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看「此時此刻」的愛戀心理學-單元五「完美的躲避球賽」及六「舊的」

穗波心理師
發佈於愛情之屋 個房間
2023/12/0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有雷,不喜勿入

單元五:完美的躲避球賽~表錯情、會錯意常使人尷尬,但它並没有錯

 人的性取向可能是同性、異性潛質兼俱,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在觀看這集時,觀眾要小心觀察,不然你也可能會像劇中的葛嘉豪一樣會錯意了。在第一次觀賞該劇時,本來以為談的是同性戀的葛嘉豪活化黃少廣的同性戀潛質,然後最後兩人修成正果在一起。但觀看第二次時,才發現,身為同志的葛嘉豪因為喜歡上來公司實習的黃少廣,一直在評估及想像他們之間擦出愛情的火花,在該集前段兩人喝酒之後,黃少廣去親吻葛嘉豪的橋段,應屬葛嘉豪的想像,不是真實發生的事,雖然導演並沒有做想像動作的處理,令人費解也令人容易誤解,但或許這就是導演刻意要表達的,因為在該劇葛嘉豪曾說:「⋯我看過一篇報導,兩個男生共睡一張床過夜,有18%的人,都曾經有過或希望有同性性經驗,這些數字遠高於任何同志族群的統計資料。⋯」,可以合理猜測導演或許要表達:每個人的性取向是一種光譜,光譜的兩個極端就被世俗歸為「同性戀」或「異性戀」類別,其實人的性取向可能是同性、異性潛質兼俱,只是比例不同而已。這般想下去,就會來到一個嚴肅的議題:我們固定的性取向,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的?不過我不打算深入討論這種學術性的問題,而是想就這集揭露的心理處境加以分析。

 談戀愛先要避免「會錯意、表錯情」

先談「會錯意、表錯情」這個現象,不管在異性戀或是同性戀的戀愛過程中,均有可能發生,在心理學的觀點中,是戀愛者偏誤地解釋對方的言行,認為他也有像自己對他的情意。這基本上是一種自己內心狀態的投射,比如對方朝自己笑一笑,自己逕自解釋對方對自己有好感才如此笑,換言之,當喜愛一個人的時候,對方的一言一行都被納入自己的愛情想像脈絡中,很像近來在日本社會一個流行用語,叫「蛇化」,意即看到對象不雅的外觀和動作,都會解釋成「他好可愛」。「蛇化現象」可說是「缺陷的部分被完美的整體同化了」,有的人解釋成是「情人眼裡出西施」的現象,我的感覺是「自己家的小孩最可愛」,而在心理學類似的現象是「月暈效應」(halo effect),當你對某個人印象好時,也連帶認為他在其他方面很好。當「月暈效應」被放置在愛情的脈絡理解時,就可以這麼說:當你喜愛一個人,連帶認為對方各方面都為你所喜愛,對方帶給你的感覺,像月暈一樣擴散到對方的其他面向,對方的「整體」就被喜愛著,他的各個方面(部分)被整體牢牢地涵蓋住。況且認為,對方的言行似乎是向你散發岀來,這就是愛情中「會錯意」的心理基礎。而「表錯情」是因為會錯意而表現出來的錯誤判斷行為,例如後來,葛嘉豪親吻了黃少廣,被黃少廣一把推開,甚至質疑葛嘉豪在做什麼?而在我們現實一般談戀愛的過程中,「會錯意」的情況所在多有,但是不是會因會錯意而「表錯情」呢?我的實務觀察是,有許多人寧願自己沈浸在「會錯意」的氛圍中,讓自己陷入暗戀的美好氛圍中,也不願進一步向對方去表達,原因很可能是我在第三集所說的,「當在做美夢時,通常不願醒來。因為醒了,夢就碎了」,自己其實隱約知道自己有會錯意的風險,而避免「表錯情」。

 避免「會錯意」的原則

那如何避免「會錯意」呢?曾有一句話叫:「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整個重點在「求証」上,通常在升溫一個可能的戀情時,通常是兩人交流、有來有往,互相接應,然後累積告白的能量,以致於相互認定,劇中葛嘉豪在黃少廣傷心之際,突然親吻他,在我看起來,這個身體的動作可視為強力告白,層級拉得太高。這種告白在對方沒有相應的情思下,通常會像劇中表現,突然嚇跑對方,而且讓關係整個尷尬,甚至讓自己涉入「性騷擾」的風險;但若是對方有相應的情思,那麼這種形式的告白,不僅讓對方驚喜,而且會有「整個世界仿彿只有我們兩人」的感覺,很羅曼蒂克。但我認為,如果沒有十足十的把握,這種強力告白還是風險太大,建議各位在談戀愛追求他人的路程中,循序漸進,先以口頭或者輕度的身體接觸(如牽手)確認之後,再進行層次高級的動作(如親吻)。

 愛一個人並沒有錯,但要考慮告白形式

另一點,此劇也點出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對同志族群仍不夠友善,葛嘉豪因為對他的感情對象、性取向,沒辨法大聲說出,談到此議題時,多只能閃躲,而不能「主動出擊」,後來他自我建設地說服自己:「愛一個人有什麼錯?」(其實沒有錯,而是他的告白動作太激烈有爭議)。劇中後段描繪一個理想結局,就是同性戀者也可以有直男的好朋友,他們之間也可互相喜歡,雖然喜歡的內涵不見得是愛情的品質,而像是好朋友之間的愛,彼此均可敞開心胸,互相支持,「被接住」。而我自己也有同志的好友,對他並不是愛情的喜歡,而是對一個朋友的喜歡。

 

單元六:舊的 ~學會考慮對方感受、對等付出,才能避免成為恐怖情人

 復合的兩個要件

我很高興這部單元集的出現,因為它描繪了許多男性在戀愛中會犯的錯誤。就人格特點來講,喬(Joe)其實是個深情的人,周到又溫暖,但為什麼前女友方若南不領情呢?不要和他復合呢?

先談「復合」,通常復合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原來導致分手的問題不存在或已經減少到可忽略的程度;二是兩人都有意願復合,心理的圖像,是兩人彼此帶著愛相互注視對方?在喬國森(Joe)和方若南的愛情中,第二個條件較沒有問題,但第一個條件有很大的問題,喬其實一直都不曉得方真正的需求,而所提供的溫柔體貼,是從他自己想像而來的,大部分都是由他自己觀點出發或是以訛傳訛的刻板印象,比如他曾在超市和女友求婚的方法,他一直不瞭解這個方法不適用所有女孩,他曾向方表示「一般女生被這樣求婚不是應該很開心嗎?」這句話最為經典。

 並不是愛著對方,就給他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而是要考量對方的想法

我曾在「伴侶說我『愛得太緊』」一文中表明,原來伴侶要感受到愛,並不是由自己的擔心出發,而是從伴侶的角度來設想,也就是說,並不是愛他,就給他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而是要考量對方的想法。我也表示過,在愛情中,因為愛對方,所以習慣給予。但是這種給予必須從對方角度來想,才能成就美好的關係。也就是說給予他所需要而不是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喬就是犯下這種錯誤,他一旦認定喜愛對方,就一股腦兒「獻給」對方最貴重的東西。而所謂最貴重的東西,往往是喬自已先行認定的,搞得方倍感壓力,方在劇中吶喊到:「因為你的好意讓我很有壓力!」,在我的經驗中,許多男性不太能懂這個道理,他們就像喬一樣,付出了自己的好意、用心,卻得不到對方的良性回應,繼而懷疑對方是不是一開始就在「耍弄他或看不起他」,並不是你上了舞台,努力表演,對方就應該是你的觀眾。對方多因為「你愛得太緊」,而像方感覺喬像「控制狂」,甚至「恐怖情人」。

 悠遊在愛的交流裡的兩大原則

那麼該怎麼辦呢?在這些所謂愛的交流中,我認為有兩個重要的相處原則,就是「對等性」以及「從對方的角度來想」。

 「對等性」可以約略理解為,對方用什麼樣的質量對待你,你也用類似的質量對待對方,頂多多一點點,這樣才不會失去平衡。如果對方待你一分,千萬不要回報十分,而是以一分或一分多一點點回報,這樣對方和你之間的來往,就會感到平衡輕鬆沒有什麼壓力。

 而「從對方的角度來想」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平時相處時留意對方需要的,而不是你自己認為重要的,禮物並不是越貴重越好,而是合宜的,這才是體貼的表現。

(類似文章發表在「女子漾」)

(更多內容,可配合「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 EP60集聆聽)

請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可到「穗波心心理師談情說愛:愛情、親情、婚姻、家庭」社團加入本劇討論。

追蹤粉專及社團者,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podcast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相談」免費提問

159會員
264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