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啦"心"知識?! 人生危機

2023/11/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個人在發展的路上都有危機,看起來很廢話,但這不是什麼農場文(吧..

艾瑞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美國心理學家,大家多少有聽過他提的發展階段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來簡單回顧一下。 他的意思是從出生到年老,這幾十年的過程總會有不同的挑戰或任務,只要越過這個挑戰,就能相對發展出較適合個體生心狀態的樣子;但如果挑戰任務難以跨越則很可能變成危機,影響個體的狀態~


嬰兒(0-2):藉由穩定的依附關係與主要照顧者和其他家人發展出" 信任 "感,不然則會是" 不信任 "感。

幼兒(2-4):從失敗的過程學習具有" 自主 "性的自我控制感,如果沒有則會出現較多對自己能力感到懷疑的" 羞愧 "感。

學齡前(4-8):從教導者或父母身上獲得肯定而發展出" 自發性 ";或者因被否定或責備產生" 罪惡 "感。

學齡時(8-12):此時被同儕影響的比例漸漸出現,如果加上大人對其他同年齡的比較,在被比輸的時候會有較多的" 自卑 ";如果能看到小朋友的努力而非比較,則學齡孩童會對努力這樣的過程回饋到更多的" 勤勉 "性。溫馨提醒大家,比較沒有永遠贏的時候,所以珍愛你的孩子,避免比較!!

青少年(12-18):這時候因為身體的機能與發展漸漸成熟,激素的分泌與腦區的發展會影響個體在群體間的" 自我認同 "感,但如果因被群體排擠、嘲笑、捉弄、否定或攻擊,則會有較多機會陷入自我在群體角色的" 混淆 "。有可能出現懼學、固化討好行為、自卑感或孤僻等等的表現。

成年(18-40):很可能在這個階段已離開原生家庭,在外獨立生活、工作或進修。因此人際關係變成發展重點,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只是為了升遷或獲得更多資源,也可能在為了尋找另一半而準備,此時個體身邊周遭的群體如果有更多的尊重感或認同感會發展出較穩定的" 親密 "感;反之,如果酒肉朋友太多,沒有穩定的社交或無法獲得成長性的群體,則會有" 孤獨 "的議題。對了,通常那些看起來很穩定的關係,也不一定會讓當事人感到親密,例如狐群狗黨或是辦公室的同事關係,很多時候只是讓個體感到暫時的歸屬,因此孤獨議題會時不時在生活中出現但又消失不見。

壯年(40-60):這個階段開始,人生基本上已定型,前半段渾渾噩噩或奮發圖強而產生的結果很可能已不再對接下來的發展產生太多變化。可能很多浪子會在這時候才發覺要回頭。不過由於要發展新的人生因體力或意識時間不足而產生" 停滯 ",也很可能因為沒有伴侶,事業也很穩定出現停滯不前的感覺,或許這時候孤獨感或思考人生議題的機會也會慢慢變多。但有家庭的個體會將這樣的感受轉向生育或傳承。個體也很可能透過任何其他方式獲得還保有" 生產 "力與貢獻的感受。

老年(60以後):這時候要進行翻轉人生幾乎不可能,也會面臨身體退化、事業退休的出現。因此個體開始" 統整 "自己的一生,如果統整後發現沒有意義或是背負太多前面各項發展階段的危機,很可能就會有種" 絕望 "油然而生。


回顧這個發展階段理論,我很常發現有些危機和任務真的蠻有道理的,不過理論終究是參考的素材,我只是最近看到Netflix電視劇 - 此時此刻的某些畫面有感而發,才有了今天的靈感。

病房裡也遇過末期病人在生命回顧的過程中感到毫無意義而陷入絕望中,也有因為統整的過程感到" 阿~這輩子很值了 "的病人,他們很坦然走向生命的結束。

做治療時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每個階段的議題都層層疊加上去,直到某一天某一刻,個體再也無法調整或已造成重大的困擾,就很可能出現在診所、治療所或塔羅算命攤前,尋求資源的背後是想得到一個安心與穩定感~

願大家都安然自在

raw-image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透過自由贊助來給予鼓勵支持呦 ~ 謝謝🥰
歡迎留下你的想法,讓大家一起討論吧 ~
💌 [email protected]
35會員
62內容數
醫聊人沒醫療魂,不拿刀也能開心。 心理健康是人權,歡迎來沙龍聊聊坐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