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至心念佛者。皆是多劫深植善根。發大菩提心故。
. 序 (附 蕅益大師評點西方合論序 及 袁中郎傳)
. 第一剎土門 . 第二緣起門 . 第三部類門 . 第四教相門
. 第五理諦門 . 第六稱性門 . 第七往生門 . 第八見網門
. 第九修持門 . 第十釋異門
***
夫西方大旨。經中自明。淨土要門。諸論具釋。如天親。智者。海東。越溪等。皆抉發幽微。舉揚宗趣。近則雲棲和尚所著小本疏鈔。條分類析。精宏淵博。真照夜途之長炬。截苦海之輕舟。諸師所發。已無餘蘊。但諸經中隨時立教。逗根說義。時有差別。致生學者疑畏。今略為拈出。博採諸論。附以管見。會歸一處。以便參考。
一 剎土遠近釋。 二 身城大小釋。
三 壽量多少釋。 四 華輪大小釋。
五 日月有無釋。 六 二乘有無釋。
七 婦女有無釋。 八 發心大小釋。
九 疑城胎生釋。 十 五逆往生釋。
問 : 大小本經皆云。西方去此十萬億剎。觀經獨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二說誰正。
釋 : 以遠近無定故。故言亦遠亦近。何故。凡言某方者。某方至某方。幾城幾邑者。是從色身建立。身相虛故。是故所計方向道里。亦皆不實。不得言誰近誰遠。如滇人言燕地遠。是從滇計故。燕實無遠。齊人言燕地近。是從齊計故。燕實無近。又如十步之地。蟻子卽遠。大象卽近。不應言遠是實。何故。是地不當從蟻計故。亦不應言近是實。何故。是地不當從象計故。又則計十步者。亦非是實。何故。是地旣不從蟻不從象。亦不當從人計故。智度論曰。隨世俗所傳。故說有方。方實不可得。
問曰 : 何以言無方。是方亦有亦常。如經中說。日出處是東方。日沒處是西方。日行處是南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日有三分合。若前合。若今合。若後合。隨方日分初合是東方。南方西方亦如是。日不行處是無分。
答曰 : 不然。須彌山在四域之中。日繞須彌。照四天下。鬱怛羅越日中。是弗婆提日出。於弗婆提人是東方。弗婆提日中。是閻浮提日出。於閻浮提人是東方。是實無初。何以故。一切方皆東方。皆南方。皆西方。皆北方。汝言日出處是東方。日行處是南方。日沒處是西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是事不然。
問曰 : 我說一國中方相。汝以四國為難。以是故東方非無初。
答曰 : 若一國中日與東方合。是有為邊。有邊故無常。無常故是不徧。以是故但有方名而無實。是則方所尚不可得。豈有程途。然亦不廢方所及程途故。何故。以不當從閻浮提計。亦可卽閻浮提計故。如日雖非東西出沒。亦可言東出西沒故。
問 : 聲王經曰。阿彌陀佛與聲聞俱。其國號曰清泰。聖王所住。其城縱廣十千由旬。觀經曰。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今計一海八萬四千由旬。四海合三十三萬六千由旬。身過其眼五百六十萬由旬。計所住城。尚少於眼三十二萬六千由旬。何況其身。不應身城懸絕如是。
釋 : 海東疏中。亦有此問。疏曰。彼佛有衆多城。隨衆大小。城亦大小。大城之中。示以大身。小城之中。現以小身。聲王經言十千由旬者。是與聲聞俱住之城。當知佛身相當而住。觀經所說身高大者。當知其城亦隨廣大。與諸大衆俱住處故。
先德云。法華中。淨光莊嚴土唯演頓故。淨名中。衆香佛土純菩薩故。所以彼佛但現高大之身。若安養土頓漸俱談。聲聞菩薩共為僧故。故使佛示生身法身二種之相。三十二相。通於生法。大小共見。若八萬相。局在法身。大乘賢聖方得見也。
是故應以藏塵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為稱機現藏塵尊特身。應以八萬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為稱機現八萬尊特身。應以三十二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為稱機現三十二尊特身。如毗盧遮那。聲聞視聽。隔於對顏。不妨菩薩更見大身。何故。佛身隨所被機大小。如日光隨隙分大分小。而是日光無大小故。
經云。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又云。彼佛至般泥洹時。觀世音菩薩乃當作佛。旣當入滅。卽是有量。
釋。先德云。藏通補處。彰佛有量。別圓補處。顯佛無量。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更無彼此迭相見故。同一法身。一智慧故。菩薩機忘。如來應息。名補佛處。實異藏通前佛定滅。後佛定生。故金光明四佛降室。
疏乃釋云。若見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即是常身。弟子衆一故。若見四佛佛身不同。卽是應化。弟子衆多故。故知全法界身。非生非滅。豈得豎分當現。橫論彼此。旣非生滅。無量義成。且淨佛剎中。塵剎水樹。皆是佛身。故經中云。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
智度論曰。衆生甚多。若佛處處現身。衆生不信。謂為幻化。心不敬重。有衆生從人聞法。心不開悟。若從畜生聞法。則便信受。如本生經說菩薩受畜生身。為人說法。人以說法希有故。無不信受。
有人謂畜生是有情之物。以樹木無心而有音聲。則皆信受。以是故水樹禽鳥皆是佛身變現故。若佛壽量有盡者。道場國土。及諸水鳥音聲。亦應有盡。若有盡者。不應有補。若無盡者。不應言滅。如虛空分齊。非有分齊。非無分齊。以不思議智。照之可得。
小本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觀經云。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蓮華。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夫人世車輪。大不逾丈。縱復輪王千輻金輪。縱廣不過一由旬。何得大小相懸乃爾。
釋 : 華輪大小。亦如身城。以衆生機有大小故。身城水樹現有大小。蓮華亦然。如初地化百佛剎。現百葉華。二地化千佛剎。卽現千葉。三地萬葉。四地億葉。五地千億。六地百千億。七地百千億那由他。八地百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九地百千萬億阿僧祇國土微塵數。十地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以自受用身有大小故。現華亦爾。非是華有大小故。
嘗聞僧言。海邊有阿育王舍利塔。衆生見者。光明各異。有見無光者。有見光如細豆許者。有見如棗巨者。有見如指頂大者。有見大如斗者。如斗者。千不一見。衆生同一肉眼。所見尚異。何況菩薩聲聞乃至人天等。功用懸絕。所感華輪。焉得不殊。如此土中剎利貴種。飛樓傑閣。徧滿城邑。寒微煢子。敝茅土窟。乃至不得。不應難言大小懸殊。何故。是自福德所招故。寶池華相。應亦如是。
此上所言阿育王舍利塔。以本人未曾親見。傳聞失實。爰為補書。以昭聖迹。其寺原名阿育王。後改為廣利。人仍以阿育王稱之。在浙江寧波鄞縣南鄉四十里鄮山。
佛滅度百年後。中天竺國阿育王。統王閻浮。威德廣大。所有鬼神。皆為臣屬。意欲普利世人。啟其祖阿闍世王所藏之八萬四千佛舍利。役使鬼神。碎七寶衆香為泥。一夜造成八萬四千寶塔。散布南贍部洲。耶舍尊者。伸手放八萬四千道光。一鬼捧一塔。順光而趨。至光盡處。則安置地中。東震旦國。有十九處。大教東來。次第出現。如五臺育王等是也。五臺之塔。閟於大塔之中。育王之塔。於晉武帝太康三年。劉薩何。乃利賓菩薩示迹。出家法名慧達。禮拜請求。從地涌出。遂建阿育王寺。供於殿內石塔中。塔門常鎖。
有欲睹舍利者。先通知塔主。殿中禮佛。禮畢。跪於殿外階緣。每有人跪。凡欲睹者。均隨之而跪。塔主請塔出。先令居中跪者睹。次則徧令隨跪者睹。雖一日隨睹數次。亦不以為煩。其塔高一尺四寸。周圍亦只尺餘。塔之中級。內空。中懸一實心鐘。鐘底正中有一鍼。舍利附於鍼端。四面有窗。華格欄遮。手不能入。卽於華格孔中睹之。其舍利之形色大小多少定動均無一定。平常人睹。多見是一粒。亦有見二三四粒者。有見舍利靠於鐘底不動者。有見一鍼下垂至寸許者。有見忽降忽升。忽小忽大者。有見青者黃者赤者白者。及一色之濃淡不同。幷二色相兼之各種異色者。有見色氣黯然者。有見色氣明朗者。不獨人各異見。卽一人亦多轉變不一。又有見蓮華。及佛菩薩像者。亦有業力深重。完全了無所見者。見其小時。每如小綠豆大。亦有見如黃豆大棗大者。
明萬曆間。吏部尚書陸光祖。篤信佛法。極力護持。與親友數人來睹。初看如小豆大。次如黃豆大。次如棗大。次如瓜大。次如車輪大。光明朗耀。心目清涼。時舍利殿壞。塔供庫房。陸遂發心重修塔殿。彼親友所見亦甚好。但無陸之奇特神妙耳。
須知如來大慈。留此法身真體。俾後世衆生。種出世善根。以由睹此神異。自可生正信心。從茲改惡修善。閑邪存誠。以期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直至復己本具佛性。圓滿無上菩提。此如來示現不思議相。曲垂接引之本心也。願見聞者。同深感念。則幸甚。光於光緒二十一年。幸得虔禮數旬。兼閱育王山志。故知其詳。民國二十年辛未元日。常慚愧僧釋印光謹書。
諸本或言日月處空。或言處空而不運轉。或不言有無。或直言無有。又經曰。彼佛光明。普照佛剎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映蔽日月。諸聲聞衆。皆有身光。能照一尋。菩薩光照。極百千尋。二菩薩光明。常照三千大千世界。如是雖有日月。如爝火之處太陽。豈有光照。若日月不能照者。應無晝夜。何故。經言晝夜六時。及與清旦食時等事。明知亦是權說。借此晝夜。喻彼時分。非為實事。
且晝夜往來者。是衆生心明暗傾奪。感有此相。故淨佛國土。不應有此。如忉利而上。尚不假明日月。何況極樂。縱令有者。亦是彼化國衆生色空見未盡。現有如是日月相故。而實佛土無有日月。如大論曰。釋迦文佛更有淨國土。如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此隨機感說。亦不妨說有故。
問 : 天親菩薩無量壽偈曰。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乃至不聞二乘名。何況有實。是諸經中皆言國土聲聞。不可稱量。何故。
釋 : 先德云。二乘生者。皆是臨終囘小向大。以習小功深。聞佛所說。及風柯水響皆演小故。暫證小果。漸次增進。至菩薩位。非是住小。是故說無二乘者。有二義。
譬如二人同官郎署。一人官止於此。一人將遷。止郎署者。可以稱郎。以無後官故。將遷官者。不定是郎。以郎畢竟改故。以是故淨土不得言有二乘。以畢竟至菩薩位故。
聲王經中。阿彌陀佛亦有父母。何得言無女人。
釋 : 此亦化作。如化鸚鵡。
海東疏曰。聲王經說安樂世界阿彌陀佛有父母者。是變化女。非實報女。又復雖有父母。而非胎生。實是化生。假為父母。如彼經言。若四衆能正受佛之名號。以此功德。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卽與大眾住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已慶悅。倍增功德。以是因緣。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當知父母假寄之耳。
或說聲王經中說有父母。是顯彼佛所住穢土。是義不然。何故。彼經旣說寶蓮化生。又言二菩薩侍立左右。此等悉是淨土相。不異觀經所說故。當知彼經所說提婆達多。及魔王等。悉於淨土變化所作。不由此等。為非淨土。如化畜生。非穢土故。
魏譯三輩之中。皆有發菩提心。觀經下品直言十念。諸經互異。今欲和會者。諸經皆是發大菩提心以為因故。何故。若是最初無大因者。其人雖復經耳。亦生疑難。何得頓聞頓信。是故當知下品十念者。亦是宿植大因。後生退墮。故其臨終遇善知識。如旱苗得雨。萌芽頓發故。
若無因者。知識尚不得遇。何況信受。如聰慧貴遊之士。多有愈聞愈不信者。卽知。一聞頓念。非是小緣。不應以一生作惡。便謂此人無大因故。
經云。世間人民。得聞阿彌陀名號。若慈心喜悅。毛髮聳然。淚卽出者。皆是累世嘗行佛道。或他方佛所嘗為菩薩。是故不論顓愚黠慧。凡至心念佛者。皆是多劫深植善根。發大菩提心故。
何故。所謂善根者。不專言智慧。若復無根。如種焦穀。豈有芽出。如世間弈棋小事。有無知賤流。頓學頓精者。有智士習之。終身居末品者。卽知是因。小技無因。尚不得入。何況大法。是故若有信是希有難信之法者。是人卽是大心菩薩故。(十惡五逆。若信此淨土法門。卽不思議人。決得成佛。自負大徹大悟。若謗此淨土法門。卽最下賤人。決定墮落。)
唐譯曰。若有眾生(未悟自心)。墮於疑悔。(而)積集善根(以此善根)。希求佛智。普徧智。不思議智。無等智。威德智。廣大智。於自善根(以未悟故)。不能生(真實之)信。由聞佛名。起(求生淨土之)信心故。以此因緣。於五百歲處華胎中。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不見佛。不聞法。是名胎生。
魏譯曰。不了佛智。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是故胎生。
宋譯曰。衆生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妄生分別。深著世樂人間福報。是故胎生。
王氏本曰。若有衆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後復疑悔不信有彼佛剎。不信作善得福。其人雖爾續有念心。暫信暫不信。臨命終時。佛乃化現其身。令彼目見。以心悔故。其過差少。亦生彼剎。是謂胎生。
今按前二譯。但不信自性。不了佛智。名胎生故。宋譯則直言修善求生人天者為胎生。極樂國中無胎生故。若王氏。則又以不信佛剎。不信罪福。暫信暫不信。為胎生。異前譯中聞名起信及修習善本二種往生。大約淨土中略言九品。廣言千萬品亦不能盡。如今生人中者。種種福報。種種罪業。各各不同。是故諸譯雖互異。皆為實語。
就中唐譯。旨趣尤奧。以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卽是疑城。信自善根者。卽頓了自心。不從他得。以入悟方能脫疑。是故未悟而修。終隔疑胎。胎以裹蔽為義。未悟之人。諸障未徹。合得是報。此等當在中下下上品攝。何故下品後二種。經歷六劫十二劫。方得華開。此但五百歲故。若如王本。則信佛猛利。未若最後二種。又所生在其剎邊地。不應五百歲得見佛故。(按:紅字「根」,紙本作「果」,應誤。)
大經曰。唯除造五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觀經。則五逆十惡。臨終十念。皆得往生。當知大經揀五逆者。以誹謗故。
何故。入淨土以信為導師。誹謗是信之賊。如水無所不容。但不容火。以火自不能容故。如風無所不入。但不入石。以石自不堪入故。誹謗之人。燒正法如猛燄。障佛智如鐵壁。是故法海慧風。無因得受。觀經揀誹謗不揀五逆者。義同文異。以五逆雖至惡。尚無決定不信之見。不應揀故。
然有大心之人。始或不信。後因啟發。猛省前失。如韓昌黎始斥佛骨。後皈依大顚。張無盡初詆佛書。欲著無佛論。後觀淨名經。大有省發。卒為宗門龍象。尤是法中希有之事。是故儒林英特。或有謬聽先入。誤謗佛法。但速圖改悔。卽是盛事。不應以謗為障難故。
西方合論 (終)
***
淨土玄門。失闡久矣。雲棲大師重揭義天。海內共仰。而曹魯川輩。猶謬執方山合論。謬爭權實。蓋由未透圓宗。徒取圓融廣大語聲故也。西方合論一出。判之為圓實墮。然後知淨土諸經。的與華嚴法華不分優劣。可破千古群疑矣。伏願見聞此論者。廣破邪疑。直開正信。揭淨土之心燈。照塵劫而無盡。
~ 辛卯秋淨業弟子明善謹跋
往予携郢中張明教(五教)參訪袁中郎先生,一日出《西方合論》相視,予驚歎其禪土合源,超絕樂邦諸典,從中有未甚了解者,隨請質先生,命明教標註其首。及持歸南中,每欲梓以度世而未就也。歲己未,海虞文學瞿元初(純仁),終後遺法財見施,予即就其靈前,許刻經十卷,薦為往生。適從吳門瑞光臥病,為憶前願,因檢付袁無涯(叔度),重為詮次讎校,而屬吾徒性成董其役,一以報袁先生法施之恩,一以了瞿文學財施之願。至於撰述之精詳,議論之卓越,是在明眼者自得之耳,予復何贅!旹
~ 大明泰昌改元歲在庚申暢月長至日喝石老人如奇力疾謹識
珂雪齋紀夢
袁中道
萬曆甲寅冬十月十五日,予晚課畢微倦,趺坐榻上,形體調適,心神靜爽;忽爾瞑去,如得定狀。俄魂與魄離,躍出屋上,時月色正明,予不覺飄然輕舉,疾于飛鳥。
雲霄中見二童子,清美非常,其去甚駛,予不暇問,但遙呼子曰:「快逐我來!蓋西行也。」予下視世界,高山大澤、平疇曠野、城邑村落,有若垤土柸水、蠭衙蟻穴。子飛少墜,即覺腥穢不可聞,極力上振迺否。俄至一處,二童子忽下至地,曰:「住。」子亦隨之而下,見有坦道如繩,其平如掌,細眎其地,非沙非石,光耀滑膩。逐路有渠,皆文石為砌,寬可十餘丈許;中種五色蓮花,芬香非常。渠上有樹,枝葉晃耀,好鳥和鳴;間有金橋界渠,欄楯交羅;樹內隱隱,朱樓畫閣,整麗無比。見樓中人,清美妍好,宛若仙人,皆睨予而笑。
童子行疾,子常追之不及,迺大呼曰:「卿可於前金橋邊少待,我當有所言。」童子如言,予始及之,共倚橋上寶欄少息。予揖二童子,問:「卿何人?此地何處?幸為我言。」二童子曰:「予靈和先生之侍者也。先生欲與卿有所晤言,特遣相迎耳。」予問曰:「靈和先生何人也?」二童子曰:「即令兄中郎先生是也。今生西方淨域,易今稱矣。相見自為卿言,可疾往。」
予遂與二童子復取道,俄至一處,有樹十餘株,葉如翠羽,花作金瓣,樹下有池,泉水汩汩,池上有白玉扉,一童先入,如往報者,一童導予入內。所過樓閣,凡二十餘重,皆金色晃耀;靈花異草,拂于檐楹。至一樓下,俄見一人,下樓相迎,神情似中郎,而顏色如玉,衣若雲霞,可長丈餘。見予而喜曰:「吾弟至矣!」因相携至樓上,設拜共坐,有四五天人,亦來共坐。
中郎謂予曰:「此西方之邊地也。凡信解未成,戒寶未全者,多生此地,亦名懈慢國。其上方有化佛,樓臺前有大池,可百由旬,中有妙蓮,眾生皆托體于其中。時滿,則散居各處樓臺之上,與有緣清淨道友相聚。以無淫聲美色,故勝解易成,不久陞進為淨土中人耳。」
予私念:「如此美妙之處,尚是邊地耶?」仍問中郎曰:「兄今生在何處?」中郎曰:「我初亦以淨願雖深,情染未除,生于此地少時,今已居淨域矣。然終以乘急戒緩,僅與西方眾生同一地居,不得與諸大士同升于虛空寶閣,尚需進修耳。幸宿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西方論》,讚嘆如來不可思議度生之力,感得飛行自在,游諸剎土,凡諸佛說法之處,皆得往聽,此實為勝,非諸眾生所能及也。」
拉予行,中郎冉冉上升,予亦不覺飄然輕舉。倏忽虛空千百萬里,至一處,隨中郎下,無有日月,亦無晝夜,光明照耀,無所障蔽。皆以琉璃為地,內外映徹;以黃金繩,雜廁間錯;界以七寶,分劑分明。地上有樹,皆旃檀吉祥,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數萬千重;一一葉出眾妙花,作異寶色。下為寶池,波揚無量自然妙聲,其底沙純以金剛;其中生眾寶蓮葉,作五色光。池之隱隱,危樓逈帶,閣道傍出,棟宇相承,窓闥交映,階墀軒楹,種種滿足;皆有無量樂器,演諸法音。
大約與大小《阿彌陀經》所載,覺十不得其一。抄一忽耳,予愛玩不捨。已仰而睇之,見空中樓閣,皆如雲氣上浮,中郎曰:「汝所見,淨土地行諸眾生光景也;過此以上,為法身大士住處,甚美妙千倍萬倍于此,其神通亦千倍百倍于此。吾以慧力能游行其間,終不得住也。又過此以上為十地等覺所居,即吾亦不得而知也。又過此為妙覺所居,惟佛與佛乃能知之,即等覺諸聖亦莫能測度矣!」
語罷,復引予至一處,無牆垣,而有欄楯,其中院宇,光耀非常,不知俱以何物為之,第覺世間之黃金白玉,皆如土色矣!共坐一樓下少談,中郎曰:「吾不圖樂之至此極也,然使吾生時嚴持戒律,則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則生品最高;其次戒急,則生最穩。若有乘無戒,多為業力所牽,流入八部鬼神眾去,予親見同學諸人矣!弟之般若氣分頗深,而戒定之力甚少;夫悟理不能生戒定,亦狂慧也。歸至五濁,趁此色力強健,實悟實修,兼之淨願,勤行方便,憐憫一切,不久自有良晤。一入他途,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龍殊六齋,遺法見存,遵而行之。諸戒之中,殺戒尤急,寄語同學,未有日啟鸞刀,口貪滋味,而能生于清泰者也。雖說法如雲如雨,何益于事?我與汝于空王劫時,世為兄弟,迺至六道輪迴,莫不皆然。幸我此生,已得善地,恐汝墮落,故以方便神力,攝汝至此。淨穢相隔,不得久留。」予更問伯修諸人生處,曰:「生處皆佳,汝後自知。」言已,忽凌空而逝,俄已不見。予起步池上,忽如墮者,一駭而醒,通身汗下。時殘燈在篝,明月照窓,更已四漏矣。
成時曰。此金陵馬太昭居士錄出。余為評點附入。試觀其中。字字與教乘相合。至警策處。尤非施設言辭者所能。如親觸寒威。身毛起粟。尚何有疑於咏觱發。歌栗烈者乎。且世世生生於六道中為兄弟。此豈人情所欲自道者耶。真語實語。允可流通。甲午夏成時識。
【附】袁中郎傳
袁中郎。名宏道。號石頭居士。湖北公安人也。兄伯修。名宗道。號香光居士。弟小修。名中道。號上生居士。三人同母生。少以文名。長而皆好禪宗。萬曆中。先後舉進士。伯修官至右庶子。中郎為吳江知縣。聽斷敏決。公庭鮮事。輒喜遊山水。後為禮部主事。謝病歸。築園城南。植柳萬枝。號曰柳浪、與諸禪人遊處其中。初學禪於李卓吾。信解通利。才辯無礙。已而自驗曰。此空談。非實際也。遂囘向淨土。晨夕禮誦。兼持禁戒。伯修小修亦同時發願。中郎因博采經教。作西方合論。圓融性相。入不二門。書成。伯修序之。已而中郎起故官。再遷至稽勳司郎中。移病歸。抵家不數日。入荊州城。宿於僧寺。無疾而卒。小修官南禮部郎中。乞休。老於家。居常勤於禮誦。一夕課畢。神遊淨土。如上所紀。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念佛三昧寶王論》 —飛錫法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妙叶禪師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蓮池大師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