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島嶼讀詩,新詩,現代詩-余光中「珍珠項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3年歲末,在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波克夏vice chairman查理蒙格辭世的新聞下,詩人/翻譯家余光中教授的妻子范我存女士離世的新聞赫然在列。

 

當台灣為雙語政策吵得沸沸揚揚,而google翻譯,ChatGPT彷彿萬靈丹一般能取代受過訓練的口筆譯專業人員以及快速整合篩出重點的今時今日。站在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第二語(外語)的學習是需要第一語(母語)輔助。而語言爬蟲或者AI都還無法百分百的做到detect 語境(context),尤其是複雜多重情境。例如,文學與詩。

 

早年為臺灣英美文學/翻譯文學奠定基礎的大師有許多。余光中教授是其一。

英國詩人Siegfried Sassoon的In me, Past, Present, Future Meet(於我、過去、現在及未來),當中有句極為經典的詩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余光中老師將此句翻譯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如此意境,如此用字遣詞,堪稱一絕。

 

在翻譯文學作品之外,詩人余光中的作品有許多,寫給髮妻范女士珍珠婚的「珍珠項鍊」一詩,將中文的美及歲月沉澱下的智慧揉雜其中,讓人感受到文字彷彿大珠小珠落玉盤,顆顆粒粒落心間的那種觸動。

 

珍珠項鍊-余光中

 

滾散在回憶的每一個角落

半輩子多珍貴的日子

以為再也拾不攏來的了

卻被那珠寶店的女孩子

用一隻藍磁的盤子

帶笑地托來我面前,問道

十八寸的這一條,合不合意?

就這麼,三十年的歲月成串了

一年還不到一寸,好貴的時光啊

每一粒都含著銀灰的晶瑩

溫潤而圓滿,就像有幸

跟你同享的每一個日子

每一粒,晴天的露珠

每一粒,陰天的雨珠

分手的日子,每一粒

牽掛在心頭的念珠

串成有始有終的這一條項鍊

依依地靠在你心口

全憑這貫穿日月

十八寸長的一線因緣

avatar-img
138會員
238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okarcher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年第二季的訪日旅客冠軍是台灣,消費額達到1739億日圓。想想好像也不意外,除了日圓狂跌外,飯店房價,機票票價都算合理,交通便捷,最重要的是乾淨,即便景點的廁所也不會讓人看到的當下處於極度震驚的狀態。 疫情的發生,為台灣公共衛生帶來一些細微的改變,許多商場將日本親子友善廁所以及每間廁所附
戰爭時,國家元首需要透過廣播精神喊話軍隊及人民,凝聚向心力。例如英國喬治六世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對著民眾說出激勵人心的演講,而這演講不單是用以安撫人心也用來激勵士氣。 位於嘉義民雄的國家廣播文物館建置於1937年,其最初目的是為了當時日本政府南進之軍事心戰用途而成立。1945年二戰結束後,由中廣接收管
瓢潑大雨小了,細雨紛飛中,我們朝著奉天宮後街,大興路19號的縣定古蹟-培桂堂,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前進。木窗,白牆,紅磚,綠樹。與近年來走訪過的姜阿新洋樓,摘星山莊,鹿港民俗文物館(辜顯榮舊居)截然不同的應該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場景的確會在這幢於1933年建置在新巷四七一
沖繩正為了修復2019年遭受祝融之火的世界遺產首里城而努力中。十四世紀即以首里城為王城的尚氏王朝是琉球對外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0年將首里城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World Heritage)。 極端氣候影響下,日本從北海道到沖繩也是屢創高溫,甚至有遊樂園因為室外溫度達到3
雷陣雨中走進沖繩博物館+美術館,遇到不少當地學生來博物館二樓做生命起源的作業。好奇心驅使下,博物館跟美術館的票一併購入,計畫先逛完博物館後再到二樓museum café吃個簡易午餐,最後逛美術館。  博物館裡展示著曾經琉球王國的興衰史,美軍進駐後的歷史,以及沖繩的近代史。本來覺得博物館已極其精彩,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後,發現文化總會也有「匠人魂」系列,關於故宮的篇章有,雖著墨不多,但畫龍點睛,也精彩。跟著文物修復師的手勢,或輕或緩,一筆一畫,一環一扣,推敲細節,走在歷史之間,意猶未盡。 台北故宮去年展多寶格時,除了大開眼界,也上了一課。收、納、藏都是學問。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將那些包
2023年第二季的訪日旅客冠軍是台灣,消費額達到1739億日圓。想想好像也不意外,除了日圓狂跌外,飯店房價,機票票價都算合理,交通便捷,最重要的是乾淨,即便景點的廁所也不會讓人看到的當下處於極度震驚的狀態。 疫情的發生,為台灣公共衛生帶來一些細微的改變,許多商場將日本親子友善廁所以及每間廁所附
戰爭時,國家元首需要透過廣播精神喊話軍隊及人民,凝聚向心力。例如英國喬治六世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對著民眾說出激勵人心的演講,而這演講不單是用以安撫人心也用來激勵士氣。 位於嘉義民雄的國家廣播文物館建置於1937年,其最初目的是為了當時日本政府南進之軍事心戰用途而成立。1945年二戰結束後,由中廣接收管
瓢潑大雨小了,細雨紛飛中,我們朝著奉天宮後街,大興路19號的縣定古蹟-培桂堂,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前進。木窗,白牆,紅磚,綠樹。與近年來走訪過的姜阿新洋樓,摘星山莊,鹿港民俗文物館(辜顯榮舊居)截然不同的應該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場景的確會在這幢於1933年建置在新巷四七一
沖繩正為了修復2019年遭受祝融之火的世界遺產首里城而努力中。十四世紀即以首里城為王城的尚氏王朝是琉球對外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0年將首里城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World Heritage)。 極端氣候影響下,日本從北海道到沖繩也是屢創高溫,甚至有遊樂園因為室外溫度達到3
雷陣雨中走進沖繩博物館+美術館,遇到不少當地學生來博物館二樓做生命起源的作業。好奇心驅使下,博物館跟美術館的票一併購入,計畫先逛完博物館後再到二樓museum café吃個簡易午餐,最後逛美術館。  博物館裡展示著曾經琉球王國的興衰史,美軍進駐後的歷史,以及沖繩的近代史。本來覺得博物館已極其精彩,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後,發現文化總會也有「匠人魂」系列,關於故宮的篇章有,雖著墨不多,但畫龍點睛,也精彩。跟著文物修復師的手勢,或輕或緩,一筆一畫,一環一扣,推敲細節,走在歷史之間,意猶未盡。 台北故宮去年展多寶格時,除了大開眼界,也上了一課。收、納、藏都是學問。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將那些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對於時間開始敏感,是在讀完楊佳嫻老師的〈你的聲音充滿時間〉。敏感的字詞還有「青春」、「夢」、「回憶」等,都讓我像是〈禦寒〉裡所說的「蜂螫一樣地穿透/痛而且醉」。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別毀了台語文的優雅 楊渡 台語文的議題引發另一個人的回響,他的觀點跟我雷同!所謂「欲速則不達」,「愛之適以害之!」 愛的方法不對,只會溺死對方! 從沒有爭議的書面字開始,再擴大到生活用語,這樣循序漸進,至少障礙會減少很多! 許夢青是鹿港詩人,生於1870年,卒於1904年,只有35歲。他自幼受漢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翻譯乃大道》收錄了余光中關於「翻譯」的精彩內容,從譯者所需的能力到常見的翻譯困難,再到中西方文學比較,概括了他對翻譯這一行的深刻見解。本文整理了作者提出的常見的10種中文病句,這些問題大多受英文影響,不只是譯者,我們平日說話也常常會犯這些問題,讓我們來看看有那些英式中文吧!
Thumbnail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著名的《左手的繆思》說得即是余光中的散文,但在他的作品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國文課本裡的<等你,在雨中>。我喜歡這首新詩裡還帶著古典的韻律,卻不失現代的故事感覺,你可以感受到沐雨裡洗禮後的紅蓮的熠熠生暉,彷彿滌塵後的清晰,在朦朧之中見到詩詞色澤的瑰艷欲滴...
Thumbnail
<鳳凰木頌>余光中 台南府,鳳凰木 高冠穹張成半圓 為富麗的盛夏加冕 赤膽照人的花簇 染紅了多情的驪歌 一年一度的火炬啊 從記憶的深處傳來 向希望的遠方燒去 豐羽複葉疏風而飛舞 傳說傳來的鳳凰 從火浴中甦醒而新生 樹根的生機,像破土而出 樹頂的氣象,像自天而降 鳳尾森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對於時間開始敏感,是在讀完楊佳嫻老師的〈你的聲音充滿時間〉。敏感的字詞還有「青春」、「夢」、「回憶」等,都讓我像是〈禦寒〉裡所說的「蜂螫一樣地穿透/痛而且醉」。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別毀了台語文的優雅 楊渡 台語文的議題引發另一個人的回響,他的觀點跟我雷同!所謂「欲速則不達」,「愛之適以害之!」 愛的方法不對,只會溺死對方! 從沒有爭議的書面字開始,再擴大到生活用語,這樣循序漸進,至少障礙會減少很多! 許夢青是鹿港詩人,生於1870年,卒於1904年,只有35歲。他自幼受漢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翻譯乃大道》收錄了余光中關於「翻譯」的精彩內容,從譯者所需的能力到常見的翻譯困難,再到中西方文學比較,概括了他對翻譯這一行的深刻見解。本文整理了作者提出的常見的10種中文病句,這些問題大多受英文影響,不只是譯者,我們平日說話也常常會犯這些問題,讓我們來看看有那些英式中文吧!
Thumbnail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著名的《左手的繆思》說得即是余光中的散文,但在他的作品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國文課本裡的<等你,在雨中>。我喜歡這首新詩裡還帶著古典的韻律,卻不失現代的故事感覺,你可以感受到沐雨裡洗禮後的紅蓮的熠熠生暉,彷彿滌塵後的清晰,在朦朧之中見到詩詞色澤的瑰艷欲滴...
Thumbnail
<鳳凰木頌>余光中 台南府,鳳凰木 高冠穹張成半圓 為富麗的盛夏加冕 赤膽照人的花簇 染紅了多情的驪歌 一年一度的火炬啊 從記憶的深處傳來 向希望的遠方燒去 豐羽複葉疏風而飛舞 傳說傳來的鳳凰 從火浴中甦醒而新生 樹根的生機,像破土而出 樹頂的氣象,像自天而降 鳳尾森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