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寫,情緒的社會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隨寫,就是隨便寫寫。

明明就是類似自動書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但卻好像沒什麼可寫。我不相信人的無意識沒任何東西可寫,但此刻無意識的東西就是出不來。已經寫了三兩行了,還是這樣沒意義的內容。

必須挖掘陰影嗎?其實我最近還蠻常感覺到抽搐前的恐慌感要回來了。但是總是在臨界點前,那種感覺就又消退了。一種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概念。

我不知道是不是意識焦點不再聚焦於陰影的緣故有關。不知道這樣算不算一種逃避?

也許算吧,但那又如何?我不想靠著陰影或負面的情緒來建立自我。我有更多想做的事,想慾望的慾望,我想讓「自己」被這些東西充滿,而不是那些瑣碎的負面情緒。(是的,自我是建構出來的)

但人就是賤,好像不展現自己的陰影就沒了自我似的。

不,或者應該說,W今天跟我講,做為一個創作者,是不宜有宗教信仰的。這我很瞭解,因為會被那些乖乖的思維給侷限住了。但我還是覺得,因為如此就耽溺在那些負面的陰影也太討厭了。

所以我討厭邱妙津。最近東華創英所幾位老師相繼過世,據說許多那裡畢業的創作者也自願或被迫的要生產出悲傷的東西。

raw-image


我想起《漫長的藉口》這部片,明明老婆死了,男主角卻因為過於自戀而無法感受到失去他人的悲傷。而當他逐漸能理解到「人生就是他者」這道理時,卻又覺得那些過於耽溺於悲傷的人很討厭。

真的很討厭。我記得我奶奶死的時候,我的老師,我的同學一直問我,梓源,你還好嗎?你有沒有怎麼樣?

大概是我表現太淡定的緣故吧。

也記得我國中同學死掉時,去靈堂看他,每個人都哭的跟狗一樣時,我卻只覺得忽恍沒現實感,但你說悲傷嗎,好像又沒到那程度。

為什麼我們要假設碰到什麼情境就要有什麼情緒呢?

《四重奏》第三話,小雀的父親死了。因為父親是詐欺犯的緣故,所以小雀大半生都被霸凌著。因此父親死的時候,小雀沒有哭。後來哭了,卻是因為他被強迫著要去醫院見父親遺體的緣故。

情緒從來不是這樣設定出來的東西。

有憤怒就憤怒,有悲傷就悲傷,什麼都沒有就什麼都沒有。

但很多很多時候,人類無法那麼坦然吧。

因為「人生就是他者」,生活是由各種與他人的關係建構起來的,所以,情緒有時變成了社交工具。當你沒有情緒時,就容易變成邊緣人。所以你要附和著他人笑,附和著他人悲傷。彷彿沒情緒就沒自我似的。

《便利店人間》的主角就是這樣,沒什麼特別的情緒。原本應該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所以才有情緒的,但很多人卻是不處理事情,只表現情緒,這點讓主角覺得人類是個莫名其妙的生物。結果主角就被當成怪人了。

原來情緒的展現,也是社會化的一環。沒有展現出人們設定的情緒,就會變成邊緣人。

是呀,情緒何時收何時放,真的也很講求學問。

--寫於2017.12.5


avatar-img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
這是一份假名為podcast與自由書寫的私人告白。回顧了2023年,乃至這3年的精神低靡狀態,我決定跟他們道別。2023認識了同樣emo的ano,真的是這一年最棒的禮物。我想就像她的歌曲陳述的那樣,如何活出自己,這不是一時軟弱的衝動,而是人生的永恆課題,是永遠的衝動
其實我算塔羅有時還蠻感覺、蠻直覺的。感知抽牌的人的情緒,感知牌面的情緒。像是在看一齣戲、在讀一場夢一樣。能感知這些情感,大概就能猜測未來會如何演變。因為情緒也總是有他的軌跡在。
此篇探討文學創作中的敍事視角、政治正確與倫理議題。我藉由藤原新也的作品,談及如何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中。對於散文是否能虛構,我認為以閱讀效果角度看這問題,重要的是讓讀者有帶入感。此外,我也引述攝影與流行歌曲的案例討論倫理標準的多變性,認為藝術家應以藝術專業面對創作爭議。
命名是一種自己對自己、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但也是一種投射:有時我們想從他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但忘了他人對我們的投射有時也是一種貼標籤。
「藝術」的概念,其實是這兩三百年才發明的概念,而人類繪畫的行為卻很早就有了。然而隨著當代藝術越來越重視理念、哲思的重要性時,繪畫的技巧、繪畫獨有的感性、語言等等都被這些觀念性的東西給壓抑了。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
這是一份假名為podcast與自由書寫的私人告白。回顧了2023年,乃至這3年的精神低靡狀態,我決定跟他們道別。2023認識了同樣emo的ano,真的是這一年最棒的禮物。我想就像她的歌曲陳述的那樣,如何活出自己,這不是一時軟弱的衝動,而是人生的永恆課題,是永遠的衝動
其實我算塔羅有時還蠻感覺、蠻直覺的。感知抽牌的人的情緒,感知牌面的情緒。像是在看一齣戲、在讀一場夢一樣。能感知這些情感,大概就能猜測未來會如何演變。因為情緒也總是有他的軌跡在。
此篇探討文學創作中的敍事視角、政治正確與倫理議題。我藉由藤原新也的作品,談及如何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中。對於散文是否能虛構,我認為以閱讀效果角度看這問題,重要的是讓讀者有帶入感。此外,我也引述攝影與流行歌曲的案例討論倫理標準的多變性,認為藝術家應以藝術專業面對創作爭議。
命名是一種自己對自己、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但也是一種投射:有時我們想從他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但忘了他人對我們的投射有時也是一種貼標籤。
「藝術」的概念,其實是這兩三百年才發明的概念,而人類繪畫的行為卻很早就有了。然而隨著當代藝術越來越重視理念、哲思的重要性時,繪畫的技巧、繪畫獨有的感性、語言等等都被這些觀念性的東西給壓抑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寫作的成長與自我認識對於作家的重要性。通過分享個人經歷與觀察,作者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作家,包括斜槓作家、文藝作家及故事創作者,並強調瞭解自己的作者類型能幫助提升創作的精準度及吸引目標讀者。文中也提及了作者意識及其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鼓勵那些尚在摸索的創作者堅持寫作,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與聲音。
Thumbnail
國小的時候就經常在納悶著為何要有家庭聯絡簿這玩意兒? 當然會想寫此篇主要是最近對聯絡簿的存在突然有了新的見解,換作是以前從未想過那本子意義呢!
失敗又何妨 自從上次市集的經驗,我才知道一個小小攤位要準備的東西遠比想像的多。 這樣的失敗經驗也算是值得,那次市集在台上唱歌也結交一位喜歡喝咖啡的朋友。 7月份離職我就開始在籌備創業;也特意坐火車去台北、桃園上課。 這一個月我覺得本身成長不少或者自己領域去開發;但阻力與壓力遠比自己想像的
Thumbnail
空虛、寂寞、靜默,所以我只能猜想、躊躇、泛起淚光。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即將捨去的自己 是那個慣性憂鬱的自己 有這樣的感覺
Thumbnail
喜歡藝文作品,也有陣子常自己創作。透過它們,我看見、共感、抒發那些屬於人類幽微或者深埋的情感。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對於陰影或隨之引發的情緒上癮了。
Thumbnail
「教育,是人類條件的偉大平衡器。」我個人覺得這句話是十二年國教最核心的的關鍵,無論你身處台灣這片土地的哪一處、家庭的社經背景如何,通過義務教育是一條能夠學習進而翻轉生命道路的最佳路徑。 近年來,許多學校更推行了結合情緒教育的學習,其中最多學習團體學習效仿的即是社會學習情緒(SEL)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寫作的成長與自我認識對於作家的重要性。通過分享個人經歷與觀察,作者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作家,包括斜槓作家、文藝作家及故事創作者,並強調瞭解自己的作者類型能幫助提升創作的精準度及吸引目標讀者。文中也提及了作者意識及其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鼓勵那些尚在摸索的創作者堅持寫作,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與聲音。
Thumbnail
國小的時候就經常在納悶著為何要有家庭聯絡簿這玩意兒? 當然會想寫此篇主要是最近對聯絡簿的存在突然有了新的見解,換作是以前從未想過那本子意義呢!
失敗又何妨 自從上次市集的經驗,我才知道一個小小攤位要準備的東西遠比想像的多。 這樣的失敗經驗也算是值得,那次市集在台上唱歌也結交一位喜歡喝咖啡的朋友。 7月份離職我就開始在籌備創業;也特意坐火車去台北、桃園上課。 這一個月我覺得本身成長不少或者自己領域去開發;但阻力與壓力遠比自己想像的
Thumbnail
空虛、寂寞、靜默,所以我只能猜想、躊躇、泛起淚光。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即將捨去的自己 是那個慣性憂鬱的自己 有這樣的感覺
Thumbnail
喜歡藝文作品,也有陣子常自己創作。透過它們,我看見、共感、抒發那些屬於人類幽微或者深埋的情感。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對於陰影或隨之引發的情緒上癮了。
Thumbnail
「教育,是人類條件的偉大平衡器。」我個人覺得這句話是十二年國教最核心的的關鍵,無論你身處台灣這片土地的哪一處、家庭的社經背景如何,通過義務教育是一條能夠學習進而翻轉生命道路的最佳路徑。 近年來,許多學校更推行了結合情緒教育的學習,其中最多學習團體學習效仿的即是社會學習情緒(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