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位共同朋友,他的博學多聞讓人嘆為觀止。
每當與他交談,你總能聽到他談論各種天馬行空的話題—從內子宮的奧秘到外太空的深邃,從古文明的遺跡到最新的前沿科技,比如量子計算機的驚人發展。儘管他大部分時間都躲在實驗室,但他對這些話題的瞭若指掌,他的研究甚至在這些領域打開了新的大門。
大家都讚許他的知識和學問,按照他的研究去買了維他命,因為他說這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隨後,你又根據他的最新研究買了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他證明了這些能改善腦功能和減少發炎。多年來,你甚至避免吃蛋黃,因為他告訴你雞蛋的高膽固醇含量對心血管健康有害,這一觀點甚至影響了公共衛生的指導方針,並被寫進了教科書。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你開始對這位朋友感到困惑,因為你發現,他的觀點經常變化,今天的立場與昨天有時候甚至完全的大相徑庭。他在口裡喃喃自語堅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控制體重和血糖的最佳選擇的話語還在空氣裡留有餘熱,但不久後,他卻可以冷淡的推翻本來的看法,大聲宣布另一項新的研究,大談起地中海飲食對大多數人更為有益。他總是佔理,總是可以引用無數研究支持自己的觀點,讓人無法反駁。
他為自己辯解,說他始終在尋求新知,願意接受新資訊,勇於修正觀點。
但對你來說,這樣的不斷變化讓你感到不安。你渴望的是唯一而穩定的答案,因為只有確定性才能帶來心靈的安寧。因此,你開始對這位朋友產生了反感,甚至開始質疑整個科學體系,對科學家產生了憎恨。你不再尋求理解和適應知識的變化,你認為的科學應該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你與他對立起來,批判他的不一致。
“為什麼我們要那麼堅定地信任科學家的話呢?他們的說法也不總是對的,科學難道能保證絕對的準確無誤嗎?你們也看到了,他反反覆覆的,一點也不值得信賴。”
我想幫他辯護。
是的,他的想法不斷變化,但這正是進步的體現。科學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探索和發現的旅程,它從不承諾給出終極的答案,而是不斷地在新的證據出現時進行自我修正。我們需要給予科學容錯的空間,因為在這個錯綜複雜的宇宙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每一次的錯誤和修正都讓我們對這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們教會我們要對未知保持好奇,對不確定性保持開放的心態。我們的朋友,正是這種精神的化身—一個永遠在探索,永遠謙遜學習的旅者。
當科學改變其立場時,這不應該引起我們的失望,而應該是對科學精神的讚揚:一種不斷探索、自我修正的勇氣和智慧。我們應該學會接受和擁抱這種變化,理解這是我們與這個奇妙世界互動的一部分,是我們一步步接近真理的必經之路。
真正的智慧並非來自於一蹴而就的「啟示」,而是透過不懈的探索、經歷錯誤後的堅持。所以,儘管科學總是讓你失望,但也要一直相信它,
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