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內在的相愛相殺/《小曉》

2023/12/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跟林品彤之前演的《美國女孩》一樣,特別著重於母親與女兒之間那種男性難以理解的矛盾糾結,既相仿又不相同,既想極力地想擺脫「我們都一樣」,卻又在心裡默默地發現「我們還真都一樣」而不斷地在彼此間產生衝突,然後撇過頭去地死不承認「我沒有跟妳相愛」,我跟妳只有相殺!

《小曉》在「過動」以及電影中所有的情緒描述都有著過於激烈的表現,引起不少特教上的討論,但實際上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大會去思考這個心理特質,究竟是需要給予包容、治療、同理⋯⋯還是探究小曉行為上的任何原因,而是常常歪頭想:「啊!為什麼學校同學這麼壞?」、「小學生怎麼心機那麼重?」、「媽媽幹嘛那麼沒耐心?」、「小曉到底想要引起什麼注意?」

過於激烈的情緒表達,大概是整部電影裡大部分人的情緒反應,也許過動的不是主角小曉而已,而是在這個躁動的時代裡,人們大部分不擅於「面對面」的溝通,也不太習慣透過語言、對話、肢體,去表現自己的情緒,可能連語氣裡的或輕或重都拿捏不好;若玩笑一點的說,大概整個世界都像在演鄉土劇那樣聲嘶力竭,那樣對他人懷抱著極具攻擊的防備,等著時機反擊。

要說到「母女」相愛相殺這件事,大概就是女性獨有的內在吧!

其實不是想要跟對方對著幹,而是經常在自己心裡那關過不去,既不擅長表達,又希望被別人懂得,又常被要求著要有女性的愛與包容,卻沒有得到內在相對所希望、所需要的呵護與溫柔,若是反抗了有違女性/母親的溫暖柔順,若是照著外界的希望、需要走,又在內心感到委屈及不滿,只得彆彆扭扭地一起內外交戰!

《美國女孩》的女孩主角(姊姊)就是這麼一個彆扭的角色,到了《小曉》則是小曉與母親都兩個角色更是,而外在那些面對小曉激烈的情緒而有的行為,也反射回小曉這對母女身上,加重突顯那些藏在內心對自己、對外界想發出的吼叫!

且不論「過動」這件事在這部電影裡所要被展現的究竟是什麼?或也先不論編導所要強調的是什麼?我想它都不應該是這部電影的軸心才是!它只是帶出了在群體裡,面對差異性極大,似乎特別不一樣的人,那大多數「好像都一樣」的人會怎麼看待這樣的不同?也同時讓母親這個被賦予「天生」「就要」包容、體貼、溫柔的角色,能稍微回到「別人看不到的自己」!(當然也讓很多戲裡戲外的人,對這樣的一個角色有了許許多多的不諒解及批評。)

我最喜歡的那一幕是小小與媽媽依偎在一起的床上。

不管是母女的相愛相殺,或是自己內在的矛盾衝突殺得自己遍體鱗傷,總是會有累的時候,那時候要記得放過自己和放過對方,再從那樣的「放過」之中,用極慢地速度與這世界和平共處。我想,這應該也是面對任何不同於他人或他人與自己不同的特質,《小曉》要傳達的吧!特別是在這個訊息流竄快速,情緒過於高張的時代裡,每個人都要學習的技能:

也許你不需要特別同理什麼,但在情緒的反應可以緩慢一點、和緩一些,當步調都慢了下來以後,就有機會聆聽與表達了!

陳意涵也演得很好。母親的角色不好詮釋,台灣應該要有很多母親的角色給女性演,或是有多一點中年的故事給女性演員詮釋,不要一直停在愛情故事裡!

《小曉》/2023
導演/編劇:靳家驊
主演:陳意涵、劉俊謙、林品彤

圖片來源:《小曉》Facebook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9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看電視、電影,聽音樂也讀書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4.9K會員
777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