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成功讓這電影,成為一個不像電影的電影。比起電影,導演更想尋求一種錄影。把越繁鎖的日常,原封不動的搬上大螢幕,沒什麼劇情。為了讓他更接近真實,所以讓他片長3小半。這部電影閉著眼睛也能看,只要聽裁縫機的聲音就是重點了。雖然聚焦在日常的電影很多,但很少有電影像這部是這麼完全的,直接讓電影感消失在電影裡面。就是逼你看一群織童裝的工廠勞工,一天又一天的反覆織布。不是要你感受到真實,而是真的是事實。所以才會入圍紀錄片。
但是雖然是紀錄片,但導演還是有在電影裡面動了一些手法,不是那麼完全的紀錄片,而還是個電影,還是有一些劇情、人物關係在裡面繞著。
浙江織里鎮,中國童裝之都,年產14億件童裝,裡頭有18000家工作坊,中國八成的童裝都來自這個鎮。就是專門拍裡頭的20到35歲的童裝勞工的工作日常模樣,以及他們下班的每一個日常。雖然片名叫青春,好似青春就是人生最精華的時候,充滿可能性跟挑戰。然而電影裡的確有年少輕狂,也有稚嫩又單純的模樣,但是卻那麼的無聊,勞資糾紛就是青春的挑戰。如果我們把人生,真的不用戲劇方式表達出來,真的一天下來就是那麼的無聊,沒有特別精彩地方,如果有精彩! 那一定是苦的,這電影就是如此。
特別是底層勞工階級的人,真的除了每天反覆做工之外,就什麼也沒有了。但片尾導演又用「感謝你們在電影中展現出的精采生活」這等話來形容這部作品。的確看似無聊又繁瑣的日常,還賺不到錢,但還是照常過日子,還是有歡笑,還是有很多快樂時光。
很意外,這種電影,裡頭的勞工雖然都底層又低薪,但他們似乎都過得挺快樂的,一般只要看到這種底層勞工為題材的電影,就會覺得是不是又是很可憐的電影,但很意外完全不是這樣,大部分的人都笑笑渡日,儘管住的又破又窮,賺不到錢,甚至待遇不好被迫離職,還負債,即使如此還是能夠笑得出來,依然還是能在生活中,找到樂趣。
上班就上班、下班就躺著滑手機、網咖、打鬧、吃喝、男女之間開開玩笑、玩玩交友軟體、看看抖音,雖然賺不到錢,但拜文明進步所賜,娛樂上還是有些品質,人生好像就這樣子,不會有什麼特別意義,如果說人生有什麼特別意義,這就是意義。這部電影註定與觀眾走很近,因為每一個勞工都是這樣,上班又下班,如此~~。不知道為什麼,還會有點羨慕他們生活。
但是~~整體來說,還是一種苦。讓我印象深刻,就是最後那場勞資糾紛。勞工付出勞力,得不到該有的薪資條件,老闆自己也無奈大環境的不好,童裝產量那麼大還賣不了。勞工更是可憐,一個月做了14000件衣服,只拿了4500塊人民幣,就算老闆與勞工雙方有困難,也會因為生活而被迫不能諒解對方,勞工因為薪資少還被迫走人。
最後一個場景,被剝削後離職的勞工好不容易回到家裡,家裡裝飾的多麼氣派,而原來對一個勞工來說,人生就是為了這個。只是有一個小窩可以安生立命,就很好了,但世界總是那麼艱難,安生立命就是一個很大的難度。夢想? 根本連想的機會都沒有,能生存就是夢想。
而且3小時半的時間,場景幾乎都是在同一個地方的感覺。同樣住處、同樣工廠,住處又很髒、工廠又小又破,生活品質不好、條件也不好。再努力都賺不到什麼錢,青春就是在這種反覆的窮酸中渡過。
可是電影傳達出來的人際關係,卻讓人這麼羨慕。好像沒有什麼心機,很單純的談著戀愛、上班還能聊天、洗澡睡覺還能開玩笑,至少還有網咖可以打,雖然賺不到錢,但這種事情,應該每個人想做就做得到吧? 有這樣的快樂,人生就夠了吧?
雖然裡面又窮又髒,但我好羨慕他們的生活。真正的快樂,好像也不是環境的好壞,而是人跟人之間的單純互動、單純愛情、單純友誼。生活單純,有得吃穿有朋友與女朋友,就足以是快樂了。
其實大部份的勞工,人生都是在重覆中渡過,精不精彩只能用心態來調整,就算是青春又年輕,只要身為勞工也就只是這樣,沒有什麼特別。沒有什麼很大的可能性,現實就是現實。身為也是低薪工廠勞工的我,看了很有感。好像每天也只能這樣,還能怎麼辦?
也同樣生在一個,低薪買不到房的國家裡,如果你也正是這樣的人,很歡迎來看看這部片。而且這部片還只能在電影院看,因為很少人有耐性能乖乖在家裡,專心看完一部3小時半,又沒戲劇效果的電影。
每天賺錢,還不能過得更好,但又不得不賺,可是~~我們可以選擇當個快樂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