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作者是蘇宗祺,是一諮商心理師,我是在瓦基的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聽到瓦基對作者的訪談介紹有興趣的,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是肥胖是過去生活習慣造成的結果,減肥只是治標不治本,就算體重一時減下來了,我們的舊有習慣並沒有改變,只要時間久了就會復胖,這時我們可能會陷入不斷減重又復胖的循環,或是帶著罪惡感對自己失望,又吃下更多食物變得更胖,就這樣現在減重地獄之中,作者以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當中,說明暴食的背後心理動機,不減肥不只是少吃多動而已。
進食對人類來說是一大享受,我們遇到好事會大吃一頓慶祝一番,遭遇挫折也會用暴食紓解壓力,吃東西就會讓我們感到快樂,疲倦的時候來一塊蛋糕感覺令人良好,下午似乎又有活力工作了,只是我們現在壓力越來越大,用吃東西來紓解壓力的人也不在少數,大家都多少有過量的問題,想吃東西不一定是真的餓,像前面說到的療癒食物,也有放縱、方便、物理性的原因,有人用吃東西來逃避事實,就像是有人打電動、抽菸,也是有人無聊吃東西打發時間,那些高油、高糖、高熱量食物就跟喝酒、吸毒一樣,可以快速滿足大腦,不自覺就會想要更多,今天吃一包洋芋片,可能過幾天想吃而且超商很近,就會變得常常吃。
有時候也是環境因素讓我們過量進食,比如從小被教育食物不能留下、小孩子的胖不是胖、親戚各種餵食、文化相關食物如粽子、年菜、月餅,有時候我們就是跟著環境影響在吃東西。
之前看過一本書說邊看電視邊進食容易變胖,因為我們專注在眼前的電視上忽略食物,身體已經習慣在看電視的時候就會抓點東西來吃,會吃下更多的食物,我們有些進食習慣自己都沒發現,比如家裡有擺放零食,那我們經過櫃子就會順手抓一點來吃,如果讓自己比較不容易取得零食就比較不會去吃,就像是信用卡不要登錄在購物網站比較不會容易下單一樣。
現在市面上很多減肥妙方,標榜快速有效,如果真的下定決心去做善的話,短時間內都可以達到目標體重成功減肥,不過時間一久又復胖,體重甚至增加的更多,就會對自己產生罪惡感認為自己控制不住食慾,又陷入暴飲暴食的狀況,瘦身是一個漫長且遙遠的旅程,快速減肥只是表面上一個短暫的結果,我們如果要一直瘦下去就得從生活習慣、心理層面著手,找出自己的不良習慣、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態,並且學習如何吃正確的食物、適度的運動、充足的睡眠,最後或許不一定『瘦』,但一定活得健康,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要活得健康,養成習慣需要長時間的耐心,能夠持續多久是最重要的課題,很多人一開始都很有幹勁,過了一陣子看不見明顯改變就容易放棄,我們要持續執行這件事直到變成我們新的習慣,作者在書中說到,肥胖是過去我們生活習慣帶來的結果,如果我們只注重在減肥上面,那長期下來體重一定會回到符合自身生活習慣的結果,所以在談減肥之前,我們得先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看看自己哪裡真的需要做出改變,然後徹底改造一番。
聽懂跟實際操作是兩回事,我們可能看了很多書、影片學習減肥、運動、健身的方法,但實際上還是坐在椅子上面,總之還是先確定一個小目標,然後跨出第一步比較實際,不用太在意能不能連續做到,讓自己能夠持續下去比較重要,像我是前陣子開始自己做飯吃,雖然不是每一天都自己做,不過比起以前完全不做飯好太多了
很多人認為減不了肥都是因為意志力薄弱無法控制自己進食,其實人類本能就是會能吃就吃,然後能不動就不動保存熱量以利生存,如果把意志力用在抵抗食慾上面效果自然不大,畢竟是生存本能,我們可以把意志力用在改善生活習慣或是改變環境上面,讓自己遠離垃圾食物,很多時候都是順手吃包餅乾,只要餅乾沒出現在手邊或是很難取得自然不會拿起來吃,不過超商實在太方便了,之前我家前面轉角的超商搬走了,我就變得很少去買零食了,看來我的第一步是少去超商。
不是把意志力用在控制食量而是要認識食物,理解自己是為什麼要吃這樣食物,平常吃習慣的東西或許對身體不是很好,加工食品、零食、油炸品,我們得先專注在吃對的食物,正確的食物可以讓我們更有活力。
吃東西前先想一下自己為什麼吃這樣食物,我今天上班前經過超商買了一包餅乾,我在想我可能是想藉由零食來逃避不想上班的心情,下午又吃了一包餅乾是因為剛好沒事做,打發一下時間,雖然我可能找到原因,但我可能已經養成習慣了,只要是上班前去超商我都很容易買零食,可能以後我要避免上班前進入超商,不然很容易在買咖啡時看到零食又不自覺得買下去了。
雖然這本書說的是瘦身,比較像是讓我們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如果今天我們有體重問題,那就是過去的生活習慣累積下來的結果,或是心裡有什麼原因讓我們過度進食來紓解情緒,我們得先接受這個結果並且真心想要改變,然後找到原因,才開始踏上瘦身的旅程,這是一條很漫長的路,代表過去的生活要做出許多改變,要改變過去的習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只能慢慢一點點的去努力,或許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可能需要一年才看得到效果也說不定,不過每天做一點改變,累積起來也是可以有巨大的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