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21台東農莊生活隨筆(16):自耕自食的生活真是美妙──烤芭蕉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最近我們家飯桌上的蔬菜,最常見到的是茄子、秋葵和絲瓜,這些是夏季盛產的蔬菜,今年我們傻人有傻福(有朋友覺得我們太傻,幹嘛花那麼多時間和體力種菜),這三種蔬菜都大豐收。

 幾乎天天可以採到六人份蔬菜

幾乎天天可以採到六人份蔬菜

我把茄子切段,熱鍋後放油,再放進茄子。以無水烹調的方式,把茄子裡的水份逼出來,然後利用這些水份,把茄子煮軟。不加任何調味料的茄子起鍋後,澆上薑泥蒜泥醬油,就是一盤人間美味。

秋葵也是用平底鍋加一杯水煮到水份收乾,差不多十分鐘左右,就軟了。一樣不加任何調味料,起鍋後澆上薑泥蒜泥醬油。

夏天的時候,我喜歡用薑泥蒜泥醬油來搭配蔬菜,因為生薑生蒜可以殺菌,而且加上醬油當沾醬,實在好吃。

至於絲瓜,更是適合無水烹調。熱鍋放油爆香薑絲,放進切片或切滾刀塊的絲瓜。先小火兩分鐘,逼出絲瓜內的水份,然後轉中大火煮兩三分鐘。這時,原本的炒絲瓜,會變成絲瓜湯!等絲瓜熟軟,加入一點點岩鹽或海鹽,放些海帶芽,講究點再澆上蛋液,就成了非常鮮甜的絲瓜湯。我超愛這種絲瓜湯!

因為喜歡吃芭蕉,我們的農場上,種植幾十棵芭蕉樹。這些芭蕉樹只有在最初種下小苗時,需要天天澆水一陣子,之後就完全放任。

芭蕉樹如果有施肥,種下後大約一年多可以結果。我們的芭蕉樹是完全任其自然成長,大約兩年才會結果。雖然沒有施肥,但果實都碩大甜美,令人驚豔。

芭蕉一結就是一大串

芭蕉一結就是一大串

光三根芭蕉就超過一斤重了

光三根芭蕉就超過一斤重了

我們家六個人,有三個喜歡吃新鮮芭蕉。新鮮芭蕉採收下來,都是一大串,夏天熱,熟得快,往往吃不了幾天,就熟爛無法再吃,真是可惜。我們家的雞和狗都喜歡芭蕉,雖然可以分給牠們吃一些,但如果我們可以多吃些,當然更好。

我和孩子都愛吃芭蕉乾,但買芭蕉乾太貴,自己製作則是沒蔬果烘乾機,家裡也沒烤箱。

後來我靈機一動,把家裡一個可控溫的插電型鐵板鍋拿出來,鋪上烘焙紙,再排上切對半的新鮮芭蕉。

我設定攝氏180度,烤20分鐘後,翻面再烤20分鐘。這鐵板鍋的蓋子,密封效果很好,芭蕉在烤的過程中,會釋放許多水蒸氣。經過幾次的實驗,烤的時候我把鍋蓋留一點縫隙,讓水蒸氣可以出來一些,這樣芭蕉就不至於太溼。


 不銹鋼平底烤鍋

不銹鋼平底烤鍋


 烤好一面,翻面再烤

烤好一面,翻面再烤

烤了40分鐘的芭蕉,甜度大增,口感也較紮實,非常好吃。平常吃一根新鮮芭蕉嫌太飽,但烤芭蕉可以連吃兩根還嫌不夠,所以每次烤芭蕉乾,總是很快就搶食一空。花40公分鐘烤一盤,5分鐘不到就吃完。


 烤好了

烤好了

有時懶得烤,芭蕉一下子就太熟太軟,沒辦法烤了,只能丟給雞吃。最近想到一個好辦法,就是每次要烤,就連續烤兩鍋。烤好後放涼,剪成一口大小,冷凍起來,這樣隨時都有芭蕉乾當零嘴吃。


 這芭蕉乾真的很好吃

這芭蕉乾真的很好吃

也只有自己種的,才能這麼豪邁的吃,完全不計成本,這是自耕自食的美妙,箇中滋味,做了就會知道,呵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sha Chen-avatar-img
2021/07/27
感覺芭蕉可以做成芭蕉蛋糕嘛?
予晞🌸-avatar-img
2021/07/16
分享一個芭蕉的小故事哈哈。我們家爸爸因爲媽媽說喜歡吃香蕉,某一年直接種了20株,結果後來吃不了這麼多覺得浪費,又全部砍掉,因爲媽媽也吃膩了😂
avatar-img
我蓋了一間農舍
1.0K會員
328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我蓋了一間農舍的其他內容
2021/10/01
我大學時,誤讀了電腦系,沒天分,沒興趣,成績亂七八糟。畢業後做了兩年電腦工程師,表現可想而知。當時誤以為再深造,實力就不會這麼差,結果竟然還真的讓我申請上美國的研究所,繼續攻讀電腦科學。
Thumbnail
2021/10/01
我大學時,誤讀了電腦系,沒天分,沒興趣,成績亂七八糟。畢業後做了兩年電腦工程師,表現可想而知。當時誤以為再深造,實力就不會這麼差,結果竟然還真的讓我申請上美國的研究所,繼續攻讀電腦科學。
Thumbnail
2021/09/03
吾家有女初長成,大女兒今天滿18歲! 回想18年前,朋友開車載我們走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去宜蘭羅東把11天大的女兒接回家。那天下午出發,回到家已經凌晨。她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也是上帝眼中的珍寶。我們非常感恩,上帝能把她賜給我們做女兒。  
Thumbnail
2021/09/03
吾家有女初長成,大女兒今天滿18歲! 回想18年前,朋友開車載我們走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去宜蘭羅東把11天大的女兒接回家。那天下午出發,回到家已經凌晨。她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也是上帝眼中的珍寶。我們非常感恩,上帝能把她賜給我們做女兒。  
Thumbnail
2021/08/14
我愛看書,尤其是小說,但我有很多年沒買小說了,主要是受不了劣譯和新潮的文字風格。雖然不再買小說,但我有許多珍貴的藏書可以輪流看。為了不被數量龐大的書淹沒生活的空間,我只留那些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書。我所謂的好書有幾個必要條件:文字優美、內容感人,最重要的是,能夠影響價值觀甚至改變生命。
Thumbnail
2021/08/14
我愛看書,尤其是小說,但我有很多年沒買小說了,主要是受不了劣譯和新潮的文字風格。雖然不再買小說,但我有許多珍貴的藏書可以輪流看。為了不被數量龐大的書淹沒生活的空間,我只留那些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書。我所謂的好書有幾個必要條件:文字優美、內容感人,最重要的是,能夠影響價值觀甚至改變生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前在大都市生活時,買回來的新鮮蔬菜,都是直接下鍋煮,從未親手醃製保存,畢竟量少,沒有延長食用期限的需求。但如今在台東擁有自己的農場,不管種什麼蔬菜,都希望能夠儘量延長食用期限,才不會過度依賴用買的。
Thumbnail
以前在大都市生活時,買回來的新鮮蔬菜,都是直接下鍋煮,從未親手醃製保存,畢竟量少,沒有延長食用期限的需求。但如今在台東擁有自己的農場,不管種什麼蔬菜,都希望能夠儘量延長食用期限,才不會過度依賴用買的。
Thumbnail
番茄一直是我冰箱裡的常備蔬果,不論是番茄燴飯、番茄麵,或是番茄+蛋料理、番茄+時令蔬菜料理,有著太多的組合,如今夏天是絲瓜的盛產季節,番茄配絲瓜,紅配綠,酸甜的組合真的是好吃又下飯啊。 材料:絲瓜、番茄、九層塔、鹽 作法步驟: 1.絲瓜削皮洗淨後切條或切片、番茄洗淨後去蒂切片。 2.絲瓜放入不沾鍋內
Thumbnail
番茄一直是我冰箱裡的常備蔬果,不論是番茄燴飯、番茄麵,或是番茄+蛋料理、番茄+時令蔬菜料理,有著太多的組合,如今夏天是絲瓜的盛產季節,番茄配絲瓜,紅配綠,酸甜的組合真的是好吃又下飯啊。 材料:絲瓜、番茄、九層塔、鹽 作法步驟: 1.絲瓜削皮洗淨後切條或切片、番茄洗淨後去蒂切片。 2.絲瓜放入不沾鍋內
Thumbnail
台灣的葉菜,大多需要寒冷的氣候才長得好,所以夏天的葉菜選擇較少,大多是地瓜葉、空心菜、皇宮菜之類。但炎熱的夏天,瓜類和豆類長得好。看來,上帝是要我們在不同的氣候和季節吃不同的蔬果。
Thumbnail
台灣的葉菜,大多需要寒冷的氣候才長得好,所以夏天的葉菜選擇較少,大多是地瓜葉、空心菜、皇宮菜之類。但炎熱的夏天,瓜類和豆類長得好。看來,上帝是要我們在不同的氣候和季節吃不同的蔬果。
Thumbnail
 當芭蕉熟得太快,來不及吃。  當絲瓜結太多果實,快要吃膩。  做煎餅正合適,很快就會一搶而空!  
Thumbnail
 當芭蕉熟得太快,來不及吃。  當絲瓜結太多果實,快要吃膩。  做煎餅正合適,很快就會一搶而空!  
Thumbnail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Thumbnail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Thumbnail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Thumbnail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Thumbnail
所謂居家辦公,代表我不用帶便當了,還多了很多時間可以料理。吃了幾天乾麵和沙拉之後,我把腦筋動到西瓜上。三級警戒之前,我實在太想吃西瓜了,不小心衝動購買抱回來一顆大西瓜。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處理一顆完整的西瓜,切得很醜也無妨,反正直接吃、打果汁喝都好,沒想到連續吃了兩三天之後體質偏寒的我皮膚開始發癢。
Thumbnail
所謂居家辦公,代表我不用帶便當了,還多了很多時間可以料理。吃了幾天乾麵和沙拉之後,我把腦筋動到西瓜上。三級警戒之前,我實在太想吃西瓜了,不小心衝動購買抱回來一顆大西瓜。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處理一顆完整的西瓜,切得很醜也無妨,反正直接吃、打果汁喝都好,沒想到連續吃了兩三天之後體質偏寒的我皮膚開始發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