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裡,我分享了談不好戀愛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在人際互動中,可能會呈現「焦慮型依附」(透過不斷索求以獲取安全感),或「迴避型依附」(反依賴:透過疏離以避免自己受傷害)的狀態。
感謝一位格友的留言,引發我更深入的思考:「愛自己」是什麼?
焦慮型依附的人,透過不斷往外索求以滿足內在的匱乏與不安。‼️ 這種做法,看似愛自己:我在滿足自己的需要,難道這不是「愛自己」嗎?
這個問題,要看我們怎樣定義「愛」。
常有人說:「我太愛你了,我很需要你,我不能沒有你!你不要離開我!」
聽起來合情合理。但細心想想,「我需要你」的背後是什麼呢?是索求。也就是說:當你沒有為我提供價值,我就不需要你了~ 你可以離開了。
需要是一種索求;需要並不是愛
愛是給予,是一種付出
焦慮型依附的人透過索求別人來滿足自己。這對他人來說,不是愛。那麼對當事人來說呢?這是「自愛」嗎?也不是。
說穿了,需要往外索求的原因,是「連自己也不願意給予自己愛」。
這明顯就是「無法自愛」了。
當我想到「連自己也不願意給予自己愛」時(這裡說的愛,針對情感需要,而非物質需要),感覺很悲傷,因為這正是我的狀態。而為何我會對自己這麼殘忍?
然後,下一個出現的問題是……
為何媽媽對我這麼殘忍?
昨天情人節,趁天氣好,我去了馬鞍山 (香港)。那邊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小沙灘。當我雙腳踩在細沙上,內心出現了一個疑問:是「不願意給予愛」,還是「無法給予」呢?
媽媽是長女,下有九兄弟姊妹(其中兩個一出生就被送走了,家裡太窮養不起)。媽媽的成長環境很匱乏,無論物質上或情感上。可以想像,家裏有10 個人吃飯的場景… 才把菜端上桌,就被瘋狂搶光。媽媽永遠只有煮飯的份兒,吃的都是菜頭菜尾。
聽媽媽說,外婆就像慈禧太后,從來不做家事。小孩生了也不帶,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吃。外婆不讓媽媽讀書,即使媽媽自己賺錢讀夜校,也被打得遍體鱗傷。
兒時,無論在物質上或情感上,媽媽都沒有被滿足過。可以想像,她眼中的媽媽,就像掠奪者。對於物質,不停的搶、不停的要,卻從來不付出。
我估計,對於「付出」,媽媽是沒有概念的,因為沒有學習榜樣。即使有概念,也僅限於物質上,因為那是看得見的:我給你錢,你給我東西。
但情感的需要是無形的。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感受過(也即沒有得到過)情感上的支持,例如被接納、被同理、被聆聽… 那麼,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會是:一輩子都覺得自己有問題,因為一直被否定;內心滿是憤怒委屈。很不開心,但說不出來自己缺了什麼、需要什麼:沒有被同理過的人,恐怕很難跟別人形容他需要的「那個」是什麼。
不論在原生家庭還是婚後的家庭,媽媽都沒有感受過情感上的支持。因為,很不幸的,我爸是孤兒,他也不知道情感需要是什麼,自然也無法給予。
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過情感支持的我,對自己的情感需求是陌生的。臨床心理治療師曾給我一張「感覺詞彙表」,協助我指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以往,在我的字典裏,跟「感受」有關的形容詞,大概只有「開心」、「不開心」、「憤怒」這幾個;我連「悲傷」都無法說出來。
當我雙腳踩在水裡,感受著溫暖的陽光時,突然,我對「為何連自己都不願意給予自己愛」這個靈魂拷問,有了新的理解:不是「不願意給予」,而是「無能力給予」。
我的父母跟我一樣,沒有感受過情感支持。他們/我,不是不願意給,而是,無能力給。這個看見(也是一份同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走了這麼長的自我療癒之路,現在,我對自己的情感需要有了更深入的認知。我知道,我需要被聆聽、接納、同理、信任、支持與肯定。而我也不會繼續讓自己餓肚子了:現在的我,已經有能力給予自己情感支持,我也願意這麼做。
給予自己情感支持,給予自己愛。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情人節禮物了。
🌻 也感謝所有閱讀我的文章,還有留言給我的朋友。你們刺激了我的思考,我才有了新的領悟。謝謝!❤️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和留言讓我知道,
並且持續追蹤我的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