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你,才剛要開始發光

2024/01/3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四十歲,是松浦所謂的「第二誕生日」,

正是全力衝刺的開端,光是這一點就給了許多歷經中年危機的人希望。

第一章: 四十歲是一年級生

前方等著的不是年老力衰,而是愈見韻味的人生。

為什麼會有中年危機? 松浦分析這時候人會有兩種拉鋸的力量「繼續衝的自己」和「裹足不前的自己」,雖然這時候你可能已經積累不少成就,

但也可能只是馬齒徒長,

如果能重新審視人生之旅的地圖,

不論是沉澱與歸零,或是重新學習與成長,

下半場都有機會締造新的高峰。

 

為什麼有人七十多歲還能持續在巔峰活耀呢?

松浦認為於公於私這些前輩們都抱持著「前方還有自己所未知的世界。」

閃耀著好奇的眼神,一心向學,保持著純真的心態。

另外一點松浦特別叮嚀:

花開花謝的興衰是人生的必然,要提前做好面對衰老死亡的心理準備。

切記,不要把三句話掛在嘴邊

「我不做這種事。」

「抱歉,我不知道。」

「人生就是這樣,我現在已經很滿足了。」

要懂得拿捏堅持的分寸,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持續發光發熱。

只要人生還沒結束,就不存在著所謂的「自己的最終成績單」
對過了四十歲,面對「第二誕生日」的自己說聲,生日快樂!

 

第二章 個人歷史是寶山

在這個篇章中最重要的就是「客觀地認識自己」。

回顧從出社會到四十歲之間,以製作年表來發現自己曾經締造過哪些成就。

步驟很簡單,在白紙上畫下一條線,再劃出二十個間隔,

把每一年發生的事件填入相對應的位置。

慢慢完成年表,

用一個客觀審視的俯瞰視角,梳理過往的人生經歷。

除了評估自己的貢獻,也接受自己做過的一切,

甚至回想起自己曾破繭而出的勇氣,妳會發現藏在其中的寶物。

如果有自己不忍直視過往的汙點,也請誠實寬容地接納自己。

若妳察覺內心有個上鎖的抽屜,請把四十歲視為挑戰大掃除的時機。

拔除內心的與防衛,帶著感恩的心,看見良善與美好。

進入下一個階段的重要步驟是,放下不必要的行李,忘掉過去的自己。

重新認識自己,評估自己的體力,認清現有的優勢與限制在哪,

發揮已經積累的技術、思考能力,

便能彌補體力衰退的缺憾,

用晶體智力在人生下半場創造更多的機會。

 

第三章   減輕行囊再上路

盤點自己的物資清單:清楚明確地列出每一項所有物,並逐一分類,

目的在於幫助自己認清何者是真正有價值,可以帶來幸福的物品。

不論是有形的物品或是無形的人際關係,

都可以趁這個時候進行斷捨離,

盡量減少瘋狂購物的衝動。

 

關於能力部分,也可以分為「做得到的事」和「還做不到的事」,

認清自己的優勢,好好發揮,

關於目前還做不到的事,就用成長型心態去面對,

人生很長,可以慢慢前進。

 

詳列謝謝與對不起清單,是心靈體操,也是心靈醫藥箱。

對生命的美好進行感謝,不論是身體、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微不足道的小事。

對於不完美,無須感到無力歉疚,

坦承問題出在自己,就能坦率地說出對不起。

 

用心對待寶物,除了珍惜物品,更要善待自己。

重視儀容,做好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層面很廣,

除了飲食節制、生活規律有序、做健康檢查,

更要規律運動,甚至做好口腔保健,才能永續健康。

 

第四章   引頸企盼的七十歲

松浦把自己想像為陳年vintage的酒,

陳年佳釀的條件在於保存在適當的溫度與濕度,歲月積累愈見其醇厚與韻味,

同時也要讀者去思找,人該如何調整自己需要的外在與內在,讓自己維持在最佳狀態。

培養「氣度」,最佳方式是擁有質感和智慧,

抱持好奇心和虛心,與前輩交流學習。

可以自問三個問題:

「如何才能學到優質的東西?」

「要精進已學得的優質事物,自己必須做些什麼?」

「要保持身心健康,自己必須做什麼?」

在規律且自律的生活習慣中,往自己心中的北極星前進。

過程中,抱持著豐饒心態,思考如何利他與回饋,並勤於紀錄所思所想。

第五章  從受轉為施

從四十歲到迎向人生巔峰的七十歲,請期許自己能以越來越大的格局,為社會、人類付出。

拋去自我的堅持,去思考真正的體貼是對方真正需要,而非自己想要的,要做讓多數人開心的事,學習把關注從內部轉為外部。

第六章  今後三十年的生活之道

製作未來三十年的年表,透過描繪尚未發生的人生故事,

思考「對自己而言的幸褔為何?」

像是製作引領自己走向幸福終點的地圖兼預定表。

年表中也要體現對老年生活的準備與對策,以自食其力為目標,訂出計畫。

簡明拉出年齡間隔即可,可以五歲或十歲作為一區間。

概略想像40-49歲時播種,

50-59歲時灌溉成長,

60-69歲時歡呼收割,

最後迎向豐饒的七十歲。

作者的思考脈絡乃「以終為始」,讓對未來不安的心,轉化為具體可實踐操作的細項目標,同時也可以寫下自己要戒除的壞習慣。


作者還提出了與人連結的重要性,他認為幸福是與人的深深牽繫

最後作者分享,不論是投資能成長的玩樂、透過閱讀歷史找到人性共通的本質,甚至當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工具,都讓自己在迎接人生旅途中持續發光。

終章  用心迎向人生終點

寫下遺言及備忘錄,交代所有物清單,並事先表明自己的意願,也是對家人的體貼。能握著家人的手離開這個世界,放下一切離開,即是圓滿。

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在讀寫中梳理徬徨與焦慮,在悲欣交集中體驗生命脈動。 用阿德勒跟薩提爾育兒,以臣服悅納面對人生挑戰瓶頸,在對話中療癒自己與他人。 為慶祝自己第二誕生日,用crescendo mentality、不完美的勇氣、價值與愛通往彼此心世界的一座橋,親愛的讀者,生日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