情感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