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豆芽種果樹之人生實驗|澳洲山居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文/蔓無目的

豆芽菜便宜又營養, 但在澳洲竟身價不斐,小小一包竟然要台幣70元,持家的我當然能省則省,於是喚起過去在社區大學學過的技能-催豆芽!

綠豆芽

  1. 綠豆洗淨泡水6小時
  2. 平舖在濕廚房紙巾的容器裡
  3. 豆子每天早晚快速沖冷水澡一次

ps容器鑽孔瀝水避免泡水臭掉,豆子不能見光可以放在箱子裡或用毛巾包住。

大概五天就能採收了,這幾天較涼所以花了七天。

  • 塑膠盒的孔鑽得不夠多也不夠大,所以有些豆子泡在水裡臭掉了。
  • 一次放太多豆子,有些豆芽顯得矮短,不過不失清脆的口感。

綠豆蛻變而來的「綠豆芽」屬蔬菜類,不僅與黃豆芽一樣熱量低,更幾乎不含脂肪,還可以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及鉀離子,其膳食纖維又較白米飯來得高,可以增加飽足感,也比白米飯營養。(來源:健康2.0)

raw-image
raw-image

奇亞籽苗

過去從未孵成功的奇亞籽,沒想到這次才一天便能見到芽快速生長,覺得應該是氣候的關係,在台灣氣候潮濕一不小心很容易發霉。

  1. 鋪在濕廚房紙巾裡
  2. 每天早中晚噴水(不要乾掉就好)。

號稱超級食物的奇亞籽六天就能採收,洗淨後當生菜沙拉夾在麵包裡,可口又健康。

才一天依稀可見小白芽

才一天依稀可見小白芽

六天已亭亭玉立~

六天已亭亭玉立~

果樹籽

在這裡鄰居們拜訪都會送上新鮮的有機蔬果,似乎大家都是農作高手,我是不是也能試試呢?地這麼大不利用一下有點說不過去,於是開始研究吃剩的果樹籽能怎麼處理。

桃子、李子籽

籽放兩天乾了後便能用工具撬開,第一次力道不會拿捏,於是很多籽就這樣被我弄死碎了滿地......

有的乾燥太多天,打開後也變成乾了,所以不要學我偷懶~

櫻桃、柳橙籽

櫻桃、柳橙吃完後就能破殼,有些人則會先泡水變軟,我太懶於是櫻桃直接破殼取出籽,柳橙籽則用手撕開軟殼。

以上的籽取出後還有薄膜,得泡水較易取下

  1. 破殼取下薄膜後便能放在鋪濕廚房紙巾的容器裡
  2. 再蓋上一層濕廚房紙巾
  3. 每天打開蓋子噴水保持濕潤

從左至右分別為李子、桃子(尚未去除薄膜)、櫻桃(中間)、柳橙(右邊),其中柳橙籽最快發芽,可以移至小土盆種植。

raw-image
如天鵝般的芽

如天鵝般的芽


芽菜的部分流程簡單易成功,但果樹是第一次操作,屬實驗性質,期待移植到土裡後能健康長大。

「我直接去種植場,買幾顆小果樹回來給妳種比較快。」M見我忙進忙出,表示用種子種太慢,成功的話也得等個兩三年才有果實可以吃。

的確,用果樹籽種很慢,但除了買小樹回來種外,將吃剩的籽收集起來,看著它們慢慢發芽長大,不也挺有趣的嗎?

如果長不大,當成觀賞盆栽欣賞也很賞心悅目,種成功了猶如照顧寶寶一樣,那心情一定不是直接買小樹來種就能得到的成就感

從種植看人生

「當你種植蔬菜時,如果它長得不好,你不能責怪蔬菜,你會尋找它表現不好的原因」—一行禪師

從小籽也能成大樹,種植進入心流的過程似乎也能學習用不同觀點看人生,很喜歡一行禪師用種植來形容並看待問題的產生。

禪師認為責備是沒有積極的作用,試圖用理性和論證來說服別人也是無效的,所以沒有責備、沒有推理、沒有爭論,只有理解,就能做到愛。

可以理解他想表達的是,對待家人朋友的問題我們也有責任,一起找出原因比起一昧的責備更加來得重要


沒想到只是要分享種植趣,寫著寫著便想到一行禪師這名言很適合放進來。總之,一起玩起來吧,也許孵豆芽或是種植的你,進入心流後也會對人生有不同的體悟,期待你的分享喔。^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3/12/28
好寫意的生活,落實自給自足呢!
蔓無目的-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8
Angela Chen 哈哈 努力中~ 為省錢的自給自足💪😁
自己種東西真的很好玩呢!然後~我也很喜歡一行禪師~哈~離題了。
蔓無目的-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8
烹飪睡覺泡茶喝 對啊!! 反正試不用錢 就當實驗😁我也愛一行禪師 很多名言佳句 值得放在腦中細細品嘗 😊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2023/12/28
豆芽菜算是我很喜歡的蔬菜之一,沒想到在澳洲居然一包來到70元 ! !
蔓無目的-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8
艾克星貨鋪 對啊!! 在台灣好似不用錢 連上館子吃飯都會放一大坨 結果在澳洲貴桑桑 ~ 😅
安立格-avatar-img
2023/12/28
可以考慮種些“火箭”,就是芝麻葉。我每次都要買三,四包,Coles, Woolworth 賣一包3塊錢。愛吃沒辦法😊
蔓無目的-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8
安立格 好喔 謝謝你😊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3/12/28
貪方便的話,農作直接市場買最快;有地的話,買小樹回來種比較有成就感;從種子開始種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最有趣。蔓蔓的小芽們都好可愛,已經很療癒了(最後一張真的像天鵝),期待來年嘍!❤️
蔓無目的-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8
陽台觀察者 真的 等水系統弄好 就能去買小樹了 同時玩一定很有趣 😁謝謝觀察者的鼓勵 希望小芽們在你的祝福下都能健康長大😊
avatar-img
蔓無目的's 異國手札
29.6K會員
474內容數
藉紀錄分享異國生活點滴,以覺察與整理躁動不安的靈魂,是日常隨筆也是生活碎念,期待能用不同視角看待這美麗的世界。📍NSW, Australia
2025/04/24
水不只是方便生活,它像是一種連結,把這段山居歲月,輕輕地推進了下一章~
Thumbnail
2025/04/24
水不只是方便生活,它像是一種連結,把這段山居歲月,輕輕地推進了下一章~
Thumbnail
2024/09/06
吶喊的同時想想隱藏中的小幸福?!
Thumbnail
2024/09/06
吶喊的同時想想隱藏中的小幸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透過種植綠豆芽、奇亞籽和果樹籽等家中食材,不僅營養豐富,也具有實驗性質的種植活動,提供過程簡單易操作的種植方法,進入心流的過程更能學習用不同觀點看人生,享受親手培養綠色有機食材的成就感。
Thumbnail
透過種植綠豆芽、奇亞籽和果樹籽等家中食材,不僅營養豐富,也具有實驗性質的種植活動,提供過程簡單易操作的種植方法,進入心流的過程更能學習用不同觀點看人生,享受親手培養綠色有機食材的成就感。
Thumbnail
小琳和小莉好不容易同時休假,兩人擠在租屋處一個小廚房,這次要來做最簡單的豆芽菜料理-清炒豆芽菜。 小琳開口說道:「基本上準備兩個食材就好,其他就是調味料而已。」 小莉開啟手機錄音,一邊認真聽講。 食材清單 豆芽菜 韭菜 蒜頭 沙拉油/植物油/醬油/香油/鹽巴/煎魚粉
Thumbnail
小琳和小莉好不容易同時休假,兩人擠在租屋處一個小廚房,這次要來做最簡單的豆芽菜料理-清炒豆芽菜。 小琳開口說道:「基本上準備兩個食材就好,其他就是調味料而已。」 小莉開啟手機錄音,一邊認真聽講。 食材清單 豆芽菜 韭菜 蒜頭 沙拉油/植物油/醬油/香油/鹽巴/煎魚粉
Thumbnail
以前在大都市生活時,買回來的新鮮蔬菜,都是直接下鍋煮,從未親手醃製保存,畢竟量少,沒有延長食用期限的需求。但如今在台東擁有自己的農場,不管種什麼蔬菜,都希望能夠儘量延長食用期限,才不會過度依賴用買的。
Thumbnail
以前在大都市生活時,買回來的新鮮蔬菜,都是直接下鍋煮,從未親手醃製保存,畢竟量少,沒有延長食用期限的需求。但如今在台東擁有自己的農場,不管種什麼蔬菜,都希望能夠儘量延長食用期限,才不會過度依賴用買的。
Thumbnail
以往作天貝都要剝掉黃豆皮,這麼辛苦的事情我大概只能玩一次,這次朋友分享了一種懶人天貝法,到底多方便呢? 一起來看! 自製天貝好簡單,免剝皮,電鍋按下去,天貝菌撒一撒就完成了。溫度濕度控制是重點,學會養小寶貝就能天天吃天貝啦!! 花豆天貝也好好吃喔! 什麼豆都能玩看看,連米飯都能作天貝呢!
Thumbnail
以往作天貝都要剝掉黃豆皮,這麼辛苦的事情我大概只能玩一次,這次朋友分享了一種懶人天貝法,到底多方便呢? 一起來看! 自製天貝好簡單,免剝皮,電鍋按下去,天貝菌撒一撒就完成了。溫度濕度控制是重點,學會養小寶貝就能天天吃天貝啦!! 花豆天貝也好好吃喔! 什麼豆都能玩看看,連米飯都能作天貝呢!
Thumbnail
一茶壺,一菜園。 一包綠豆,每個禮拜都有美味的豆芽菜。 日常零嘴也好,隨意料理也好,百搭萬用。
Thumbnail
一茶壺,一菜園。 一包綠豆,每個禮拜都有美味的豆芽菜。 日常零嘴也好,隨意料理也好,百搭萬用。
Thumbnail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Thumbnail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