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棒的情人節禮物:愛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天的文章裡,我分享了談不好戀愛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在人際互動中,可能會呈現「焦慮型依附」(透過不斷索求以獲取安全感),或「迴避型依附」(反依賴:透過疏離以避免自己受傷害)的狀態。

感謝一位格友的留言,引發我更深入的思考:「愛自己」是什麼?

焦慮型依附的人,透過不斷往外索求以滿足內在的匱乏與不安。‼️ 這種做法,看似愛自己:我在滿足自己的需要,難道這不是「愛自己」嗎?

這個問題,要看我們怎樣定義「愛」。



愛的定義


常有人說:「我太愛你了,我很需要你,我不能沒有你!你不要離開我!」

聽起來合情合理。但細心想想,「我需要你」的背後是什麼呢?是索求。也就是說:當你沒有為我提供價值,我就不需要你了~ 你可以離開了。

需要是一種索求;需要並不是愛
愛是給予,是一種付出


焦慮型依附的人透過索求別人來滿足自己。這對他人來說,不是愛。那麼對當事人來說呢?這是「自愛」嗎?也不是。

說穿了,需要往外索求的原因,是「連自己也不願意給予自己愛」

這明顯就是「無法自愛」了。



為何無法給予自己愛?


當我想到「連自己也不願意給予自己愛」時(這裡說的愛,針對情感需要,而非物質需要),感覺很悲傷,因為這正是我的狀態。而為何我會對自己這麼殘忍?

然後,下一個出現的問題是……

為何媽媽對我這麼殘忍?


昨天情人節,趁天氣好,我去了馬鞍山 (香港)。那邊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小沙灘。當我雙腳踩在細沙上,內心出現了一個疑問:是「不願意給予愛」,還是「無法給予」呢


馬鞍山小沙灘

馬鞍山小沙灘


媽媽是長女,下有九兄弟姊妹(其中兩個一出生就被送走了,家裡太窮養不起)。媽媽的成長環境很匱乏,無論物質上或情感上。可以想像,家裏有10 個人吃飯的場景… 才把菜端上桌,就被瘋狂搶光。媽媽永遠只有煮飯的份兒,吃的都是菜頭菜尾。

聽媽媽說,外婆就像慈禧太后,從來不做家事。小孩生了也不帶,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吃。外婆不讓媽媽讀書,即使媽媽自己賺錢讀夜校,也被打得遍體鱗傷。

兒時,無論在物質上或情感上,媽媽都沒有被滿足過。可以想像,她眼中的媽媽,就像掠奪者。對於物質,不停的搶、不停的要,卻從來不付出

我估計,對於「付出」,媽媽是沒有概念的,因為沒有學習榜樣。即使有概念,也僅限於物質上,因為那是看得見的:我給你錢,你給我東西。

但情感的需要是無形的。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感受過(也即沒有得到過)情感上的支持,例如被接納、被同理、被聆聽… 那麼,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會是:一輩子都覺得自己有問題,因為一直被否定;內心滿是憤怒委屈。很不開心,但說不出來自己缺了什麼、需要什麼:沒有被同理過的人,恐怕很難跟別人形容他需要的「那個」是什麼

不論在原生家庭還是婚後的家庭,媽媽都沒有感受過情感上的支持。因為,很不幸的,我爸是孤兒,他也不知道情感需要是什麼,自然也無法給予。

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過情感支持的我,對自己的情感需求是陌生的。臨床心理治療師曾給我一張「感覺詞彙表」,協助我指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以往,在我的字典裏,跟「感受」有關的形容詞,大概只有「開心」、「不開心」、「憤怒」這幾個;我連「悲傷」都無法說出來。

《童年情感忽視》一書隨附的 “感覺詞彙表”,共有 17 頁

《童年情感忽視》一書隨附的 “感覺詞彙表”,共有 17 頁


不能也,非不為也


當我雙腳踩在水裡,感受著溫暖的陽光時,突然,我對「為何連自己都不願意給予自己愛」這個靈魂拷問,有了新的理解:不是「不願意給予」,而是「無能力給予」

我的父母跟我一樣,沒有感受過情感支持。他們/我,不是不願意給,而是,無能力給。這個看見(也是一份同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走了這麼長的自我療癒之路,現在,我對自己的情感需要有了更深入的認知。我知道,我需要被聆聽、接納、同理、信任、支持與肯定。而我也不會繼續讓自己餓肚子了:現在的我,已經有能力給予自己情感支持,我也願意這麼做


給予自己情感支持,給予自己愛。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情人節禮物了。


🌻 也感謝所有閱讀我的文章,還有留言給我的朋友。你們刺激了我的思考,我才有了新的領悟。謝謝!❤️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和留言讓我知道,

並且持續追蹤我的最新内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ie 的圓宇宙
14.3K會員
124內容數
自從學習日本和諧粉彩,就愛上了圓形。「圓」代表合一、圓滿、和諧。也是我此生追求。 而「圓」的日語發音,同「緣」。願在此與有緣份的朋友認識連結,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在這裡分享我的所思所想,藝術創作,還有走過的路。願這個小宇宙能為您帶來溫暖的感覺。
Allie 的圓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4/12/25
自從 2020 年接觸德國量子儀器 TimeWaver,明白到「信念是一切的根源」,過去幾年我一直對自己進行信念挖掘。藉由儀器還有自我覺察,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被我看得一清二楚,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何都知道,卻還是有很多信念改不了?」 仍然緊抓受害者心態 直到昨天我跟爸媽吃飯,當媽媽又在我
Thumbnail
2024/12/25
自從 2020 年接觸德國量子儀器 TimeWaver,明白到「信念是一切的根源」,過去幾年我一直對自己進行信念挖掘。藉由儀器還有自我覺察,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被我看得一清二楚,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何都知道,卻還是有很多信念改不了?」 仍然緊抓受害者心態 直到昨天我跟爸媽吃飯,當媽媽又在我
Thumbnail
2024/12/24
高敏感者常常誤解他人的否定為對自我的否定。 請記得,別人否定我的言行,不代表否定我這個人的存在本質。
Thumbnail
2024/12/24
高敏感者常常誤解他人的否定為對自我的否定。 請記得,別人否定我的言行,不代表否定我這個人的存在本質。
Thumbnail
2024/12/20
突如其來的愛情故事,發生在澳洲悉尼
Thumbnail
2024/12/20
突如其來的愛情故事,發生在澳洲悉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而要讓療育發生,「自己」也要列在生命中的重要項目裡― ―不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顯現,而是我們愛著所愛的人,同時也願意愛著自己。
Thumbnail
而要讓療育發生,「自己」也要列在生命中的重要項目裡― ―不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顯現,而是我們愛著所愛的人,同時也願意愛著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是一種迷失,總以為我愛妳或你 對方就必需接受我的要求 期待對方符合期許與要求 而事實上應該是尊重的扶持 愛讓依附要求與需求有一個完美的借口 愛讓人迷失在自我的意識裡 為難著自己與對方 多少年少情懷 多少初萌青春 毀在愛的誓言裡 如果有一天 喪失愛的能力 並不是不愛了 是成熟
Thumbnail
是一種迷失,總以為我愛妳或你 對方就必需接受我的要求 期待對方符合期許與要求 而事實上應該是尊重的扶持 愛讓依附要求與需求有一個完美的借口 愛讓人迷失在自我的意識裡 為難著自己與對方 多少年少情懷 多少初萌青春 毀在愛的誓言裡 如果有一天 喪失愛的能力 並不是不愛了 是成熟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愛自己,是有層次的,是會挫折的,是需要勇敢的,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磨合,然後碰到,那個卡點,是願意,是我願意嘗試看看,我願意勇敢看看,我願意呼吸,我願意放手,我願意面對,我願意承擔,我願意承認,我願意請求,我願意痛,我願意穿越幻象,進入真實,我願意碎裂而完整,我願意讓愛與信任臨在與此時此刻
Thumbnail
愛自己,是有層次的,是會挫折的,是需要勇敢的,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磨合,然後碰到,那個卡點,是願意,是我願意嘗試看看,我願意勇敢看看,我願意呼吸,我願意放手,我願意面對,我願意承擔,我願意承認,我願意請求,我願意痛,我願意穿越幻象,進入真實,我願意碎裂而完整,我願意讓愛與信任臨在與此時此刻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問過自己「如果一個人過的很好,為何需要愛情?」這個問題在我曾多次的向內詢問自己,直到我看見這本書後,才得到了答案......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問過自己「如果一個人過的很好,為何需要愛情?」這個問題在我曾多次的向內詢問自己,直到我看見這本書後,才得到了答案......
Thumbnail
愛情的真諦在於理解對方,發現彼此的愛的語言。透過三個方法,認識自己的需求、觀察對方的付出方式、並且勇敢表達、溝通、嘗試,才能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關係。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親密關係中,因為愛的語言不同而引起的誤會和衝突,並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愛情的真諦在於理解對方,發現彼此的愛的語言。透過三個方法,認識自己的需求、觀察對方的付出方式、並且勇敢表達、溝通、嘗試,才能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關係。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親密關係中,因為愛的語言不同而引起的誤會和衝突,並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