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基因體研究在人文學科的應用

2023/12/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許久許久之前,我在台灣是個研究助理,專門在研究基因體與疾病的易感受性或是基因體與藥物的使用。當時,每天都在做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等等的分析,嘴上講的也都是genetic variations可能讓人有較高的機率獲得XX病之類的。

在這樣的環境生活了四年,我一直都不覺得把人群劃分成一群一群的做基因體研究有什麼很“敏感”的。畢竟,“容不容易得到XX病”跟“有沒有XX慢性病”是兩回事,基因只是其中一個要素,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生活型態為主要因素了。可是我真的是太小看了“把人群貼標籤”的這件事情在走入人文學科的時候是非常敏感的事情,而且一個不小心就讓人誤會了。

這麼說好了,假設有人跟你講,因為你的某某基因上面的某某位點從adenine (A)變成cytosine (C)了,所以你的體質不適合游泳。這誰聽了都會想要拿椅子砸這個說話的人吧?就算沒有成功引起兇殺案,聽者應該也會覺得說出這種話的人是瘋子。

任何基因與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都不應該這樣任意解讀。我個人認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就是想在一群人裡面找夥伴,所以任何可以把對方跟自己劃成同一國或找出“非我族類”的特徵都可以算是一種族群的定義。比如說你跟我說的是不是同一個語言,在同一個社會層次,是不是同一種宗教。先定義出一個群體,然後再來討論群體裡面的基因多樣性,似乎是比較合情合理的方式。

當初進行碩士論文時,我是很單純的比較語言樹與基因多樣性所建構出來的樹。這個研究的缺陷在於基因方面的族群定義跟語言的族群定義不一樣。比如說漢民族,本來就包含了閩南語,客家語,平話等等等。語言的族群定義就相對專精很多了。再說了,人的基因體序列是不變的(體染色體的變異我們就不在這邊討論了),可是人可以學習多種語言,所以說當兩棵樹做並排比較時,有不小的差異是很自然的事情。

這幾年的反思,我可能會考慮使用不一樣的資料。我們最終想要討論的是環境(不侷限於自然環境)對於語言的分化與基因多樣性的分化的影響。那就要找尋可以被環境左右的特性,比如說人的語言是變動的,一個人的一生會學習到的語言可以是單一的母語,也可以是多語言。人的基因體也可能可以被環境影響,不過很少數的因子(應該說不太可能?!)會直接在序列上做更動。人類對於環境跟生活型態的適應,在長期的影響之下,基因會被開啟或關閉,這個叫做表徵基因體(epigenetics)。被關閉的基因就是背甲基化了。而開啟或關閉的這種調節也是人類適應環境的一種表現。所以使用表徵基因體的資料來建構分化樹,這樣的實驗設計就會把最重要的主題給凸顯出來。或許改成這兩樣的也會避免掉很多批評吧!

以上只是個人在餵奶時期腦袋莫名其妙地轉轉轉出來的東西,是不是可行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就想要發表一下,讓我之後時間不會再被餵奶所限制時有點研究主題可以做。


當初扛著一咖浪跡天涯行李箱隻身到德國,想著應該讀完書就會回家的孩子,八年之後竟然在德國生根發芽! 這幾年的流浪,高興,難過,生氣都有經歷,希望能夠將我的經歷一點一滴的分享出去,希望有興趣來德國讀書與工作的朋友們能夠從中擷取一些有用的資訊,或是跟已經在德國落地生根的各位互相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