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4】面對批評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昨天有個朋友問我,

她聽到別人批評她,指出她的盲點,她都很開心,

為何她批評別人,別人都不高興?


記得小學五年級,

媽媽要我背論語,

那時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開始學著反省自己,

自覺反省的能力是有的,

但接受批評卻很困難,

我難以想像為何有人被批評還會開心?


仔細思考,

覺得如果指出對方的缺點,

是為對方著想的建議,是感受得到善意與同理,

這樣的指導,才會讓人開心吧!


但⋯如果帶有貶意,

是帶有個人喜好或斷章取義的偏見,

相信除非對方的容忍,

這種批評,是具有燒毀功德林的效力~


許多事情決定性的發生,

其實其來有自,也日積月累,

爆發點永遠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反省所有的批評

也許在當下真的難以接受對方的無情

但這些直言不諱,去除對方的自以為是,

對我們似乎有點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娃娃魚的沙龍
7會員
18內容數
娃娃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5
一則因職場霸凌的新聞,讓"職場霸凌"這常見的現象以名詞的型態浮上臺面。可以掛上這標籤的,到處可見,殊不知,促成這現象的,除了霸凌者本身,旁觀者的沈默,也是一種犀利的武器。 小玲身處在學校,以為在這種無利害關係的環境,職場霸凌的事並不會出現在她們身上,誰知,直到一位會計
Thumbnail
2025/02/15
一則因職場霸凌的新聞,讓"職場霸凌"這常見的現象以名詞的型態浮上臺面。可以掛上這標籤的,到處可見,殊不知,促成這現象的,除了霸凌者本身,旁觀者的沈默,也是一種犀利的武器。 小玲身處在學校,以為在這種無利害關係的環境,職場霸凌的事並不會出現在她們身上,誰知,直到一位會計
Thumbnail
2023/04/08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劉軒的podcast上聽到的,當時,他邀請這本書的發起人CC,來談論這本書的源起;一個在北美創業,至今已達到財富自由的人生引導師,邀請其他四位成功者(藝人Janet、奧丁丁集團創辦人王俊凱、作家劉軒和國際名廚江振誠)一起來談論人生奮鬥的過程
Thumbnail
2023/04/08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劉軒的podcast上聽到的,當時,他邀請這本書的發起人CC,來談論這本書的源起;一個在北美創業,至今已達到財富自由的人生引導師,邀請其他四位成功者(藝人Janet、奧丁丁集團創辦人王俊凱、作家劉軒和國際名廚江振誠)一起來談論人生奮鬥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常常你聽到稱讚很開心,但又怕對方是不是出於客套。 最後決定維持原本“我沒什麼優點“的認知,裝做沒聽到別人的稱讚,告訴自己千萬別往心裡去?
Thumbnail
常常你聽到稱讚很開心,但又怕對方是不是出於客套。 最後決定維持原本“我沒什麼優點“的認知,裝做沒聽到別人的稱讚,告訴自己千萬別往心裡去?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Thumbnail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Thumbnail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會不會很容易微微地在心中批評論斷他人的動機,有時分辨諸靈的恩賜會給我對另一個人說出智慧的話語和提醒,分辨諸靈的恩賜不會帶來分裂和分離,但批評論斷會。有一天我和我的太太Lori,對於我自己和我的喜好有意見上的分歧,爭論的本身並沒有那麼重要,但仇敵總是用這些小事在分裂我們。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會不會很容易微微地在心中批評論斷他人的動機,有時分辨諸靈的恩賜會給我對另一個人說出智慧的話語和提醒,分辨諸靈的恩賜不會帶來分裂和分離,但批評論斷會。有一天我和我的太太Lori,對於我自己和我的喜好有意見上的分歧,爭論的本身並沒有那麼重要,但仇敵總是用這些小事在分裂我們。
Thumbnail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但不代表就只能講一些恭維或違心之論。有人可能會說:什麼話都不能直接講,這樣不是很難受嗎?或者是說:對於親近的人我都有話直說,何必戴上一副假面具?如果說,面對親近的人的好處是可以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不用顧慮太多。但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說,即使是親近的人,也不希望聽到批評的話
Thumbnail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但不代表就只能講一些恭維或違心之論。有人可能會說:什麼話都不能直接講,這樣不是很難受嗎?或者是說:對於親近的人我都有話直說,何必戴上一副假面具?如果說,面對親近的人的好處是可以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不用顧慮太多。但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說,即使是親近的人,也不希望聽到批評的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