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的不是我們看到的,而是我們想像的。《心向群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沒辦法告訴妳,這座山讓我有多著迷。」

──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


如果要提出一本這兩年來對我影響最深的書籍,《心向群山》是不二之選。這本書就像再再出現在馬洛里生命中的聖母峰,每當我閱讀與山有關的作品,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的書寫總會不知不覺潛入思緒。

寫下「山」的轉變:從贅物到聖杯

麥克法倫自己在書中曾直接言明,這本書的目標為「試著要解開那些想像高山的方式是如何隨著時間而出現轉折」。透過接近三個世紀的各式文獻資料,《心向群山》呈現出西方社會主流觀點中的「山」是如何從「地球上的巨型贅物,對地表既無用途也無可觀之處」變成人人心嚮往之莊嚴的自然神殿。其轉變之大不僅令人嘖嘖稱奇,更使讀者感受到文化洪流那沛然莫能禦的強大威力,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悲劇發生:

前人對高山地景的情感與態度所合成的綜合體一路傳到馬洛里之手,而且是早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經遺贈給他,並在很大程度上事先決定了他對這一竊的反應──這一切的危險、魅力,以及意義。

失落在聖母峰的馬洛里,在麥克法倫的筆下成了這場文化洪流的祭品,但同時也昇華為最佳的宣傳與象徵。正如馬洛里的老友楊恩對他的稱呼:「加拉哈德(Galahad)」,當「山」在大眾的眼中幻化為眾人所追尋的聖杯,那總會有前仆後繼的騎士踏上這條追尋之路。而現實一如神話,最純潔的追尋者讓自身與神話融為一體,絕塵而去。

文化差異與反思

很難想像,面對「山」時那些稀奇古怪、偶而也有些滑稽的想法與回應,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是西方社會的共同想法。讀著那些來自百餘年前人們的紀錄,一方面讓人趣味盎然,一方面也使人對所謂的「個人喜好」有所警覺,這在某個程度上這是否也不脫所處環境無意識的層層堆疊?忽然間,麥克法倫在《心向群山》中寫下的這段文字,竟多了點「緣起性空」的味道。

我們對於風景的種種反應,主要是文化的成果。那也就是說,當我們看著一個景象,我們看到的並不是景象本身,而主要是我們認為自己看到了什麼。


同樣的理由,東方社會對「山」的想像,必然也與《心向群山》鎖定的討論範圍有著頗大的差異。至少華人社會自古以來對「山」的看法便與西方不同,行筆至此,腦海想起李白便曾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句子:「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這首詩寫他夢遊壯闊的天姥山尋仙,雖然山勢壯險,卻再再與李白想像中夢幻的仙人相,「山」帶來的感受與西方人截然不同。近來讀《登一座人文的山》,不只兼論東西方,更補上台灣本地的歷史脈絡,頗能在此與《心向群山》相呼應。

小結

麥克法倫非常清楚,一本書的篇幅本就不可能完整理出人類文化的轉變痕跡、遑論說清「山」對人們那無可言喻的魅力與召喚。相對於汗牛充棟的史料所帶來的窒息感,麥克法倫刻意在每一章中都寫下了與主題相關的個人體驗,讓讀者得以透過他的個人視野檢視這些主題,而這也將《心向群山》提升為當代每位讀者都能有所感悟的經典,而非只有大量資料的堆砌。

畢竟縱使人對「山」的感受有其過往的文化脈絡,每個走入山間的人都依然保有自己與山的那份秘密約定,這份促使人們不斷走進山中的真實動力,或許自始至終都不可能為外人所知,正如麥克法倫在全書結尾寫下的那場奇妙相逢。

那是在大雪紛飛的花楸樹山(Beinn a’ Chaorainn)中,他在山徑上偶遇一隻黑尾的雪兔,一人一兔相視良久。在孤寂的雪中,原本平行的生命意外交集,那是一份悸動,也是一份驚奇,杳無人煙的雪山自此有了無人能知的意義。


原載於:【讀者舉手】我們看到的不是我們看到的,而是我們想像的。《心向群山》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飽讀終日的沙龍
19會員
56內容數
飽讀終日固然好,有時也需帶點餓。 但若有機會能吃飽,誰真的想stay hungry?
飽讀終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2025/04/17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2025/04/02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2025/04/02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2025/03/26
在這趟充滿磨難的旅程終點,並沒有什麼珍貴寶藏,也沒有顯赫名聲。格得只是單純擁抱了亟欲擺脫的過去,他總算明白如今的自己正是由過去蛻變而來,而光是要辨識出過去內心的黑影,便需鼓起超乎常人的勇氣。「格得」,這一聲既熟悉又陌生的叫喚,不多不少,圓滿了自己...
Thumbnail
2025/03/26
在這趟充滿磨難的旅程終點,並沒有什麼珍貴寶藏,也沒有顯赫名聲。格得只是單純擁抱了亟欲擺脫的過去,他總算明白如今的自己正是由過去蛻變而來,而光是要辨識出過去內心的黑影,便需鼓起超乎常人的勇氣。「格得」,這一聲既熟悉又陌生的叫喚,不多不少,圓滿了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大家還好嗎? 不斷的餘震讓我分不清是地震還頭暈了, 還是寫了讀書心得跟大家分享。 今天聊的繪本是《愛是什麼?》, 作者是麥克.巴奈特, 知名的「形狀三部曲」和《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都來自他和雍・卡拉森, 每次看到「麥克.巴奈特」這個名字, 就開始期待會是本怎樣「出
Thumbnail
大家還好嗎? 不斷的餘震讓我分不清是地震還頭暈了, 還是寫了讀書心得跟大家分享。 今天聊的繪本是《愛是什麼?》, 作者是麥克.巴奈特, 知名的「形狀三部曲」和《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都來自他和雍・卡拉森, 每次看到「麥克.巴奈特」這個名字, 就開始期待會是本怎樣「出
Thumbnail
「神看見此景時,祂並沒有允許他們,而是使他們瞎眼,混亂他們的語言,並將他們變成他們所見。」 這是在大學一堂小說課上的期中作業,課題是要求我們運用某首歌去詮釋一段過往。 它也是我為我自己青春的告解,謹以此獻給那些徬徨在人際間疏離感的人們。
Thumbnail
「神看見此景時,祂並沒有允許他們,而是使他們瞎眼,混亂他們的語言,並將他們變成他們所見。」 這是在大學一堂小說課上的期中作業,課題是要求我們運用某首歌去詮釋一段過往。 它也是我為我自己青春的告解,謹以此獻給那些徬徨在人際間疏離感的人們。
Thumbnail
這本《瑪德蓮》是去年在承風書店閒晃時遇到的散文集。封面上有一隻墨黑的馬來貘,配上朱紅的底色,十分搶眼,加上久聞楊佳嫻大名,便馬上衝動購買。
Thumbnail
這本《瑪德蓮》是去年在承風書店閒晃時遇到的散文集。封面上有一隻墨黑的馬來貘,配上朱紅的底色,十分搶眼,加上久聞楊佳嫻大名,便馬上衝動購買。
Thumbnail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15億年前,你倆分道揚鑣。但即使是今日、即使你倆各自走過無盡漫長的歲月,那棵樹和你依然共享你1/4的基因。」   本書作者為美國小說家理察.鮑爾斯(Richard Powers, 1957—);鮑爾斯大學主修物理及文學,其小說的特性是專業度很高(據
Thumbnail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15億年前,你倆分道揚鑣。但即使是今日、即使你倆各自走過無盡漫長的歲月,那棵樹和你依然共享你1/4的基因。」   本書作者為美國小說家理察.鮑爾斯(Richard Powers, 1957—);鮑爾斯大學主修物理及文學,其小說的特性是專業度很高(據
Thumbnail
講者:許綺玲(中央法文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博士) 張雅婷(中央法文助理教授、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法國語文與文學博士)今早身體不適,不克出席 許綺玲老師,翻譯有羅蘭巴特的《神話學》、《明室:攝影札記》、培瑞克的《W或童年回憶》、《空間物種》 1. 本次演講介紹巴特談論攝影的四本
Thumbnail
講者:許綺玲(中央法文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博士) 張雅婷(中央法文助理教授、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法國語文與文學博士)今早身體不適,不克出席 許綺玲老師,翻譯有羅蘭巴特的《神話學》、《明室:攝影札記》、培瑞克的《W或童年回憶》、《空間物種》 1. 本次演講介紹巴特談論攝影的四本
Thumbnail
容我開門見山說一句,我對於這本書說不上喜歡,不過這書對我有特別意義。 仍記得我於多年前隨手翻閱,讀到盧梭描述自己遭遇眾叛親離的心情,坦率的揭露內心那股強烈的憤恨和孤獨感。雖然我當時對盧梭的著作、主張和經歷毫無認識(現時也不見得有多熟悉💁🏻‍♀️),不過當時陷入情緒谷底的我對於這一段非常感觸
Thumbnail
容我開門見山說一句,我對於這本書說不上喜歡,不過這書對我有特別意義。 仍記得我於多年前隨手翻閱,讀到盧梭描述自己遭遇眾叛親離的心情,坦率的揭露內心那股強烈的憤恨和孤獨感。雖然我當時對盧梭的著作、主張和經歷毫無認識(現時也不見得有多熟悉💁🏻‍♀️),不過當時陷入情緒谷底的我對於這一段非常感觸
Thumbnail
大家也許發現我甚少閱讀當代華文作家的作品,内地作家更是罕見。這次會選擇此書,純粹是我喜愛的演員推介的緣故😚。 話說我過往接觸的華文小說大多以鄉村小鎮作故事背景,我作為一個城市人實在毫無代入感。這本書卻聚焦在一個被遺忘的殘舊城市,當中一群在社會之中不上不下的小人物,這倒是一種新鮮感。
Thumbnail
大家也許發現我甚少閱讀當代華文作家的作品,内地作家更是罕見。這次會選擇此書,純粹是我喜愛的演員推介的緣故😚。 話說我過往接觸的華文小說大多以鄉村小鎮作故事背景,我作為一個城市人實在毫無代入感。這本書卻聚焦在一個被遺忘的殘舊城市,當中一群在社會之中不上不下的小人物,這倒是一種新鮮感。
Thumbnail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譯者:郭騰堅》 〔推薦理由〕 我可能錯了,一本在2023年被各大平台推爆的書,不免使人好奇這本書,為何能使每位閱讀後的讀者,心甘情願的折服於他的魅力之中? 我選在2024年的年初詳讀,也成為作者智慧的粉絲,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在沉澱心靈之後,具備勇氣面對全新
Thumbnail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譯者:郭騰堅》 〔推薦理由〕 我可能錯了,一本在2023年被各大平台推爆的書,不免使人好奇這本書,為何能使每位閱讀後的讀者,心甘情願的折服於他的魅力之中? 我選在2024年的年初詳讀,也成為作者智慧的粉絲,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在沉澱心靈之後,具備勇氣面對全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