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你,才剛要開始發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四十歲,是松浦所謂的「第二誕生日」,

正是全力衝刺的開端,光是這一點就給了許多歷經中年危機的人希望。

第一章: 四十歲是一年級生

前方等著的不是年老力衰,而是愈見韻味的人生。

為什麼會有中年危機? 松浦分析這時候人會有兩種拉鋸的力量「繼續衝的自己」和「裹足不前的自己」,雖然這時候你可能已經積累不少成就,

但也可能只是馬齒徒長,

如果能重新審視人生之旅的地圖,

不論是沉澱與歸零,或是重新學習與成長,

下半場都有機會締造新的高峰。

 

為什麼有人七十多歲還能持續在巔峰活耀呢?

松浦認為於公於私這些前輩們都抱持著「前方還有自己所未知的世界。」

閃耀著好奇的眼神,一心向學,保持著純真的心態。

另外一點松浦特別叮嚀:

花開花謝的興衰是人生的必然,要提前做好面對衰老死亡的心理準備。

切記,不要把三句話掛在嘴邊

「我不做這種事。」

「抱歉,我不知道。」

「人生就是這樣,我現在已經很滿足了。」

要懂得拿捏堅持的分寸,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持續發光發熱。

只要人生還沒結束,就不存在著所謂的「自己的最終成績單」
對過了四十歲,面對「第二誕生日」的自己說聲,生日快樂!

 

第二章 個人歷史是寶山

在這個篇章中最重要的就是「客觀地認識自己」。

回顧從出社會到四十歲之間,以製作年表來發現自己曾經締造過哪些成就。

步驟很簡單,在白紙上畫下一條線,再劃出二十個間隔,

把每一年發生的事件填入相對應的位置。

慢慢完成年表,

用一個客觀審視的俯瞰視角,梳理過往的人生經歷。

除了評估自己的貢獻,也接受自己做過的一切,

甚至回想起自己曾破繭而出的勇氣,妳會發現藏在其中的寶物。

如果有自己不忍直視過往的汙點,也請誠實寬容地接納自己。

若妳察覺內心有個上鎖的抽屜,請把四十歲視為挑戰大掃除的時機。

拔除內心的與防衛,帶著感恩的心,看見良善與美好。

進入下一個階段的重要步驟是,放下不必要的行李,忘掉過去的自己。

重新認識自己,評估自己的體力,認清現有的優勢與限制在哪,

發揮已經積累的技術、思考能力,

便能彌補體力衰退的缺憾,

用晶體智力在人生下半場創造更多的機會。

 

第三章   減輕行囊再上路

盤點自己的物資清單:清楚明確地列出每一項所有物,並逐一分類,

目的在於幫助自己認清何者是真正有價值,可以帶來幸福的物品。

不論是有形的物品或是無形的人際關係,

都可以趁這個時候進行斷捨離,

盡量減少瘋狂購物的衝動。

 

關於能力部分,也可以分為「做得到的事」和「還做不到的事」,

認清自己的優勢,好好發揮,

關於目前還做不到的事,就用成長型心態去面對,

人生很長,可以慢慢前進。

 

詳列謝謝與對不起清單,是心靈體操,也是心靈醫藥箱。

對生命的美好進行感謝,不論是身體、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微不足道的小事。

對於不完美,無須感到無力歉疚,

坦承問題出在自己,就能坦率地說出對不起。

 

用心對待寶物,除了珍惜物品,更要善待自己。

重視儀容,做好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層面很廣,

除了飲食節制、生活規律有序、做健康檢查,

更要規律運動,甚至做好口腔保健,才能永續健康。

 

第四章   引頸企盼的七十歲

松浦把自己想像為陳年vintage的酒,

陳年佳釀的條件在於保存在適當的溫度與濕度,歲月積累愈見其醇厚與韻味,

同時也要讀者去思找,人該如何調整自己需要的外在與內在,讓自己維持在最佳狀態。

培養「氣度」,最佳方式是擁有質感和智慧,

抱持好奇心和虛心,與前輩交流學習。

可以自問三個問題:

「如何才能學到優質的東西?」

「要精進已學得的優質事物,自己必須做些什麼?」

「要保持身心健康,自己必須做什麼?」

在規律且自律的生活習慣中,往自己心中的北極星前進。

過程中,抱持著豐饒心態,思考如何利他與回饋,並勤於紀錄所思所想。

第五章  從受轉為施

從四十歲到迎向人生巔峰的七十歲,請期許自己能以越來越大的格局,為社會、人類付出。

拋去自我的堅持,去思考真正的體貼是對方真正需要,而非自己想要的,要做讓多數人開心的事,學習把關注從內部轉為外部。

第六章  今後三十年的生活之道

製作未來三十年的年表,透過描繪尚未發生的人生故事,

思考「對自己而言的幸褔為何?」

像是製作引領自己走向幸福終點的地圖兼預定表。

年表中也要體現對老年生活的準備與對策,以自食其力為目標,訂出計畫。

簡明拉出年齡間隔即可,可以五歲或十歲作為一區間。

概略想像40-49歲時播種,

50-59歲時灌溉成長,

60-69歲時歡呼收割,

最後迎向豐饒的七十歲。

作者的思考脈絡乃「以終為始」,讓對未來不安的心,轉化為具體可實踐操作的細項目標,同時也可以寫下自己要戒除的壞習慣。


作者還提出了與人連結的重要性,他認為幸福是與人的深深牽繫

最後作者分享,不論是投資能成長的玩樂、透過閱讀歷史找到人性共通的本質,甚至當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工具,都讓自己在迎接人生旅途中持續發光。

終章  用心迎向人生終點

寫下遺言及備忘錄,交代所有物清單,並事先表明自己的意願,也是對家人的體貼。能握著家人的手離開這個世界,放下一切離開,即是圓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逾時不候,一期一會
1會員
17內容數
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在讀寫中梳理徬徨與焦慮,在悲欣交集中體驗生命脈動。 用阿德勒跟薩提爾育兒,以臣服悅納面對人生挑戰瓶頸,在對話中療癒自己與他人。 為慶祝自己第二誕生日,用crescendo mentality、不完美的勇氣、價值與愛通往彼此心世界的一座橋,親愛的讀者,生日快樂!
2025/03/12
身處VUCA的未卜世界,放棄也是選項之一,但到底何時做出停損才是明智之舉? 半途而廢算是中輟,還是停損? 當『QUIT』應用在人生抉擇時,我們需要跳脫傳統的直線思維, 以反向思考的角度來看待它的價值。 《Quit停損的勝算:世界撲克冠軍教你精準判斷何時放棄,反而贏更多》一書的作者安妮杜克 
Thumbnail
2025/03/12
身處VUCA的未卜世界,放棄也是選項之一,但到底何時做出停損才是明智之舉? 半途而廢算是中輟,還是停損? 當『QUIT』應用在人生抉擇時,我們需要跳脫傳統的直線思維, 以反向思考的角度來看待它的價值。 《Quit停損的勝算:世界撲克冠軍教你精準判斷何時放棄,反而贏更多》一書的作者安妮杜克 
Thumbnail
2025/03/11
上野千鶴子與鈴木良美的對談集《始於極限》探討十二個議題,包括情色資本、母女關係、愛情、婚姻、認可欲求等,深入剖析女性在社會框架下的掙扎與突破。本書並非單純的控訴,而是透過深刻的反思與自省,引導讀者正視自身的極限,並尋求內在的自信與自愛。
2025/03/11
上野千鶴子與鈴木良美的對談集《始於極限》探討十二個議題,包括情色資本、母女關係、愛情、婚姻、認可欲求等,深入剖析女性在社會框架下的掙扎與突破。本書並非單純的控訴,而是透過深刻的反思與自省,引導讀者正視自身的極限,並尋求內在的自信與自愛。
2025/02/19
昨晚一場驚心動魄的夢,讓我開始探索潛意識與隱喻的奧祕。這場夢境,以及我近期閱讀的《隱喻催眠》一書,讓我重新思考夢境、潛意識與自我療癒的關係。本書以榮格心理學為基礎,闡述隱喻催眠的技巧,並透過個案實例,說明如何運用隱喻來解讀夢境,探索潛意識深處的恐懼與渴望,最終達成自我蛻變。
Thumbnail
2025/02/19
昨晚一場驚心動魄的夢,讓我開始探索潛意識與隱喻的奧祕。這場夢境,以及我近期閱讀的《隱喻催眠》一書,讓我重新思考夢境、潛意識與自我療癒的關係。本書以榮格心理學為基礎,闡述隱喻催眠的技巧,並透過個案實例,說明如何運用隱喻來解讀夢境,探索潛意識深處的恐懼與渴望,最終達成自我蛻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傳統觀念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大姑娘們都喜歡穿灰暗顏色的衣服,覺得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穿得花花綠綠的像啥樣~這就叫限制信念。 人生60才開始,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就在中年,這年紀的口袋裡有錢,有錢有夢想,人生也開始新的規劃;例如:就像很多中年以上的男性,年輕時為了家庭奮鬥打拼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到了晚年
Thumbnail
傳統觀念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大姑娘們都喜歡穿灰暗顏色的衣服,覺得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穿得花花綠綠的像啥樣~這就叫限制信念。 人生60才開始,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就在中年,這年紀的口袋裡有錢,有錢有夢想,人生也開始新的規劃;例如:就像很多中年以上的男性,年輕時為了家庭奮鬥打拼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到了晚年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Thumbnail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人生始於強,終於壯。」 前陣子閱讀《壯世代之春》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提到「壯世代」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與認同! 以前的教科書,總是輕易地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現在大概還是如此。然而,看看身邊的父母與親朋好友們,以及過往在社區進行田調時認識的熟齡朋友們,總是分享許多豐富的退休生活,以及
Thumbnail
「人生始於強,終於壯。」 前陣子閱讀《壯世代之春》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提到「壯世代」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與認同! 以前的教科書,總是輕易地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現在大概還是如此。然而,看看身邊的父母與親朋好友們,以及過往在社區進行田調時認識的熟齡朋友們,總是分享許多豐富的退休生活,以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