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間返鄉過節,親友間彼此噓寒問暖互道恭賀新禧,圍爐團圓飯後長輩包紅包給晚輩,祝福學業進步;晚輩對長輩賀歲說句吉祥話,農曆過年的儀式感總是充滿溫馨與喜氣,而往後幾天走訪親戚家拜年的行程,往往也會遇上親友過度關心的時候。譬如:在哪工作?月薪多少?年終幾個月?何時成家?臉上的三條線此時越來越明顯。
初一走春之後,我與許久不見未聯繫的遠房表哥相約喝咖啡,小時候的互動還算密切,大學畢業退伍後就各自忙碌,在不同的城市為自己的職場人生努力。這次拜年難得相遇,疫情過後大家對親友間的走動也較為重視,年歲漸長許多親友也到件一次少一次的階段,或許世事難料一個不小心就是永遠,把握機會互動問安。
表哥在資訊業耕耘多年,五年級後段班的他,有趕上台灣IT業的紅利年代,辛勤工作努力30年的職場打拼,現階段擔任公司高管的職務,早已經到了財富自由的階段,再過幾年就打算退休返為老家,實踐退而不休的田園生活,不禁讓人報以欣羨的眼光。
我從事網路廣告業務工作多年,後來轉往新創產業發展。超過20年的上班族經歷,讓我倆討論職場生態的話題,有不少雷同的體會與觀察。
近年來員工想「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老闆用「安靜解僱」(Quiet dismissal)反制的現象,在不同的產業和階級陸續發生,加上 Covid-19 疫情對工作環境的影響,面對升遷遙遙無期、薪資調整無所寄望的八、九年級年輕世代,媒體頻頻以此為主題報導,以最低標準完成工作,毫不積極進取的同仁,顯露在工作態度上,茶水間文化更顯日常。
在2022年的美國職場中所興起的「安靜離職」,華爾街日報為「安靜離職」下了一個註解:別太認真對待你的工作。這項趨勢在目前20多歲的職場年輕人當中最為流行。
表哥管理的團隊就有幾個這樣的例子,高層不願意採用「安靜開除」(quiet firing)的做法,透過約談了解實際遭遇的問題後,再給予適切調整,對於成效不彰的員工,最後為避免負面風氣進一步影響團隊,最終還是會快刀斬亂麻,免得另一種「安靜藏私」(quiet constraint)的潛在危機,對企業生產力造成更大的危害。
對於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我自己親身的經歷有不一樣的體會。那時我在運動類的新創平台服務,公司擴編尋求新血時與副總面試多人,好不容易千挑萬選相中一位人選,對於工作職務與所學相關,就在報到當天我親自帶領他認識環境,介紹職務上會互動的同仁,解說工作內容重點後,中午前老闆找我到小房間,告知公司營運有問題人事凍結,不再需要新人入職了。
當下的錯愕除了擔心飄搖不定的未來,對上午才報到的同仁更感到萬分抱歉(公司沒有給予薪資),中午請他吃頓迎新餐卻同時也是餞別飯。我開誠布公坦白說明內部現況,沒想到對方表示可以理解,未有任何不悅的臉色或言詞。回到辦公室先完成我先前交付整理名單的工作後,再親自跟我道別祝福公司能脫離困境!
當我向表哥分享這個案例後,他啞然失笑的神情表示「真是奇葩」。坦白說,若是我遭逢這般對待,肯定不會如此善解人意般換位思考,更從這位年輕朋友為人設身處地的著想,反而讓我學習到了何謂「活在當下但別計較當下,與人為善的處世態度」。
【更多的文章分類】爆米花專賣店|地圖車票|職男茶葉蛋|新天堂樂園|中年大叔養小三|最近在讀書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