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植幸福

親子植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綠色療癒力

最近特別排開工作,去參與2天「森林療癒、園藝療育與園藝福祉國際研討會」。

raw-image

這幾年我和孩子對綠植栽很有興趣,我們一起在家裡打造「療癒角落」。

這次的研討會,了解更多森林療癒的實證研究、園藝療育與農業療育的推展,並參加園藝療癒工作坊-「台灣特色名茶品茗體驗」。

回到家,我和孩子分享我學到了什麼:

✅醫學實證研究顯示,森林療癒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情緒調節、壓力緩解、活化細胞、預防癌症,很有幫助!

✅我也傳研究結果給爸爸看,並跟爸爸說:

「為了讓你降血壓、健康長壽,我支持你一年多排幾次去爬百岳,哈!」。

想想遇到好好

⭐週末的「親子愛的存款」時光,

小男孩:「我欣賞媽咪都會跟我們分享故事」

我:「什麼故事?」

男孩:「你會分享你去上什麼課、生活的事亅

我:「這些分享和故事讓你覺得如何?」

小男孩:「我覺得很有趣」。

⭐很開心在綠色療癒路上,能和孩子一起植幸福、同學共成長!


#更多情緒成長與親子教養課程→https://reurl.cc/GEAoWd

#鄭翔好諮商心理師

#諮商預約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https://reurl.cc/l7l8Wv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https://reurl.cc/bkmbxv

avatar-img
想想遇到好好的沙龍
8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段對話不僅探討自由與克制的問題,也引發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種種選擇的反思。每一個行為,無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語言,都隱藏著自由與自律之間的微妙平衡。對男孩來說,這不僅是學會如何選擇更合適的語言,更是學會如何管理情緒、承擔責任、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過程。
孩子的禱告內容充滿童趣,卻流露出真摯的信心與愛。從小學習認識與接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透過禱告不僅獲得力量,也能表達關懷與祝福,將信仰融入生活中。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這段對話不僅探討自由與克制的問題,也引發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種種選擇的反思。每一個行為,無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語言,都隱藏著自由與自律之間的微妙平衡。對男孩來說,這不僅是學會如何選擇更合適的語言,更是學會如何管理情緒、承擔責任、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過程。
孩子的禱告內容充滿童趣,卻流露出真摯的信心與愛。從小學習認識與接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透過禱告不僅獲得力量,也能表達關懷與祝福,將信仰融入生活中。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