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憤怒不再是力量的時候》

更新於 2024/11/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它就像一個痂,每當它發癢的時候就想抓它,
直到它被抓到流血,然後就這樣讓它在疼痛之中重新凝結。
之後每過一段時間,又再重複這件事情,
直到那個地方不再結痂,它才算真正的消失。

-I-

今天我跟學生時期的畫室老師說:「我想創作,但是我沒有想法。」

因為過去創作的動力,排除為了學校功課所做的作業,絕大部分的動力來源都是在於我的性焦慮。

雖然我無法確定我的性焦慮是不是已經減少了,但是確實自從我開始有FWB以後我就沒有像以前在性方面上有非常大的焦慮。這導致我現在想創作時,我實在是找不到動力(或者是一種比較關鍵的靈感)去表達我想講的東西。

-II-

其實不可否認,在今年以前,對於我缺乏性吸引力這件事情,有非常大的焦慮和憤怒。

但是這個焦慮並不單單只是因為「我得不到異性喜歡」,而是在於因為這個因素,所以我對於我身為原生女性的存在很迷茫。

當然這對一般女性來講,可能會覺得到底為什麼需要焦慮。特別是對於一些有性別政治立場的人而言,可能會覺得我的觀念很傳統。

這種想法是很自然的,因為對他們來說,我天生就是原生性別女,既然我本來就是女的,為什麼要對我的性別認同感到迷惘?

其實,我對於有這樣想法的人不會感到生氣,我甚至還有點羨慕,因為這表示他們生活中不會需要思考這樣的問題,所以才會這麼覺得。

-III-

那麼話說回來,我明明是女的,我到底在焦慮什麼?

如果要說我的焦慮是什麼,我覺得是一種我的原生性別跟社會刻板印象的衝突。

由於我的外形不符合社會刻板印象,這導致我的人生跟一般女性有落差。也因為這層落差,才導致我對於我的身體非常焦慮,進而導致我對我的身份感到焦慮。

無論今天大家是否同意「女人有自己的認同」這種事情,一個人每天在生活中遭遇的事情,無論這件事是友善還是不友善,哪怕它多微小,它都會影響我們如何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定義。這不是只要我覺得「我有自己的自我認同」就能解決的事情,否則「愛自己」在當代不會是一個顯學。

所以當我們在外貌焦慮,或者是求偶焦慮時,其實是在焦慮什麼?在這裡所焦慮的,並不是單純的被男人認同,而是希望自己被社會接納。

因為不被社會接納,所以我們才需要對自己有個定義,於是我們尋求那個被社會接受的定義,因為如果我們存在沒有本質,那我們存在在這個社會的理由是什麼?

-IV-

其實,即使現在我早已不再是過去的我,我還是對我的存在感到焦慮。

每當我看到身材好的女人,或者是二次元形象中,女人誇張的身材比例時,我還是會覺得非常焦慮。因為這意味著多數人對女人的刻板印象是這樣,所以才只能接受這種形象。

我有時候會思考,如果我打從一開始就是這種長相的人,我是不是會過得比較快樂?

但是青春是不會回去的,即使我現在已經擁有我想要的東西,但是那種過去的遺憾依然還是存在我心裡。

它就像一個痂,每當它發癢的時候就想抓它,直到它被抓到流血,然後就這樣讓它在疼痛之中重新凝結。

之後每過一段時間,又再重複這件事情,直到那個地方不再結痂,它才算真正的消失。

-V-

焦慮或憤怒,在「存在」的議題上會無可避免的發生,因為人之所以對存在感到焦慮,是因為我們跟社會對「存在」定義有衝突。

但無論今天我們焦慮的理由是什麼,可能在處理存在的議題上,我們需要承認這種焦慮——也許社會覺得這種焦慮不可以存在,但是我們在排解自己的焦慮時,必須要承認以及接受焦慮的存在,我們才有能力化解焦慮本身——無論化解它的方式是什麼。

當我們在處理「我為什麼存在」的課題的時候,我們需要正視自己的情緒,並思考我為什麼有這些情緒。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無法處理,那麼在面對全世界的沒道理時,「他人即地獄」的問題在自我存在的定義上,就會真的成為一個問題。

avatar-img
20會員
113內容數
卡門夫人,一個BMI大於40的大齡熟女,正經了大半輩子後終於不正經了|苦系情慾作家|佛系經營|喜歡無尾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剛剛在私人聊天群裡提到戀愛與性之於社會的關係。我說:「戀愛和性,與其說是生理或感情需求,不如說它是社會行為。」
剛剛在私人聊天群裡提到戀愛與性之於社會的關係。我說:「戀愛和性,與其說是生理或感情需求,不如說它是社會行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KO 分享了自己在天赦日的一次深刻經歷,通過梟印奪食的術語探索情緒的管理與人際關係的修復。 文章探討了人類面對突發事件的心理反應,如何從憤怒中靈活調整自我,以及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也帶出了對慈悲的反思,強調了在困境中如何尋找自我成長的機會。鼓勵讀者理解失去與獲得之間的深層聯繫。
Thumbnail
被動式攻擊反映人們對衝突產生的恐懼,以間接方式表達憤怒和訴求。本書提供具體練習,幫助改變憤怒處理方式,並解釋憤怒源自於童年、父母教導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書籍也指出憤怒不是壞事,應該正視和處理憤怒情緒。這本書的內容對親子、伴侶關係都有幫助,希望透過實際體驗來理解情緒,走向更滿足和更誠實的生活。
Thumbnail
每次都拿自己內向這件事出來擋,是不是快變成一種不負責的藉口?有可能是或不是。 人被生出來如果是為了用別人的標準開始度過一整個人生,那還是別把人生出來了! 我猜想應該不可能是因為這樣。 每個家庭都有其複雜的故事,沒想到我們家的也是。
Thumbnail
韓劇《無人島的DIVA》講述了歌手志願生徐木河在無人島上苦苦等待了15年,最終夢想得以實現的故事。劇中出現了不少道出愛情、家庭、夢想的金句台詞,也引發了人們對負面情緒的思考。 在劇中,徐木河曾經經歷過期盼、擔憂、後悔、憤怒等多種負面情緒。她在期盼著重返社會,擔憂著無法實現夢想,後悔著過去的錯誤⋯⋯
Thumbnail
有些人的存在,就是提醒我們「多說是無益的」,別浪費唇舌了,你可以把你的精力放在那些更重要的人事物上! 以前的我,為了維持表面的和好,我不太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大部分都是順從對方,最糟的情況頂多是陽奉陰違,表面說一套,但心裡想的和做的都是別套。不過,自從孩子出生後,成為母親的我,自覺變得不太一樣了..
Thumbnail
底片的成像是因為光灼傷了它的身子,而我們必須任由苦痛灼傷自己,才能讓記憶得以被記住,只有傷痕才是它們存在的證明。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人說「慈悲為懷」,但究竟什麼是慈悲?有位前輩告訴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慈」是「茲心」,也就是「此心」,此心只存在此時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悲」是「非心」,也就是放下心中的執著與成見。
Thumbnail
由艾莉西亞·薇坎德(Alicia Vikander)、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主演的浪漫懸疑片。 一位海底生物學家與一名間諜邂逅在法國諾曼第海邊一處度假別墅,短暫相處一段時間後,在分別時刻確定了兩人將持續這段情緣。
「我們」很重要,甚至比自己還重要,比對方還重要。但說真的,有多少時候,雙方出發點都是「我們」呢?而有多少時候,其實只是打著「我們」卻為了「自己」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KO 分享了自己在天赦日的一次深刻經歷,通過梟印奪食的術語探索情緒的管理與人際關係的修復。 文章探討了人類面對突發事件的心理反應,如何從憤怒中靈活調整自我,以及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也帶出了對慈悲的反思,強調了在困境中如何尋找自我成長的機會。鼓勵讀者理解失去與獲得之間的深層聯繫。
Thumbnail
被動式攻擊反映人們對衝突產生的恐懼,以間接方式表達憤怒和訴求。本書提供具體練習,幫助改變憤怒處理方式,並解釋憤怒源自於童年、父母教導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書籍也指出憤怒不是壞事,應該正視和處理憤怒情緒。這本書的內容對親子、伴侶關係都有幫助,希望透過實際體驗來理解情緒,走向更滿足和更誠實的生活。
Thumbnail
每次都拿自己內向這件事出來擋,是不是快變成一種不負責的藉口?有可能是或不是。 人被生出來如果是為了用別人的標準開始度過一整個人生,那還是別把人生出來了! 我猜想應該不可能是因為這樣。 每個家庭都有其複雜的故事,沒想到我們家的也是。
Thumbnail
韓劇《無人島的DIVA》講述了歌手志願生徐木河在無人島上苦苦等待了15年,最終夢想得以實現的故事。劇中出現了不少道出愛情、家庭、夢想的金句台詞,也引發了人們對負面情緒的思考。 在劇中,徐木河曾經經歷過期盼、擔憂、後悔、憤怒等多種負面情緒。她在期盼著重返社會,擔憂著無法實現夢想,後悔著過去的錯誤⋯⋯
Thumbnail
有些人的存在,就是提醒我們「多說是無益的」,別浪費唇舌了,你可以把你的精力放在那些更重要的人事物上! 以前的我,為了維持表面的和好,我不太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大部分都是順從對方,最糟的情況頂多是陽奉陰違,表面說一套,但心裡想的和做的都是別套。不過,自從孩子出生後,成為母親的我,自覺變得不太一樣了..
Thumbnail
底片的成像是因為光灼傷了它的身子,而我們必須任由苦痛灼傷自己,才能讓記憶得以被記住,只有傷痕才是它們存在的證明。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人說「慈悲為懷」,但究竟什麼是慈悲?有位前輩告訴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慈」是「茲心」,也就是「此心」,此心只存在此時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悲」是「非心」,也就是放下心中的執著與成見。
Thumbnail
由艾莉西亞·薇坎德(Alicia Vikander)、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主演的浪漫懸疑片。 一位海底生物學家與一名間諜邂逅在法國諾曼第海邊一處度假別墅,短暫相處一段時間後,在分別時刻確定了兩人將持續這段情緣。
「我們」很重要,甚至比自己還重要,比對方還重要。但說真的,有多少時候,雙方出發點都是「我們」呢?而有多少時候,其實只是打著「我們」卻為了「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