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我很仔細地看向我的內心,我內心有一個很深層的害怕,其一是我害怕自身的不自由,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但「自由」對我而言到底是甚麼呢?我也說不清楚,前幾天聽podcast,他提到,他年輕時以為,自由是,have freedom to,直到年紀漸增,他認為自由是 have freedom from,是一個很值得我深思的mindset。我一直感受到自身的不自由,我太容易受到他人情緒影響,我容易為他人的情緒負責任,我覺得我有義務讓身邊的人都開心,我認為我必須這麼做,導致我一直活的不自由。

第二個害怕,是我害怕失去,我害怕失去我所愛的人事物,我害怕失去我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東西,甚至到會想像他人的離去而傷感的程度,這也許是我接下來要跟心理師談的議題,關於失去,關於死亡,關於自由的涵義。

這兩個害怕堆疊出的生活,讓我甚至到不敢談戀愛的地步,我對於失去所愛,失去我自己的時間,甚至害怕交付自己會失去自己,我知道我的想法很極端,但是我一直活在失去自己失去所愛的害怕之中,我的家人沒有辦法接受我是獨立的個體,我也害怕未來我愛的人沒有辦法好好對待我,我是這麼的不自信,不相信我的人生能夠活出更好的模樣,這樣的不自信,是我自己需要去克服的,只有當我能夠真正接受愛的不同樣貌,接受現在的自己,我才能更坦然地活著,坦然地活下去。


    小麻瓜大探險,小白兔逃脫大森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經讀到鄧九雲的文章說,若要創作,你要拒絕邀約,拒絕喝咖啡,拒絕更多更多的社交生活,拒絕到你的邀約會變少,你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寫作。 今天回家我跟兩位朋友通電話,講完後就10:40了,沒有甚麼額外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但我知道我必須堅持下去,為自己留點時間,留下點甚麼還有好多事情要做,被好多事情追著跑
    女性要獨立,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是很重要很重要的,這份工作讓我很疲憊,所有事情都要重學,在公司像是花瓶一樣,但我想沉住氣,在閒暇的時刻去做我想要深耕的事情,這永遠是很重要的,是複利滾大的思維。 女性要獨立,就要有自己的房間、自己的事業、要有汽車駕照、要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與標準,除了那些我
    雙十一,今日的風特別強勁,冷颼颼的。 我真不喜歡我現在的房子,他有種霉味,整個房間溼答答的,我很不喜歡,生活不能只是為了賺錢,所以不能住在自己不喜歡的房子,這幾天看了幾間,都不甚滿意,有個4000的房間就是小了點,沒什麼位子可以做事情了,桌子緊挨著床邊,就叫我坐在床沿邊做事情,也不是不行就是有些疑
    這是一間奇怪的公司,我在一個奇怪的地方,大家彼此之間不太講話,互相非常生疏,而我,是部門唯一的女生,但我啥都不懂,我不懂車也不懂系統,全部都要重學,但是前輩們都很忙碌,我根本不敢問問題>< 如果真要說自己做對的事情,就是主動傳訊息給k,因此跟超友善大叔w牽上線了,雖然如此工作還是讓我很擔心,目前呢
    曾經讀到鄧九雲的文章說,若要創作,你要拒絕邀約,拒絕喝咖啡,拒絕更多更多的社交生活,拒絕到你的邀約會變少,你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寫作。 今天回家我跟兩位朋友通電話,講完後就10:40了,沒有甚麼額外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但我知道我必須堅持下去,為自己留點時間,留下點甚麼還有好多事情要做,被好多事情追著跑
    女性要獨立,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是很重要很重要的,這份工作讓我很疲憊,所有事情都要重學,在公司像是花瓶一樣,但我想沉住氣,在閒暇的時刻去做我想要深耕的事情,這永遠是很重要的,是複利滾大的思維。 女性要獨立,就要有自己的房間、自己的事業、要有汽車駕照、要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與標準,除了那些我
    雙十一,今日的風特別強勁,冷颼颼的。 我真不喜歡我現在的房子,他有種霉味,整個房間溼答答的,我很不喜歡,生活不能只是為了賺錢,所以不能住在自己不喜歡的房子,這幾天看了幾間,都不甚滿意,有個4000的房間就是小了點,沒什麼位子可以做事情了,桌子緊挨著床邊,就叫我坐在床沿邊做事情,也不是不行就是有些疑
    這是一間奇怪的公司,我在一個奇怪的地方,大家彼此之間不太講話,互相非常生疏,而我,是部門唯一的女生,但我啥都不懂,我不懂車也不懂系統,全部都要重學,但是前輩們都很忙碌,我根本不敢問問題>< 如果真要說自己做對的事情,就是主動傳訊息給k,因此跟超友善大叔w牽上線了,雖然如此工作還是讓我很擔心,目前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為什麼抱著耶穌遺體的聖母並不感到悲傷呢? 因為活著的人最終都是向死而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奧斯卡。 島國文化界似對此片表現不置可否, 展現一種高深莫測的模糊, 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似還沉浸於後現代「作者之死」、 「真實效應」的光鮮術語之中, 然後,會不會和一日千里的世界發展, 於小確幸之中,自得其樂, 往相反的方向,快樂飛奔?
    Thumbnail
    雅各不斷地忽略妻子莫妮卡的需求,進而侵蝕家庭的和諧性。文章述說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糾葛,父親雅各的過度執著如利刃一樣刺破家庭和諧的畫面。他的夢想和固執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任受損,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Thumbnail
    自從開始使用精神科的藥物、認識了各種藥物的名稱後,一直覺得這些藥物的中文名稱很有趣:針對憂鬱的「千憂解」、針對躁鬱的「立定錠」、針對思覺失調的「樂途達」等等。就在昨天(1/31)晚上,在表演上第一次聽到了打倒三明治的〈永信悠然向死而生〉。
    今天我很仔細地看向我的內心,我內心有一個很深層的害怕,其一是我害怕自身的不自由,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但「自由」對我而言到底是甚麼呢?我也說不清楚,前幾天聽podcast,他提到,他年輕時以為,自由是,have freedom to,直到年紀漸增,他認為自由是 have freedom from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看:活著的意義:向死而生,不斷遇見未知的自己 - YouTube 我們的終極追求不是為了完成一個特定的任務,而是為了活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們自己的故事。當我們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靜止不動的存在,而是一個不斷動態變化的生命時,我們開始理解:生活的真諦在於參與,而不僅僅在於觀察。所以
    以量老師的讀書會裡,同學提問, 「您的父母都在壯年時相繼罹癌過世,你會擔心自己有類似發生嗎?你如何面對這個擔心?」老師的回覆深深觸動著我。 是的,老師坦承自從父母離世之後,對死亡的擔心沒有停止過。那時老師才18歲,開始認知到自己會死,而且也許很快就會死。 老師拿出身旁的筆記本,翻開第一頁,上頭
    Thumbnail
    《鯨之嶋》以臺灣島的地理意象為劇本創作底蘊,融合科普知識的敘事策略,形塑出「屬於臺灣自有的山海經」故事。由拾念劇集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合作,在為期三年的激盪下,一同打造出這場超越時空的島嶼奇幻漫遊。
    Thumbnail
    這首組詩只有兩回 重新看了一遍 忽然發現詩人也挺有哲理的
    Thumbnail
    既然向死而生是既定的事實 那人是不是每天都在做死?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為什麼抱著耶穌遺體的聖母並不感到悲傷呢? 因為活著的人最終都是向死而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奧斯卡。 島國文化界似對此片表現不置可否, 展現一種高深莫測的模糊, 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似還沉浸於後現代「作者之死」、 「真實效應」的光鮮術語之中, 然後,會不會和一日千里的世界發展, 於小確幸之中,自得其樂, 往相反的方向,快樂飛奔?
    Thumbnail
    雅各不斷地忽略妻子莫妮卡的需求,進而侵蝕家庭的和諧性。文章述說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糾葛,父親雅各的過度執著如利刃一樣刺破家庭和諧的畫面。他的夢想和固執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任受損,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Thumbnail
    自從開始使用精神科的藥物、認識了各種藥物的名稱後,一直覺得這些藥物的中文名稱很有趣:針對憂鬱的「千憂解」、針對躁鬱的「立定錠」、針對思覺失調的「樂途達」等等。就在昨天(1/31)晚上,在表演上第一次聽到了打倒三明治的〈永信悠然向死而生〉。
    今天我很仔細地看向我的內心,我內心有一個很深層的害怕,其一是我害怕自身的不自由,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但「自由」對我而言到底是甚麼呢?我也說不清楚,前幾天聽podcast,他提到,他年輕時以為,自由是,have freedom to,直到年紀漸增,他認為自由是 have freedom from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看:活著的意義:向死而生,不斷遇見未知的自己 - YouTube 我們的終極追求不是為了完成一個特定的任務,而是為了活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們自己的故事。當我們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靜止不動的存在,而是一個不斷動態變化的生命時,我們開始理解:生活的真諦在於參與,而不僅僅在於觀察。所以
    以量老師的讀書會裡,同學提問, 「您的父母都在壯年時相繼罹癌過世,你會擔心自己有類似發生嗎?你如何面對這個擔心?」老師的回覆深深觸動著我。 是的,老師坦承自從父母離世之後,對死亡的擔心沒有停止過。那時老師才18歲,開始認知到自己會死,而且也許很快就會死。 老師拿出身旁的筆記本,翻開第一頁,上頭
    Thumbnail
    《鯨之嶋》以臺灣島的地理意象為劇本創作底蘊,融合科普知識的敘事策略,形塑出「屬於臺灣自有的山海經」故事。由拾念劇集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合作,在為期三年的激盪下,一同打造出這場超越時空的島嶼奇幻漫遊。
    Thumbnail
    這首組詩只有兩回 重新看了一遍 忽然發現詩人也挺有哲理的
    Thumbnail
    既然向死而生是既定的事實 那人是不是每天都在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