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教育的本質是?

2024/02/2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這幾天一間補習班po出一對兄妹精實的行程,引發全網熱烈討論,也讓我反思: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


傳統的價值觀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找到一份穩定,最好收入要不錯的工作」…

不少與我同輩的父母,都曾在求學階段,體驗過被分數與表現定義的人生。

用盡全力,只為取悅他人,換得他人讚賞。

過度努力,只為在社會上,爭得一席之地。

但卻在某天,在一切看起來都再正常不過的一天,發現失去了對生活的期盼與熱情。



在 《英雄的旅程》這一本書中,Joseph Campbell寫道:


『在我們的社會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你會看到一些很有方向感的年輕人,很希望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他們的爸爸卻說:「不,你最好還是去念法律。因為唸法律可以讓你賺錢。」

我不是在開玩笑。這真的是一種與自己的歌失之交臂的例子。

如果你在日後碰到這些人,你會發現,他們雖然都爬到了梯子的頂端,但他們的梯子,卻是靠在一道不對的牆上。

他們形同沒有活過。』


當人只為了名聲、成就,或是順應父母的話,成為父母想要的樣子。

沒有靜下來,觸碰自己的內心,叩問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就像是走上了一段旅程,卻忘了帶上自己。

用盡全力爬到梯子的頂端,卻發現爬錯了牆。

外人看覺得了不起,但身在其中的自己,卻迷茫無力。


*


讓我聯想到昨晚睡前看到了一位KOL關關發的短影音。

在影片中,關關提到他想要離開台灣一陣子。

過去因為想努力賺錢,只要哪裡有錢賺哪裡去。

直到了現在,沒有急迫需要錢的處境,突然間他感到提不起勁。


*


活的「起勁」與「有滋味」是一門藝術。

需要一個人帶著覺察生活。

除了與人互動,也記得經常回應自己的內在世界。


*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協助一個人成為自己。

就像是一顆種子種在土裡,給予陽光、空氣與水,種子會萌芽,長出自己。

教育者或父母,是那抹陽光、是無形的空氣、是滋潤身心的水。

某些孩子需要支架,那麼就暫時當孩子們的鷹架,在孩子的力量尚未開展前,扶持孩子一把。

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喜好,

了解自己的質地(包含個性、天賦、氣質等…),

並且發展出能夠活出自己想要人生的習慣與能力。


*


在看到文章中兩位優秀的孩子,一週精實的行程,


我心底的擔憂是:

孩子們有沒有機會與父母交流、交心?

孩子們的睡眠,對於健全的身心發展是否充足?

孩子們知道就算拋開這些表現,自己都是值得被愛的嗎?

孩子們有沒有時間經驗自己?

孩子們有沒有機會在合適的範圍內,為自己做決定?


想要送上的祝福是:

因為這個事件爆紅的你們,帶著生命帶的禮物和資源,在人生的路上活出自己。

就算路程中跌跌撞撞,也沒有關係。


*


對你而言,教育的本質又是什麼?

透過事件的衝擊,看見自己的內心。

    13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